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市:現實的壓力與遠方的預期

鋼市:現實的壓力與遠方的預期

現實的困境不言而喻

可以說,節後的鋼市由於延緩復工、開工,嚴重影響了鋼材市場的開市交易,最近幾天,全國單日建材成交量也不過5千噸。儘管都在呼籲有序復工、開工,但實際情況沒那麼容易。對鋼鐵下游來講,即使是施工企業防護措施、防護物資到位,建立了有效防護系統,也需要對一些員工隔離14天的觀察期。

鋼市:現實的壓力與遠方的預期

這還不說運輸受阻,庫存積壓、港口壓港,以及流動性差導致的資金嚴重緊張等一些列問題。而在這種形勢影響下,且不說鋼廠需要成材出庫、收錢補原料。單說鋼貿商這一環節,貨還沒賣,又要給鋼廠錢預付下一批貨款。最嚴重的是走托盤的資金,這都是有成本和時間限制的,多數都在兩個月以內,有的少數在3個月的,這可能條件會更高。想想看,如果協議中要求價格跌5%以上追加保證金,那怎麼辦。現在少數市場,如杭州的價格年前3750元,現在3450元/噸,已經降了8%了。目前,從鋼廠、到貿易商都感覺到了現實的壓力,能希望一直往下走嗎?現實確實困難,如一潭死水!

鋼市:現實的壓力與遠方的預期

疫情的進展深刻影響鋼市的進展

疫情對鋼市的影響不言而喻,深刻牽動鋼貿人的心。疫情的轉變,直接影響著鋼市運行的轉變。

自從1月23日武漢封城,至今已經快一個月了。各地均出現了大量的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由於病毒的隱蔽,也給防治帶來極大困難。自防疫戰在全國打響後,31個省(區、市)募集捐款、籌集物資,分批派出援湖北醫療隊已有2萬多人。在中央部署統一領導,到各地人民團結努力下,疫情已經釋放出“積極的信號”。目前新增確診人數持續下降,儘管個別地方有反彈,總體來說趨勢是下降的。並且,湖北、武漢一把手轉換後,13日當天全國新增確診13454例應該是疫情的最高峰了,這意味著以後的新增數據不會高於此。這是一個標誌,表明對疫情的決戰決心,也是一個新的起點。

鋼市:現實的壓力與遠方的預期

後面,我們不妨可以從幾個方面判定疫情的變化:治癒率提高,出院人數增多、新增病例逐步減少,可以說利空會逐步出盡。

假如沒有疫情,市場的庫存和成交會怎麼樣?

目前全國五大品種庫存是3042萬噸,同比增加33%。其中社庫接近1893萬噸,廠庫1150萬噸,分別去去年同期高100萬噸、400萬噸左右,大部分壓力還是在廠庫。從螺紋鋼來看,全國螺紋鋼庫存1618萬噸,同比增加38.7%。這個量是由於沒有需求劇烈上升的。

另外一點我們從庫存峰值變化來看,19年是3月中旬社庫達到峰值近1870萬噸,之後開始下降,比18年早一週。2019年3月底、螺紋鋼庫存793萬噸,比上月增加129萬噸,上升19.4%。從絕對量上看,3月份仍然是明顯高於2月份。但真正有明顯的降庫,代表需求旺盛的啟動是3月底,進入快速去庫存階段。同時市場成交量也恢復到旺盛水平,螺紋鋼日均交易量達到20萬噸以上的規模。

鋼市:現實的壓力與遠方的預期

另外看成交,19年2月18日,也就是正月十四,光武漢建材單日成交量就有0.59萬噸,超過了目前全國總水平。從全國範圍看,去年2月25日,正月二十一,日內成交量恢復到7.5萬噸左右,3月11日達到18萬噸,進入4月份,平均達到20萬噸以上的水平,這還是在19年一季度行情一路上漲的情況下。

說明什麼問題,就是沒有疫情影響,正常的降庫節奏也是3月中下旬,真正的需求大幕拉開,是在4月份。今年,從正常的時間節點,也不會差太多。所以,庫存累計的影響也不要恐慌。如果按照鍾南山院士講的,疫情可能在4月結束,2月達到高峰。樂觀預計的話,4月疫情提前結束,4月份去庫會爆發式下降。偏悲觀預計,如果晚於4月,大量降庫延遲到5月份,比預期也要慢一個多月而已。

都在與時間賽跑 穩住市場相當重要!

不論是鋼廠、還是貿易商,下游,都在與時間賽跑。撐過這段困難的時期,後面還是有好日子過。這個時候,如果市場崩盤,哀鴻遍野,勢必是唇亡齒寒。不僅貿易商虧損,鋼廠的日子也不會好過。而且價格砸下來,對誰都不好。與其到時候哭爹罵娘,還不如咬緊牙關穩一穩。廠商抱抱團、鋼廠減減產,把鐵礦石價格壓一壓,市場再挺一挺,理性維護市場秩序,多給大家留一點時間,這一關,也許就過了。

活下來,瞬間通暢!走下去,利潤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