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鞋子》:淺析影片奔跑的3個階段及其現實意義

沒有窗明几淨的大房子,沒有精緻美麗的小鞋子,生活在貧窮邊緣的他們,甚至要為一雙“小鞋子”發愁,但他們卻一直保持善良,用愛描繪著一幅美好的生活圖案。

這便是由馬基德•馬基迪執導,於1997年上映的伊朗電影《小鞋子》,為我們呈現的一場關於愛的視覺盛宴。

沒有華麗璀璨的鏡頭轉場,沒有精緻華美的服飾加成,也沒有奇幻繽紛的藝術效果,而只是用最樸實簡單的場景再現,將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緩緩道來。

影片講述了小男孩Ali(音譯:阿里)在給妹妹修鞋時,回家路上不小心弄丟了鞋子,而生在貧窮之家的兄妹二人不想為家裡增加負擔,決定隱瞞此事並共享一雙鞋上下學的故事。

影片圍繞一雙“小鞋子”展開,鏡頭一開始便落在了一雙粉色的小鞋子上,陳舊破損,幾乎只剩下扔的命運了,可這雙破舊不堪的鞋子卻關係著兩個普通孩子的生活。

《小鞋子》:淺析影片奔跑的3個階段及其現實意義

生在貧窮的家庭中,弄丟鞋子就會影響妹妹Zahra(音譯:莎拉)上學,一邊是窘困潦倒的家庭,一邊是唯一一雙可以穿去上學的鞋子,兄妹二人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不想被父母知道給他們增添負擔和煩惱,但卻又不能影響上學,於是,阿里和莎拉只好選擇“共享”阿里那一雙同樣破舊不堪的球鞋。

為了不耽誤上學時間,兄妹二人穿梭奔跑於巷子中的身影以單純、樸實、自然的場景為我們營造了一場以愛之名的奔跑。

導演以一種極其溫情的目光為觀眾呈現了普通的貧窮家庭中孩子的擔當和善良,眼神憂鬱但卻為愛奔跑的哥哥,乖巧懂事又心疼哥哥的妹妹,兩個孩子將孩童世界的單純善良和質樸以最簡單的鏡頭呈現在了我們眼前。

以淳樸而無修飾的語言鏡頭、簡單而無摻雜的表演方式為我們再現了關於孩童世界的美好和善意,進而引出對貧窮、善良、天真和生活的深度思考。

影片以“小鞋子”作為核心引子,藉助孩童的單純善良為我們呈現了一場關於愛的奔跑的催淚故事,奔跑幾乎是貫穿故事的一個動作,影片中通過3個階段來展示奔跑的不同意義。

《小鞋子》:淺析影片奔跑的3個階段及其現實意義

初期的“直敘型”,以平鋪直敘的方式為我們描繪了兄妹二人之間的患難與共,中期的“對比型”,以富人門前的落荒而逃加劇了遭遇的悲劇性,後期的“激化型”,以賽場上的拼盡全力呈現了一場以愛之名的奔跑。

本文以影片情節為依據,淺析影片奔跑的3個階段,並對其折射的現實問題進行思考。

  • 初期“直敘型”:貧窮會影響物質充裕,但擋不住患難與共
  • 中期“對比型”:富人門前的落荒而逃,加劇了遭遇的悲劇化
  • 後期“激化型”:賽場上拼盡全力,以愛之名的奮力奔跑
《小鞋子》:淺析影片奔跑的3個階段及其現實意義

01 初期“直敘型”:貧窮會影響物質充裕,但擋不住患難與共

影片中,阿里在幫妹妹修鞋不小心弄丟後,他擔心妹妹告訴自己的父母,因為他知道困窘的家庭想要給妹妹買一雙新鞋無疑是徒增負擔,他告訴妹妹自己會想辦法找回來。

《小鞋子》:淺析影片奔跑的3個階段及其現實意義

再次回到商販的攤位上尋找無果,阿里只好回到家。

破舊吵鬧的周邊環境,進入房間後,引入眼簾的便是一個狹小昏暗的空間,嬰兒的哭啼,父母的爭論聲,兄妹二人只能以地為桌,以地為椅,趴在地上寫作業,這就是他們的生活環境。

影片正是以這樣簡單的鏡頭推動,為我們平鋪直敘地再現了阿里一家的生活現狀和背景,在這樣一個貧窮的家庭中,哪怕是那雙破舊不堪的小鞋子,也是他們的珍寶,可這雙鞋子卻丟了,這便是影片以獨到的角度拋出來的故事背景。

