關係再好的朋友,這二件事也不能幫,幫了,容易致禍

網上有一句流行語,這樣說:“贈人玫瑰,手有餘香。”這句話不僅讀起來文詞優美,而且透露出勸人向善、助人為樂的高尚情懷。

一個人如果只知道索取,這並不是真正的快樂,一旦無法滿足自己的私利,內心就會萬分痛苦。有時候對別人多點付出,給別人帶來一些方便,成就別人的同時,自己也得到了提升,這才是人生中最快樂的事情。

既然幫助別人,能給我們帶來滿足,為什麼我們又說,有些事情,就連相交莫逆的朋友,也不能幫助他們呢?這看起來的確有些矛盾,但是其中卻有很深的道理。

俗話說:“幫人是情分,不幫是本分。”在一些特殊的事情上,如果我們幫了朋友,反而適得其反,甚至會害了自己。所以說,關係再好的朋友,這二件事也不能幫,幫了,容易致禍


關係再好的朋友,這二件事也不能幫,幫了,容易致禍

一、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這個世上的大多數人,其實都非常善良,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莫因善小而不為,莫因惡小而為之。”所以,當朋友請我們幫忙的時候,我們都會熱情的伸出援手,這就是“助人為快樂之本”的道理。

但是一個人老實善良的人,其實也會有苦惱,就是從來都不懂得拒絕別人。只要是朋友開口求他,不管是什麼事情,有沒有難度,他都會答應下來。有時候朋友說出的事情,明明超出了他的能力範圍,甚至是非分的要求,就算自己再為難,他還是會去做。

其實,這種不會拒絕的人,他們的心理,就是缺乏自信的表現。總是想通過幫助別人,得到別人的認可,有時候還有取悅別人的意味。而且他們很怕一旦拒絕別人,就會得罪了朋友,所以總是患得患失。很多人,就是利用他們這種心理,什麼事情都讓他們去辦,把他們當成免費的勞力。

南懷瑾大師說過:“一個人太在乎別人的感受,註定自己不好受。”如果是真心的朋友,是不會總讓我們做勉為其難的事情。朋友總是強迫我們做事,說明他們只是利用我們。如果我們逞強去做事,一旦事情做不好,還會被朋友埋怨,甚至會記恨我們。所以說,對於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一定要懂得拒絕,儘量少去幫忙,這樣才能趨利避害。


關係再好的朋友,這二件事也不能幫,幫了,容易致禍

二、朋友不佔理的事情

俗話說:“赴湯蹈火,兩肋插刀。”這句話就是形容朋友之間,有兄弟一般的情義。就算千難萬難,只要朋友一聲召喚,我們就能夠不計代價,不計得失,付出自己的一切給朋友幫忙。甚至我們還願意損害自己的利益,讓自己吃虧,也要幫助朋友。

曾國藩說過:“相識滿天下,知心有幾人。”交朋友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並不是大家相互認識,就算是朋友。一定是能夠共赴患難,有過同甘共苦的經歷,在朋友危難的時候也不離不棄,這樣的友情才算是經受住了考驗。所以說,一個人如果真的有,願意為自己赴湯蹈火、兩肋插刀的朋友,這是非常珍貴的友情,我們一定不要辜負對方。

俗話說:“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意思就是,如果自己的朋友是真的君子,在交往的時候,是不會在意利益得失的。只有小人才自私自利,凡事都注重自己的私利,把金錢利益置於朋友的情義之上。有利可圖的事情就去做,沒有利益的事情,絕不會為朋友付出。甚至還會為了一點蠅頭小利,去出賣朋友,做出損人利己的事情來換取利益。所以說,真正的知己,不會在乎跟朋友相處時,是不是自己吃了虧。而真正的朋友,也不會讓我們吃虧。

雖然我們可以為了知己付出一切,但是有一種情況,我們也不能去幫朋友,就是朋友不佔理的事情。俗話說:“幫理不幫親。”朋友如果為了利益,去做有損別人的事情,這時候來請我們幫忙,我們一定不能幫。不僅如此,還要給朋友講明道理,儘量規勸朋友。雖然朋友可能會一時不理解,甚至會埋怨我們,但是這樣做才是保護朋友,不會讓他犯錯。而不是為了朋友義氣,一起去犯錯,結果可能是給大家帶來莫測的禍患,到時候就會追悔莫及,一定要重視了。


關係再好的朋友,這二件事也不能幫,幫了,容易致禍

南懷瑾大師說過:“索取只會讓你慾望增大,而不是擁有更多。想要擁有更多,就要付出更多。”交朋友就是真心換真心,真誠的幫助了別人,就能收穫好人緣,自己也會得到更多成功的機遇,這就是“眾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

生活中,有些事我們不能去幫朋友,並不是我們自私自利,而是站在朋友的立場,為朋友去考慮,只有這樣才是對朋友負責任的態度。俗話說:“道不同不相為謀。”不理解我們的人,早晚也會分道揚鑣,能夠理解我們的人,才是我們真正的知己。如果你身邊也有這樣的朋友,就要恭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