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環大冒險火了,玩遊戲還能減肥,你買到了嗎?

2020年度最佳投資理財的產品是什麼?任天堂在2019年發佈的健身遊戲《健身環大冒險》絕對可以提名,從發行初始的500元到現在1700元有價無貨的火爆狀態。百分之百的利潤提升,讓多少當初嫌貴的玩家潸然落淚。放在當下,這種遺憾就猶如當初為什麼不多搶些口罩。

那麼《健身環大冒險》這款遊戲講些什麼?為什麼火爆程度到達有價無市的程度呢?它又是如何一步一步的征服玩家的心呢?

健身環大冒險火了,玩遊戲還能減肥,你買到了嗎?

1、雲健身領域興起的大背景

談起《健身環大冒險》的興起絕對不能不提疫情期間雲健身領域的蓬勃發展。在新型冠狀肺炎期間,一切娛樂場所都被禁止開門。失去線下娛樂場所的網友只有在家自娛自樂,一方面是長時間的在家隔離所產生的無聊症狀,另一方面是抗擊疫情身體所需要抵抗力。雲健身開始像雲追星、雲音樂節那樣慢慢開始在網絡上興起。

而隨著2月中旬,北京、上海、哈爾濱、青海等省市體育局紛紛發文,倡導市民在疫情防控期間積極居家健身,同時附上了完整的運動視頻或是動作解說。從“在家躺著就是為國家做貢獻”到“奉旨健身”,一場全民概念的雲健身運動開始蓬勃發展。根據識微商情數據分析,雲健身熱度也是隨著各地政府的發文倡議,其熱度一天一天走紅於網絡。

健身環大冒險火了,玩遊戲還能減肥,你買到了嗎?

為了讓民眾在家鍛鍊運動,增強自身抵抗力。2月21日晚,Keep達人課程設計師蘇若莘走進了央視新聞直播間,和Keep一起為全國人民量身打造了一套家庭健身操,倡導居家期間不忘運動。直播當晚,有上億觀眾一起參與到了這場運動中來。除了健身教練外,體操運動各個世界冠軍也紛紛上傳自己鍛鍊視頻,教導民眾在家如何正確的健身。

而推動著雲健身概念快速傳播過程中,社會公眾人物如娛樂明星的影響力無疑是巨大的。偶像的榜樣是無限的,諸多娛樂明星憑藉著自己影響力,發佈健身視頻,並組建了#明星健身打卡#、#宅家健身打卡#等話題,帶領各自粉絲轉發,讓網友更快的得知雲健身模式,增強對於雲健身的認識,並引導他們接觸各種專業的在家健身知識。

健身環大冒險火了,玩遊戲還能減肥,你買到了嗎?

2、健身環大冒險的興起原因

在全民概念的雲健身運動下,《健身環大冒險》順著這股東風悄然爆紅。在國內,不管是線下健身還是線上健身,我們發現都將會出現一個問題。鍛鍊健身的理念人人都注重,可是短時間內帶來的成效是不明顯的。於是,鍛鍊得手腳發麻,四肢痠痛的民眾在一段時間內沒有見到鍛鍊帶來的顯著效果產生了“人間不值得”心理,從而荒廢甚至廢棄鍛鍊。

健康是剛需,健身自然也是剛需,那麼如何讓民眾可以健身過程中感覺到健身帶來的效果、快樂的蹦蹦跳跳就成為了健身行業的供給項的首選。

遊戲為什麼能風靡一時,而且能不斷吸引受眾花費大量金錢去娛樂。這就不得不遊戲從業人員提出的“即時滿足感”理念。與“延遲滿足”相反的是,即時滿足會在你前進的過程中不斷給與你小部分獎勵,從而激起你對於現下事物的興奮度與滿足感,忘記疲勞繼續前行。作為遊戲巨頭廠商,任天堂深諳此道。

遠傳科技評論文章《任天堂吊打健身房》文章中則詳細敘說了遊戲《健身環大冒險》的即時滿足理念。任天堂推出《健身環大冒險》,玩家只需要拿著健身環、在大腿綁上固定帶,就能成為身形健美的主角,進入遊戲情節,打怪升級。在這款遊戲裡,任天堂設置了23個“世界”,然後為不同的故事情節設置了不同的場景和畫面,讓玩家能在田園、工業等多種風格的環境中跑步穿行。而在跑動過程中,玩家會不斷遇到怪獸,這時候就需要使用不同的健身技能來打怪獸。而且,在打怪獸的時候,同一項技能不可連續使用,這確保了玩家不會只練一個動作,然後既沒效果,又很快失去新意。除了有48個健身動作以外,任天堂還縮短了玩家的“激勵週期”。在遊戲裡,玩家一邊跑步、打怪獸,一邊還可以贏金幣、解鎖新技能,即時就能嚐到甜頭。這款能滿足多數人

“輕度健身”需求+即時滿足感+不用出門的遊戲,一推出就火了。

即時滿足能使玩家沉浸在遊戲通關的興奮中忘記健身動作帶來的疲倦感,長期遊戲後又能發現健身的效果,滿心驚喜。即時滿足+延遲滿足的影響使得玩家成功get到遊戲的魅力,廣大玩家群體與遊戲知名博主成為了宣傳遊戲的自來水大軍。遊戲加健身這種奇特的組合使得《健身環大冒險》成功破圈,成為當下熱銷到脫貨的現象遊戲。

健身環大冒險火了,玩遊戲還能減肥,你買到了嗎?

