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线”发力战疫情为民纾难保稳定----襄州区信访工作系列报道之十五


“双线”发力战疫情为民纾难保稳定----襄州区信访工作系列报道之十五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襄阳市襄州区信访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抗击疫情工作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试金石,充分发挥信访部门优势,一手抓疫情联防联控,一手抓网信高效办理,线上、线下“双线”出击,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攻坚战。

       一名党员 一面鲜艳旗帜 发挥立党为公的示范效应

  社区,是阻断疫情扩散最有效的防线,守住社区,就守住了安全。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襄州信访干部严格按照上级决策部署,积极落实“双报到”工作,主动请缨,下沉社区,冲锋在前,为包保襄钢社区和各所住社区扎实开展政策宣传、卡点值守、配送物资、入户调查、体温检测等工作,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各项规定,守紧筑牢社区第一道防线。

            当好“宣传员” 不厌其烦 真情奉献

  “当前正值疫情防控的关键期,在家隔离就是为国家做贡献,也是最好的自我保护,请大家一定减少外出,不串门、不聚餐、不聚集......”、“出门带口罩,在家勤洗手,室内勤通风,人人讲卫生。”、“新冠肺炎不可怕,相信科学医治它,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病魔早晚被除掉。”襄州区信访局副局长赖浩常住高新区七里河街道华盛小区,这里没有门卫、没有物业、没有纳入社区管理,属典型的“三无”小区。疫情爆发后,赖局长主动向社区请战,承担起小区门卫值守任务,他充分利用这一独特优势,反复叮嘱小区居民,悉心照顾老弱病残幼,向他们宣传疫情防控政策和防疫知识。赖局长坚守一线、宣传防疫的典型事迹迅速在当地传遍,华盛小区的居民们习惯地称他为“最美小区卫士”,3月1日,七里河街道防疫指挥部、党工委也专门为他送来了《致“双报到”党员感谢信》。

  襄州区信访干部来自四面八方,居住比较分散,他们和赖局长一样,除了要完成日常信访本职工作以外,还要坚持到所居住社区、包保的襄钢社区和朱集镇三个扶贫点报到,每天早出晚归,忙到深更半夜,帮助社区(村)居民政策宣传、卡点值守、病毒消杀.....他们始终不惧风险、不怕困难、无怨无悔地战斗在防疫一线。

             当好“统计员” 上门检测 据实填报

  咚、咚、咚,“打扰你们了,我是社区服务志愿者,请问你家有几口人,最近身体状况怎样?为了你们的健康,请测量一下你和你家人的体温”。这是襄州信访干部张勇军,为了社区居民生命健康安全,每天一大早便来到襄钢社区东西院,与小区志愿者一道,挨家挨户上门“拉网式”排查,逐一测量体温、逐一登记上册、逐一汇总上报,一旦发现有什么异常,立即帮助协调处理。

  坚守一线,连续作战,是襄州信访干部的工作常态;严防死守,守护平安,是襄州信访干部的坚定信念。从1月23日襄钢社区查封以来,襄州信访干部坚持每天到社区报到,每天两次入户测量体温,全面掌握小区居民的健康状况,确保疫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小区居民们不无感慨地说:“社区有了他们,我们就倍感安全、温暖和踏实了!”

                当好“快递员” 随叫随到 送货上门

  “没有特殊事情一定不要出门,有什么需要请告知我们,由我们帮您跑腿代办。”、“这是你需要大米、油、蔬菜……,请你按照清单清点一下!你看还缺什么,请你再列出清单。”这是襄州区信访局聘用律师刘盛武,虽年愈古稀,却还要发挥余热,主动请缨到襄钢社区一线,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在襄钢社区,天天可以看到区信访干部忙碌的身影,他们每天坚持到社区报到,主动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当起社区居民的“代购员”“快递员”,热情为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把温暖送到每个群众心中。

 “张书记,你在哪?我们给你们社区送点防疫物资,马上就到你们社区了。”2月15日,襄州区信访局长朱大海一行主动与襄钢社区联系,冒着风雪为他们送去了20箱方便面、2箱火腿肠、2箱卤鸡蛋,还有防护雨衣、酒精、口罩、温度计等防疫急需用品。襄钢社区位于襄州中心城区,与襄州火车站毗邻,辖区内有17家企业单位,这里地处位置复杂,人员杂居,现已有武汉返乡被确诊人员18人,当地密切接触18人,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仅靠几个社区干部难以完成繁重的疫情防控任务。襄州区信访干部不畏艰难,主动请战包保襄钢社区,与社区干部一道奋战抗疫一线,