而關於生活的困頓,影片都是採用自然、樸實的鏡頭以多方位的角度為我們凸顯,兄妹二人在商討如何應對明天上學沒鞋穿的問題時,鏡頭下妹妹那支削的不能再短的鉛筆以最直接的鏡頭語言向我們凸顯了這個家庭的貧窮背景,櫥窗前,莎拉看到精緻漂亮的新鞋子時的駐足,以側面的人物心理為我們展現了他們所面臨的困窘。

鞋子丟了,但懂事乖巧的他們不想為父母增加煩惱和負擔,所以,“共享”阿里那雙同樣陳舊破爛的球鞋成了他們唯一的選擇。

《小鞋子》:淺析影片奔跑的3個階段及其現實意義

妹妹上完學一路奔跑回家,急匆匆跟哥哥換鞋,哥哥又一路奔跑到學校,但他還是會遲到,一次兩次被老師警告,可次數多了,面臨的將是不讓進教室,甚至將家長找來。

這一階段的奔跑主要落在兄妹二人身上,妹妹一路奔跑但還是擔心哥哥遲到,她會馬不停蹄地穿梭在巷子裡,那雙大大的鞋子穿在她小小的腳丫上一點也不協調,但她一直在奮力奔跑,甚至會為了不讓哥哥遲到而選擇提前交卷。

哥哥一路奔跑但還是會一次次遲到,成績優異但卻有口難言的他,面對老師的詢問卻無法給出一個合理又合適的解釋。

影片以最樸實的風格和場景為我們呈現了兄妹二人的奔跑之路,雖然貧窮的生活條件影響他們的物質生活,沒有精緻漂亮的新鞋子,甚至沒有一雙屬於自己的合腳的鞋子,但他們還是會為了對方而默默承受。

影片中,妹妹考試結束之後跑回家的路上,腳上笨重不合腳的鞋子不小心掉到了下水道里,她一路追趕,試圖抓住鞋子,可順水而下的鞋子像是在故意捉弄她,無奈的她坐在地上哭了,眼看著那唯一一雙可以供兄妹二人上學的鞋子也要沒了,後來旁邊的好心人幫她撈出了鞋子。

《小鞋子》:淺析影片奔跑的3個階段及其現實意義

幼小的孩童卻要面對諸多壓力,一邊是來自老師的責問,一邊是來自家庭的困窘,一邊是來自生活的苦楚,在窮困潦倒的生活面前,他們甚至沒法擁有一雙鞋子,哪怕它不合腳,但他們還是選擇了一起患難與共。

影片以平鋪直敘的敘事手法樸素無華的鏡頭語言為我們呈現了這對兄妹之間的患難與共,雖然生活困頓,但他們還是會選擇保護對方,以自己纖瘦弱小的身軀為對方一路奔跑。

這是影片初期階段奔跑的意義,以正面的視角為觀眾凸顯了一場關於手足情深患難與共的奔跑,在這場生活的考驗面前,阿里和莎拉都是心懷善意和童真的孩子,他們以自己最簡單的行為為屏幕前的我們勾勒了一幅美好的手足親情圖。

以自然流露之情寫盡孩童世界的單純善良和患難與共的親情,以質樸無華的場景道盡貧窮背後善良之人的簡單和幸福,以“直敘型”的奔跑詮釋將這段被生活打壓但卻依然守護彼此的兄妹親情展現的淋漓盡致,這樣正面的描寫恰好直擊觀眾內心。

《小鞋子》:淺析影片奔跑的3個階段及其現實意義

每一位觀眾都深陷這段悲傷但卻感人的親情中不能自拔,平鋪直敘的手法正好觸及觀眾內心深處的柔軟,讓人想要幫助這對可愛但卻不幸的兄妹,這便是影片關於奔跑的初級階段,描繪了一幅生活困境之下的感人畫面。

《小鞋子》:淺析影片奔跑的3個階段及其現實意義

02 中期“對比型”:富人門前的落荒而逃,加劇了遭遇的悲劇化

兄妹二人奔跑於巷子之間的“直敘型”是影片對奔跑塑造的初級階段,而初級的奔跑結束於兄妹二人找到那雙丟失的小鞋子之後。

在學校裡,莎拉不經意之間看到了那雙熟悉的粉色小鞋子,為了 找回鞋子,她一路跟隨那個小女孩,確定了她們家位置之後帶著哥哥阿里一起來了,可看到的卻是比自己生活更貧窮困頓的他們,小女孩的父親是個盲人,與自己相比,小女孩似乎是更加不幸的人,所以,善良的兄妹二人只好離開了。