廣大玩家群體成為了推廣遊戲的自來水

3、線下健身未來的發展道路

在雲健身領域蓬勃發展和《健身環大冒險》跨維度重拳出擊的背後則是線下健身行業的損失慘重。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的健身俱樂部和各類健身工作室的數量總和大約有3萬多家。根據練多堡2018年健身行業報告顯示,近 84%的健身俱樂部熬不過12個月。現金流枯竭、資金鍊斷裂,早在新冠病毒爆發前,健身房早就日漸蕭條。

造成線下健身行業蕭條的因素有許多,而其中一個很根本的因素是在國內,健身行業主要經濟來源是賣課程和會員年卡。這就導致了一個惡性循環,會員交完年卡費之後,健身房一年中的主要經濟沒有了。為了盈利,就需要教練賣課程,購買了課程的會員就成為了VVIP顧客,教練對於普通會員的關心度減少,惹得普通會員不滿。在“本來就是來玩玩”+“根本沒人理我”的想法下,普通會員減少來到健身房,教練又只能抓住VVIP繼續宰,VVIP承受不住離開。一環套一環,最後當離開的普通會員再次萌發鍛鍊的想法時,發現健身房倒閉了...

根據數據顯示,國內健身房普通生命週期不超過兩年,健身房與用戶之間成了“我賭你交了錢不來”與“我賭你慢點關門”的對賭心理。這種情況下,即時滿足+延遲滿足的《健身環大冒險》成就了普通玩家日常生活中的“小確幸”,不火不行啊。那麼線下健身行業有未來嗎?各路人士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新浪科技文章《線下停擺線上狂歡 疫情下的“雲健身”只是泡沫?》認為短期來看,疫情中的“雲健身”狂歡可能在疫情過後出現報復性的“放風”行為,居家運動的關注度在全民解禁之後會出現下滑趨勢。但長久來看,運動的剛需是存在的,且疫情過後,初級小白用戶基數會放大,市場可能會迎來大健康概念發展的新起點。所以對於 Keep(主打線上健身)這種能抓準線上趨勢、擁有線上線下融合能力的健身機構會繼續發展壯大,而無法遵循市場規則的企業將面臨優勝劣汰。

新浪科技的文章大意是主打線上線下整合能力,線上擴大用戶群體,線下整合精確用戶。36氪投稿文章《健身行業的底層邏輯與破局之道 》則是提出了另外一種解決之道,即借鑑國外已經完善的健身行業模式,賣課程不如賣服務。

如:以Anytime,樂刻和Parkbox為代表的,以提供設備和場地為主的24小時健身及集裝箱健身倉,我們可以將之看成對傳統健身房器械區的拆解。

如:以超級猩猩和SpaceCycle為代表的,以收費團操為主的團操連鎖店,我們可以將之看成對傳統健身房團操房和單車房的拆解。

如:以DP,中田健身,人馬君等等為代表的,以私教服務為主的一眾私教工作室,我們可以將之看成是對傳統健身房私教區的拆解。

如:以X-body為代表的,以EMS電脈衝設備或其他科技類產品為主要健身輔助設備的健身工作室,我們可以將之看成是傳統健身房提供的特色設備私教服務。

如:以Keepland,facebody為代表的,以小團私教課程為主要產品形態的連鎖工作室,我們可以將之看成將傳統健身房的私教服務團課化的一種新模式。

當然了除了以上的一些成功方式外,結合本國國情我們還可以借鑑另一種模式,美國目前規模最大的健身房是Planet Fitness,擁有1900家門店,它的經營策略有三大特點:(1)會員費超便宜,行業均價52 美元/月,它賣19.99 美元/月,吸引大量普通人購買;(2)90%以上的門店是加盟店,貢獻了大量的加盟費和器材銷售分成;(3)

給會員提供免費披薩、百吉餅(劃重點)

不吃飽怎麼有力氣鍛鍊呢?以我國吃貨大國的名稱,這種符合國內特色的健身房肯定大受歡迎。當然了,鑑於客戶太能吃了導致健身房倒閉的狀況出現,加盟店我們改為肯德基、麥當勞也是不錯的選項,而免費提供披薩我們改為低價出售也是不錯的。如果還怕,在“我賭你來的次數來的不多”基礎上稍微提高下會員價也是可以的。

以上統統都是各家提供的一些小建議,健身房輻射地帶一般都只有周邊2-3公里,具體的吸引顧客方針還是需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實施。但可以肯定的是,國內原有的健身房模式已經落後於市場了,唯有變革才有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