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柬埔寨:水上浮村的背後,是高棉王國的興衰史

洞裡薩湖,名字聽上去比較陌生,卻是千萬人的生命之湖。

你不知道的柬埔寨:水上浮村的背後,是高棉王國的興衰史

洞裡薩湖的夕陽

​洞裡薩湖位於柬埔寨境內,長500公里,寬110公里,是東南亞最大的淡水湖泊,一眼望不到頭。

千百年來,水資源豐富,魚蝦肥美,據說此前魚多到漁船都開不動,古老的高棉人民依靠著它,掌握了水利灌溉技術,農業發達,積累的了巨大的財富和資源。

你不知道的柬埔寨:水上浮村的背後,是高棉王國的興衰史

洞裡薩湖漁夫

你不知道的柬埔寨:水上浮村的背後,是高棉王國的興衰史

在洞裡薩湖船上

公元900年吳哥帝國橫空出世,成了東南亞最強大的帝國,當時整個中南半島都是它的,也唯有中國的唐朝宋朝能與之抗衡,因此別小看現在的柬埔寨面積大概只有我們湖北省那麼大,別人也是牛X過呢。

你不知道的柬埔寨:水上浮村的背後,是高棉王國的興衰史

吳哥地圖

當時的皇城便是吳哥窟,數十萬人口的大城市。如今七大奇蹟之一,吳哥窟由當時的國王蘇耶跋摩二世建造,這大爺覺得自己就是天子,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當初說修建吳哥窟是給神建造的,耗費整整30年時間,結果修好後自己先搬進去住。

你不知道的柬埔寨:水上浮村的背後,是高棉王國的興衰史

吳哥寺,吳哥窟

到了現在吳哥窟成了柬埔寨靚麗的旅遊名片,每年慕名而來的遊客絡繹不絕,給柬埔寨帶來了不可估量的經濟價值。

你不知道的柬埔寨:水上浮村的背後,是高棉王國的興衰史

東梅奔寺,吳哥窟

旅遊業的昌盛,遊覽吳哥窟誕生出三條非常經典的遊覽方式,分別為:

吳哥小圈:吳哥寺日出、通王城巴戎寺、託瑪儂神廟、周薩神廟、茶膠寺、塔布籠寺、巴肯山日落。

吳哥大圈:皇家浴池日出、豆蔻寺、斑黛喀蒂、比粒寺、東梅奔寺、塔遜寺、蟠龍水池、聖劍寺、吳哥寺日落。

吳哥外圈:女王宮、高布斯斌、崩密列、洞庭薩湖。

你不知道的柬埔寨:水上浮村的背後,是高棉王國的興衰史

吳哥地形導覽圖

吳哥帝國的前世今生

吳哥帝國的盛世長達了六個世紀之久,因此東南亞國家很多民俗文化都被柬埔寨影響。

你不知道的柬埔寨:水上浮村的背後,是高棉王國的興衰史

水上浮村,洞裡薩湖

然而擎天的巨人,也有倒塌的一天,在15世紀起,吳哥帝國慢慢消失在歷史長河中,至於什麼原因導致的考古學家現在也說不清,人去城空的吳哥窟慢慢被雜草叢生的樹木覆蓋,消失在世人的眼中,直到19世紀被法國的科學家發現,要知道當時連柬埔寨的居民也對此一無所知。

你不知道的柬埔寨:水上浮村的背後,是高棉王國的興衰史

你不知道的柬埔寨:水上浮村的背後,是高棉王國的興衰史

俗話的說的好,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柬埔寨位於東南亞的中部,沒了吳哥帝國支撐成了一塊香饃饃,泰國跟越南爭搶了數年,誰也不遑多讓,到最後甚至共同管理柬埔寨。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後面就是法國來殖民了,柬埔寨才沒被兩國瓜分。但當時法國也不是啥好人,佔領柬埔寨的70年間連所學校都沒蓋,二戰時期還賣給了日本。