舍小家,为大家,力解社区之危、居民之困,携手襄钢社区共度难关。

                当好“疏导员” 舒缓情绪 解疑释惑

  受疫情影响,村村被封堵,家家被隔离。居民因长时间隔离在家,烦躁不安,不少居民寻找各种理由要求出门,做好居民心理疏导工作势在必行。襄州区信访局号召全体党员干部深入所居住社区和包保社区、扶贫村,逐户走访疏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帮助居民平和心态、安心居家隔离。

  襄州区信访局副局长、雷庄村“第一书记”程双生同志虽年逾半百,做过两次心脏搭桥手术,但其仍迎着风雪,带上防疫物资,入住雷庄村,与村组干部共战疫情。他走村串户,耐心劝导村民:“不要外出走亲访友,不要搞聚众娱乐、家庭聚会、举办宴请”;与村组干部一道进行卡点值守,宣传防疫知识,组织病毒消杀,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帮助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使雷庄村疫情防控工作井然有序。他,用执着党性坚守扶贫一线;他,用实际行动守护村民平安。

  雷庄村支部书雷顺俭感叹:“在这极其特殊时期,区信访局依然没有忘记我们,不仅派来了精干力量,而且还冒着风雪为我们送来了口罩、酒精、温度计等防疫急需物资和8000元救助资金,真是雪里送炭呀!”。

  从1月23日开始,襄州区信访局组织全局24名干部职工开赴防疫战场,抽调4名同志全程参与区防指挥部工作,其他20名同志沉入13个社区一线,持之以恒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先后入户走访摸排2.8万人次,帮助居民配送物资达76.5吨,捐资捐物3.5万元,其中自愿“爱心捐款”6200元,为广大群众构筑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控“安全网”。

      一个诉求 一份满意答卷 展示信访为民的责任担当

  “我是双沟镇草莓种植户代表,家里种的草莓现在已经熟了,到处设卡拦截、不准出门,若不及时出售,我们将损失巨大,希望能帮助解决一下。”接到这一求助电话后,襄州区信访局高度重视,迅速启动“快捷通道”,第一时间与双沟镇分管副镇长张拥军联系,并发送短信告知其正在协调处理。经过区信访局跟踪督办,在双沟镇防疫工作专班的通力协调下,该镇村民们的草莓运输和销售问题第一时间得到妥善解决。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疫情防控期间,襄州区信访局发挥“线上”作用,积极引导群众通过电话、网络等渠道反映诉求、提出意见建议,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够反映问题。为及时处理群众诉求,襄州信访干部坚守一线,不分节假日和白天黑夜,对涉疫信访事项,开通快速办理渠道,简化办理流程,并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强化跟踪督办,耐心细致地解答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快办快结,务求有问必回、有诉必应、有难必解,确保群众合理诉求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为更好更快地维护群众正当合法权益,襄州区信访局做实“线下”文章,发动全局党员干部主动深入基层一线,实地走访慰问困难信访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诉求,回应群众关切,想方设法为信访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行善事;密切关注疫情防控期间出现的新问题、新变化、新趋势,加强分析研判,掌握发展动态,形成意见建议,为各级党委、政府科学防控疫情提供“第一手”的信息资料。

  3月3日下午,正在襄钢社区小区门口值守的区委办副主任、区信访局长朱大海同志突然接到市信访局电话,告知峪山镇泉眼村一个叫吴志国的村民反映本人发烧、咳嗽、当地没人管。朱局长立即与当地政府联系,督促他们迅速组织医护人员,前往吴志国家调查核实情况,当天上报市局。第二天,朱局长又带上温度计、口罩、酒精和生活物资,驱车一百多里,和当地干部、医护人员一起上门走访看望吴志国。到吴家后,朱局长亲自为他测量体温,动员大家将其从破旧的土房搬进已协调好的砖瓦房,并对新旧房屋里里外外来了全面消杀。看到吴志国除神志不清外,其身体无恙,生活无忧,又搬进了干净、卫生、安全的新居,朱局长一块悬着的心才得以彻底放下。

  1月23日以来,襄州区信访局通过阳光网及时办理信访事项34件,其中国家信访局网上投诉3件,人民网登记2件,省领导信箱5件,市领导信箱13件,区领导信箱8件,来电3件,现已全部办结,群众满意率达100%;共接听解答各类咨询电话1600余次,提出意见建议16条。区信访干部走访慰问困难信访群众125户,发放温度计125个、酒精400斤、口罩1200个,解决救助资金25万元。(襄州信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