《小鞋子》:淺析影片奔跑的3個階段及其現實意義

此刻,鏡頭便落在了奔跑的中期階段,阿里跟隨父親沿著德黑蘭北部的高坡來到富人區,給富貴人家做園藝想要賺一些錢,好給妹妹買雙新鞋。

形形色色的車輛在高架橋上飛馳而過,蹬著陳舊自行車的父子二人顯得格格不入,精美豪華的寬敞大門,先進便捷的門鈴,偌大的庭院,這裡的一切彷彿和這對父子不是同一個世界的。

影片正是通過這種“對比型”的方式,再一次強化了阿里貧窮落後的家庭背景和遭遇。

影片中,父親告訴阿里聽自己如何跟人溝通,可當對方詢問他們是幹什麼的,他卻支支吾吾不知道如何表達,在對方以為是壞人要追出來時,父子二人也就只剩下了落荒而逃。

這是對這個貧窮之家悲劇性的升級和強調,作為表率和長輩的父親甚至不能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意思,正是因為他沒有受過什麼教育,在學識淵博的富貴人家面前,父親的難堪可笑又可憐,這是影片對這個家庭遭遇的極具悲劇化。

《小鞋子》:淺析影片奔跑的3個階段及其現實意義

以誇張、搞笑、甚至充滿悲情的場景為觀眾呈現了這個貧窮人家背後的苦難遭遇,沒有受過多少教育,沒有多少文化,沒有多少手藝,甚至會連自己的意思都不知道如何表達,這正是影片的“對比型”手法,在襯托之下,這場因為丟失小鞋子而引發的催淚故事才更加有血有肉。

貧窮落後讓他們原本困窘的生活多了些許悲慘,悲慘窘迫的遭遇再一次渲染了丟失鞋子的悲劇,這是影片的側面表達,在普通人眼裡,丟失一雙破舊不堪的鞋子或許並不是什麼大事,但對於這個悲慘的家庭來說,丟失鞋子足以是一件大事,哪怕是一雙陳舊破爛的小鞋子,對於他們來說卻是一種財富的寶貴存在。

影片中,這種“對比型”的奔跑幾乎都是在富人門前完成的,除了答不出詢問落荒而逃,更有一個滑稽的“對比型”場景來渲染這種遭遇的悲劇性。

阿里的父親站在一個大門前等著阿里,門裡邊一條狂吠的家犬把父親嚇的直哆嗦,他推上自行車頭也不回地奔跑,一邊奔跑一邊喊阿里快跑,害怕的程度甚至連阿里有沒有跟上都不敢去確認。

《小鞋子》:淺析影片奔跑的3個階段及其現實意義

這一情節以誇張又搞笑的呈現方式展現,在我們看來這是一種對貧窮的誇大,但其實,這正是落後地區的現實情況,他們沒有寬敞的房子,他們沒有寬厚的大門,甚至在面對一條家犬時也會出現手忙腳亂,驚慌失措,這並不是一種誇大,而是一種“對比型”的手法。

在富人門前驚慌失措的奔跑,連頭都不敢回,這是對他們貧窮落後的側面描寫,不管是阿里還是父親,他們的種種行為在這裡似乎都有些格格不入,這是影片的中期“對比型”的奔跑呈現,在富人門前的不知所云、驚慌失措,最後落荒而逃,狂奔之間是對貧苦人的另一個角度再現。

這場格格不入的奔跑註定沒有好的結果,雖然在阿里的努力下,他們賺到了一筆錢,但騎車下坡時,父親二人摔倒受傷卻花掉了這筆錢。

以“富”襯“貧”,以“喜”寫“悲”,用寬敞華美的大房子襯托阿里家狹小簡陋的出租屋,以誇張搞笑的奔跑行為加劇了阿里他們貧窮背後的悲慘遭遇。

《小鞋子》:淺析影片奔跑的3個階段及其現實意義

這便是影片的成功之處,將兩個來自生活底層的窮苦之人放置於富貴人家面前,種種囧態,搞笑,甚至有些誇張的行為將他們的遭遇悲劇化了,中期階段的奔跑便是以這種“對比型”的方式凸顯,而這一對比襯托更易調動觀眾情緒,引起觀眾共情,達到毫無修飾雕琢就能感人至深的效果。