直到二戰結束後,柬埔寨迎來了真正自己管理時候,人人心中所想的好日子終於要來了,但大BOSS才在後面,一個名叫波爾布特的男人成了柬埔寨政府總理。

你不知道的柬埔寨:水上浮村的背後,是高棉王國的興衰史

波爾 布特

波爾布特僅用了3年零20天,就把柬埔寨徹底扔下了深淵,他聲稱要從肉體上消滅資產階級,把所有柬埔寨的人趕到籠子裡關起來每天工作數十個小時,取消婚姻取消家庭取消法律,結婚還需國家分配,結婚後也不能同居,並且不設立學校,逼迫僧人還俗等奇葩事蹟。

短短3年間,柬埔寨的人口少了三分之一!(200萬人)

金邊著名的S21監獄博物館,原本是一所高中學校,在波布時期卻變成了關押犯人的監獄。曾關押了17000多名的知識分子,平民和婦女兒童。每天被折磨而亡的人不計其數,直到1979年橫山林政權攻入金邊,才得以解救獄中的人民,然而讓人沒想到的是,這座集中營裡只剩下14具屍體和7名奄奄一息的倖存者。光看場內的刑具,就讓人打心底害怕,毛骨悚然。

你不知道的柬埔寨:水上浮村的背後,是高棉王國的興衰史

S21監獄博物館

你不知道的柬埔寨:水上浮村的背後,是高棉王國的興衰史

S21監獄博物館

東南亞小霸主越南的入侵,柬埔寨才得以勉強好轉,就這樣越南軍隊一臉懵逼成了柬埔寨人民的救世主。

洞裡薩湖被遺忘的人

柬埔寨雖然和平了,但到了現在洞裡薩湖還居住著一群被遺忘的人,他們沒有國籍逐水而生。二戰時期他們是越南逃亡過來的難民,直到戰爭結束後,越南卻不再接受他們,柬埔寨也不承認,因此他們不能上岸,只能在湖中生活,所從事的也只能跟漁業有關,基本上終身被禁足於湖水中。

你不知道的柬埔寨:水上浮村的背後,是高棉王國的興衰史

水上浮村,洞裡薩湖

到了現在,洞裡薩湖的居民逐漸壯大,湖中一排排小木屋矗立在水面之上,村民熱情而淳樸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同時原汁原味的生活狀態,吸引很大一部分的遊客,旅遊業帶來的經濟,使得湖上的人民生活好過了很多。

你不知道的柬埔寨:水上浮村的背後,是高棉王國的興衰史

水上浮村,洞裡薩湖

你不知道的柬埔寨:水上浮村的背後,是高棉王國的興衰史

紅樹林,洞裡薩湖

同時,洞裡薩湖人民得到了聯合國的援助,湖上修建有學校、醫院、超市和警察局。

來這裡參觀的遊客,一般在岸邊乘坐專門為遊客準備的雙層遊船,在馬達的突突聲中駛向湖心,隨後不久會經過一片紅樹林,樹根被湖水淹沒,穿過紅樹林後,湖面豁然開朗,遊船一般會停在觀景臺。

你不知道的柬埔寨:水上浮村的背後,是高棉王國的興衰史

紅樹林,洞裡薩湖

這裡有休息的桌椅,不遠處還有集市,賣椰子汁的,甚至還有燒烤,不過更讓人關注的是追著遊客而來的水上居民,他們一條小船就是一個家。通常婦女會划著小木船帶著小孩前來,大一些小孩會用塑料桶製作的小桶獨自划來。

你不知道的柬埔寨:水上浮村的背後,是高棉王國的興衰史

洞裡薩湖

他們的目的很純粹,希望得到遊客的憐憫,得到些許施捨。Arun建議不要直接給錢,可以給一些生活上的用品,例如衣服、餅乾等日常用品。

小朋友還是很天真,得到禮物會咧開嘴大笑,而父母年級稍大一些的成年人則不一樣,整個人很麻木,即使得到禮物也只是禮貌性的點點頭接過,面無表情的眼睛中沒有一絲生氣,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電影中的喪屍。

