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不平挂崖壁,粉墙黛瓦映和煦。
云梯人家晒秋景,窗衔千粟圆匾里。
“篁岭晒秋”是篁岭景区
标识性景观符号
也成为篁岭景区代用名称
今天叙述的就是
“篁岭晒秋之故事”
婺源篁岭景区
地处石耳山脉
面积15平方公里
属典型山居村落
民居围绕水口呈扇形梯状
错落排布
篁岭因”晒秋”闻名遐迩
村落“天街”似玉带
将精典古建串接
徽式商铺林立
前店后坊
一幅流动的缩写版
“清明上河图”
如果说婺源古村
是中国古建筑的大观园
篁岭无疑是一朵
雅致动人的奇葩
挂在山崖上的篁岭古村
地无三尺平
数百年来
村民早已习惯用平和的心态
与崎岖的地形“交流”
自然条件的局限
却激发了先民的想象和创造力
从而在无意间
造就了一处中国绝无仅有的
“晒秋人家”风情画
篁岭古村数百栋徽派古民居
在百米落差的坡面错落有序排布
每当日出山头
晨曦映照
整个山间村落饱经沧桑的
徽式民居土砖外墙与晒架上
圆圆晒匾里五彩缤纷丰收果实组合
绘就出世界独一无二的
“晒秋”农俗景观
最美的乡村符号
可以说
篁岭古村既是自然的宠儿
也是人文的杰作
更是造物主遗落在人间的一块美玉
这里一年四季都是
画家和摄影家的创作乐园
当果实缀满技头的时候
篁岭古村的晒秋
农俗景观
进入了最美的时节
稻谷、辣椒、玉米、绿豆、南瓜
篁岭的农家
晒亮了整个山谷
晒艳了整个秋天
晒鼓了家家的荷包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
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
在湖南、安徽、江西等
生活在山区的村民
由于地势复杂
村庄平地极少
只好利用房前屋后
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
挂晒农作物
久而久之就演变成
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
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
逐步成了画家
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
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其实晾晒这种农俗现象
并非秋季“专属”
一年四季都有展示
只不过秋季丰收季节
表现得更为丰富
更为“神韵”些罢了
发展至今
不少地方的这种晒秋习俗
已慢慢淡化
然而婺源”篁岭晒秋”
已经成了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
篁岭晒秋被文化部评为
“最美中国符号”之后
更演变成乡村旅游提升的
“图腾”和名片
金黄色的玉米
红艳艳的辣椒
黄橙橙的南瓜
………
在秋日阳光映照下
灿烂耀眼
让人的心田感到无比的充实
篁岭处
景奇幽
天街藏古韵
徽居显风流
山间花蕊还争艳
云梯人家正晒秋
喜上眉梢头
用眼发现最美的风景,用心体会最暖的温情。
文末分享婺源的晒秋民歌
晒 秋
(词:王涧石)
大箩小箩上晒楼。(依呀耶!)
番薯包芦金粟米,
晒干了茶籽好打油。
有钱买件小花袄,
姐呀姐呀,你过年过年莫发愁。(依呀耶!)
晒秋要赶好日头,
大盘小盘盖瓦沟,(依呀耶!)
红椒豌豆老南瓜,
晒干了糯谷好做酒,
有心腌坛田螺酱,
郎呀郎啊你,正月正月喝个够。(依呀耶!)
坡连坡来丘接丘,
三月下种八月收。(依呀耶!)
勤作山来细浇园,
五谷丰登年年有,
芝麻开花节节高,姐呀姐呀(郎呀郎呀),
喜心头、喜心头(依呀耶!)
你收秋来我晒秋,
我的亲郎呀!
你唱歌来我起头,
我的亲(里个)姐呀!
你收秋来我晒秋,
我的亲(里个)郎呀!
你唱歌来我起头,
我的亲姐呀!
山歌耶,山歌耶,
越唱心越暖,
日出唱到黄昏后。(依呀耶!依呀耶!)
閱讀更多 走吧自駕遊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