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我的爺爺

很多次我想提筆寫一寫爺爺,但一直沒有去寫,能寫的事情太多了,不知道從哪裡下手。

回憶我的爺爺

爺爺生於1925年,自幼勤快,隨父耕耘,鋤、耬、犁、耙樣樣皆會,是一名種田能手,在村裡也是數一數二的人物。1943年加入了聶榮臻領導下的晉察冀邊區八路軍部隊,南征北戰,歷經滄桑,奮勇殺敵。參加平津戰役時在定縣清風店戰鬥中身負重傷,左半身軀多處被彈片擊中,嘴巴被打爛,經野戰醫院搶救保住性命,享受著國家一級甲等撫卹金。

1948年底轉業回家養傷,這時他的兄弟姐妹已長大成人。不幸的是爺爺的父親因病去逝,兄弟四人無一成家立業,他又撐起這個孤兒寡母不愈之家尋找出路。1955年爺爺帶著老母親和弟弟妹妹們舉家搬遷至新村,開始了他人生之中最辛勞的里程。買房建宅,給三兄弟娶妻置家,默默地承受著苦。待三兄弟均成家立業後,他才為自己的生活打算,迎娶了比自己大7歲的我的小腳奶奶為妻。為兩養子能出人頭地,他省吃儉用、節衣縮食、一心為兩養子能夠順利的完成學業,毫無怨言。其長子(我父親)中學畢業經商,次子(我叔叔)大學畢業從政,而且是整個家族乃至整個村的第一個大學生。

回憶我的爺爺

爺爺年近六旬時,因我父母離異,我三歲開始由爺爺奶奶撫養,直至大學畢業。所以我的整個童年、少年都是和兩位老人家一起度過的,他們對我特別疼愛,對我的管教也很嚴格,我小時候淘氣沒少捱打。我特別喜歡爺爺講故事,尤其是戰爭故事,他身上的每一塊傷疤都有故事。我問他不打仗了,為什麼不留在部隊?他說打仗死的人太多了,不想再打仗了就想回家種地。爺爺也是個特別耿直的人,他嫉惡如仇,喜歡打抱不平,為人比較公正,所以村裡有些人家有了糾紛都請他過去調解。他雖然沒有多少文化,但對我讀書要求很嚴,經常教導我農村孩子不讀書沒有出路,鼓勵我向我叔叔學習,上高中考大學。

2001年爺爺因腦出血癱瘓臥床三年,2004年我考取了大學,依依不捨的離開了家。2004年冬天爺爺與世長辭,享年79歲,我連他老人家的最後一眼也沒見到。2015年抗戰70週年閱兵儀式上,當老兵方隊緩緩駛過時,我的眼角閃爍著淚光,彷彿爺爺就坐在花車上。

回憶我的爺爺

一晃15年過去了,我也將到不惑之年。雖然漂泊在外安家落戶,但內心一直想著那個小山村,那個充滿了我童年回憶的小山村,那個一草一木一瞥一笑都在腦海中的小山村。我時不時會想起我的爺爺和奶奶,想起我小時候的很多事情。有時候我也講給我的孩子聽,但她似乎聽不太懂。

我的爺爺是一位偉大的長輩,為國盡忠,為子盡孝,為父盡心,對待養子養孫視如己出,永遠值得我們後輩銘記和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