你不知道的柬埔寨:水上浮村的背後,是高棉王國的興衰史

水上浮村,洞裡薩湖

仔細一想,生活的艱辛物質的匱乏,早已消磨掉他們的生氣,靈魂的光亮被澆滅,加上人為導致的原因硬生生將它們逼成兩棲動物。

你不知道的柬埔寨:水上浮村的背後,是高棉王國的興衰史

洞裡薩湖天真的小朋友

在洞裡薩湖,對於遊客而言,不容錯過,乘船追日落的體驗。夕陽西下,把湖面染紅。乘一艘當地人駕駛的快艇,在湖面隨著波浪上下搖擺。眼見著夕陽餘暉一點一點落下。

你不知道的柬埔寨:水上浮村的背後,是高棉王國的興衰史

洞裡薩湖玩耍的小孩

天空完全暗下來之前,小船就要開始返程。日暮落下,洞裡薩湖迎來一片黑暗。當地的村民開始了日落而息的生活。

你不知道的柬埔寨:水上浮村的背後,是高棉王國的興衰史

洞裡薩湖日落

或許,世界上再找不出第二個地方,能像柬埔寨把鼎盛輝煌和滿目瘡痍糅合得如此淋漓盡致。

柬埔寨遊玩指南:

去柬埔寨遊玩,選暹粒、金邊、西哈努克這三個城市就對了,三個城市都有國際機場,買機票對比一下各個機場的價格。

第一天抵達暹粒,也就是舉世聞名的吳哥窟所在地。

DAY1,吳哥小圈:吳哥寺日出、通王城巴戎寺、託瑪儂神廟、周薩神廟、茶膠寺、塔布籠寺、巴肯山日落。

DAY2,吳哥大圈:皇家浴池日出、豆蔻寺、斑黛喀蒂、比粒寺、東梅奔寺、塔遜寺、蟠龍水池、聖劍寺、吳哥寺日落。

DAY3,吳哥外圈:女王宮、崩密列、洞庭薩湖。

你不知道的柬埔寨:水上浮村的背後,是高棉王國的興衰史

吳哥窟

吳哥窟門票:分三種類型的門票,20美元一日票,40美元3日票,可以選擇一週內任意三天參觀,七日票60美元,可以選擇連續七天或一個月內任意七天。手持門票可以參觀吳哥窟所有古蹟,但不包括崩密列、荔枝山和洞裡薩湖上的參觀項目。

你不知道的柬埔寨:水上浮村的背後,是高棉王國的興衰史

在暹粒停留3天后,隨後前往柬埔寨的首都——金邊。

景點:金邊皇宮、銀殿、國家博物館、塔山寺、獨立紀念碑、鍾屋場,S21監獄博物館等眾多景點。如果不是對人文歷史太感興趣,一天策劃好去4-5個景點足以,同時在金邊遊玩1天也足夠了。

最後一站前往西哈努克開啟真正的度假模式。

航班:首選暹粒和西哈努克的國際機場

你不知道的柬埔寨:水上浮村的背後,是高棉王國的興衰史

柬埔寨國家博物館

你不知道的柬埔寨:水上浮村的背後,是高棉王國的興衰史

交通方式:在吳哥窟建議連續3日包車,價格並不貴玩的景點也多。如果是跨城市建議乘坐Vet的夜間巴士,這種巴士座位都是床!還分單人和雙人床位!車內乾淨舒適,非常值得推薦,睡一晚上第二天就可以繼續逛景區!

氣候:柬埔寨屬於亞熱帶氣候,全年穿短袖都沒問題,太陽非常毒辣需要準備好防曬霜,在11-4月份的冬季平均氣溫也在25-33攝氏度之間,不過早晚溫差大,需要準備一件春季的薄外套。

貨幣:柬埔寨的貨幣名稱是Riel(瑞爾),最大50000R(230人民幣),當地可以使用美元。

小費:柬埔寨可以不用給消費,小費的支付時沒有明確規定的。遊客可以根據自身情況以及服務使用情況自行決定小費的支付與否。

時差:柬埔寨比北京時間慢一小時,我們早上7點了,他們才六點。

消費水平:普通的餐飲人均8美元,吃個法棍肉夾饃1美元左右,一天20美元足以,30美元過的很舒適。柬埔寨也有高檔餐廳,價格上不封頂。

你不知道的柬埔寨:水上浮村的背後,是高棉王國的興衰史

吳哥寺,吳哥窟

我是出境自由行品牌“自遊指南”創始人,旅遊自媒體。用熱愛碼字,帶著好奇出發。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我呀,全平臺同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