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啟蒙老師


我的啟蒙老師


我的啟蒙老師

我的啟蒙老師

我出生在1956.2.26日,但農曆還在己未年,我出生的日子正是王官屯國光社(八個村組成)成立的日子,莊戶人稱成立了大集體。

根據這個紀念日,父親為我取名“集體”。我出生後正趕上官方稱作為三年困難時期,瘦的皮包骨頭。九虛歲入學,身高不足一米。報名時父親讓老師幫取個大名。

給我取名的老師叫張雄。張老師是五十年代的中師生,才高八斗,學富五車。老師問完我們前幾代人名字的順序後,按順三代,為我取了單字“茂”。1966年文革開始,1971,12月初中畢業,正趕上學制要縮短,教育要革命,先後唸了七年書,有的學期還是兩個孩子抄一本書。只學過拼音單詞。1971夏季初中畢業時,老師帶我們去陽高縣城照畢業照,當時我們家孩子多,只有父親一個勞動力,所以穿的是母親手工縫製的中式衣服。班主任鄭老師嫌不好看,照個人照時,借穿和我同齡楊廣日的上衣,人家的父親是國家幹部,掙工資基本上已穿上新型服裝了。1971.12畢業我17虛歲,這張畢業照片右下角第二位坐著的就是我,身高頂多1.4米,體重頂多65斤。哎[捂臉]

1972.3月生產隊看我瘦小幹不了重體力活,安排打羊伴。從此註定了我一生的人生軌跡。

昏昏沉沉度過了大半生。直到2013年終因勞累過度,做了肺切除手術。徹底喪失了勞動能力,才想做點自己一生中最想做的事情。收集各種歷史資料,為南沙嶺村寫一本巜村志》。目前巜村志》一稿已由青年作家許永平編寫完稿。

在學寫作的同時,也學到了別的知識,從而也理解了老師為什麼為我取名張茂。原來己未年出生的人屬羊,羊吃草,“茂”字帶個草字頭。哎[捂臉]張老師呀,羊吃料才能膘肥體壯,您為啥不為我取個帶“米”字傍的名字呢?所以我在微信呢稱後面加了一把稻穗,以補充名字的不足。張茂

對於一年過花甲的老人,重新學習寫作,談何容易啊,幸虧偶遇貴人,縣文聯餘主席,伯樂為忠老師,我的良師益友許仲菊,張廷彪老師手把手教我,幫我審核稿子。才有了我今天的寫作能力。論年歲已經老了,但論學習我才剛入學,我一定不負眾望,把我年輕時欠缺的功課補上去。我堅信,和文學文藝結緣的人,一定生活的充實。

我要做一個充實的自己。

正是:

生不逢時困難年,

學制縮短腹中空。

欣遇盛世重操筆,

花甲編志步履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