《小鞋子》:淺析影片奔跑的3個階段及其現實意義

03 後期“激化型”:賽場上拼盡全力,以愛之名的奮力奔跑

影片的“長跑比賽”無疑是奔跑的高潮階段,在賽場上,那麼多奔跑的孩子,阿里不是最高大勇猛的,也不是最腿長靈敏的,他瘦小黝黑的身體幾乎被賽場上的人群淹沒了,但他還是拼盡全力地奔跑,因為那不僅僅是一次賽跑,更是一次愛的表達。

隨著自行車的摔倒,做園藝賺錢給妹妹買鞋的願望也破滅了,而此時,正好有一個長跑比賽,第三名的獎品中有一雙運動鞋,一心想要為妹妹賺回新鞋的阿里決心參加,他懇求老師並且允諾自己會得第一,但在他的意識裡,只想要那個第三名的運動鞋。

《小鞋子》:淺析影片奔跑的3個階段及其現實意義

“長跑比賽”是影片中高度喜劇性的一個情節,阿里的眼睛盯著第三名的運動鞋,這是唯一一個支撐他在賽場上咬牙堅持的理由,比賽開始後,賽場上密密麻麻的參賽者中阿里並不是最出色的,也不是最能跑的,但他腦海中一直浮現著給妹妹許下的那個關於運動鞋的諾言。

影片中,對於“長跑比賽”這一情節的呈現,幾乎是整部影片影像技術運用最突出的地方,

多角度,多方位為我們刻畫了這個賽場上心無旁騖奮力奔跑的阿里。

急促的喘氣聲,汗如雨下的臉頰,勇往直前的步伐,甚至在被其他參賽者撞到之後,他還是奮力爬起來繼續奔跑,緩慢運鏡之下,映入我們眼簾的是那個愛妹妹的哥哥,那個為了給妹妹一雙新鞋子而不斷奔跑的“英雄”。

“沒有傘的孩子,必須努力奔跑”,貧窮和苦難讓他們失去了遮風擋雨的傘,所以他們會努力奔跑在生活的軌道上。

《小鞋子》:淺析影片奔跑的3個階段及其現實意義

影片最後,阿里拼盡全力的衝刺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績,旁邊的老師同學都在為他歡呼,可他卻傷心地低頭不語,在拍照留念時,他一直沒有抬頭,當攝影老師讓他抬起頭時,鏡頭中的阿里滿眼淚水,滿臉委屈,滿是失落,因為他並不想取得第一名,他只想要那雙運動鞋而已。

影片中,“長跑比賽”是整部影片奔跑激化的階段,這也是奔跑時間最連貫,最急促,最激烈的場景,後期的“激化型”手法,呼應了全片圍繞小鞋子和奔跑這一核心,為了一雙小鞋子拼盡全力奮不顧身地奔跑。

這無疑是全片最有衝突感的情節,以喜劇性的方式為我們刻畫了一心只想要一雙鞋的阿里的內心活動和心理變化,從參賽的興奮到比賽的奮力,直到最後獲得第一名的失落,以喜劇性的手法激化了奔跑的意義。

這場五公里的奔跑,並不單單是一次比賽,更是一次哥哥對妹妹的承諾,是一次哥哥愛妹妹的表達,賽場上拼接全力地奔跑,並不是為了第一名,而是為了給所愛的妹妹一雙小鞋子。

《小鞋子》:淺析影片奔跑的3個階段及其現實意義

以愛之名的奔跑,是阿里這個“小大人”的堅強,是阿里這個“好哥哥”的努力,是孩童世界純真善良的折射,是貧窮背後兄妹情深的隱喻。

獲得第一名的阿里,帶著失望和沮喪失魂落魄地回到了家,面對妹妹他甚至說不出話來,雖然比賽奔跑中沒有贏得運動鞋,但在影片的最後,阿里脫下了自己那雙透底破爛不堪的球鞋,這是對小鞋子執著的釋然,這一場景隱喻了他們將擺脫這雙“爛球鞋”的束縛,因為我們看到父親在櫥窗裡買了兩雙新鞋子。

《小鞋子》:淺析影片奔跑的3個階段及其現實意義

04 結語:生活會有不盡人意,但也要努力奔跑

初期“直敘型”的描寫,呈現了奔跑於巷子之間的兄妹情深和患難與共,中期“對比型”的手法,凸顯了奔跑於富人門前的囧態和難堪,加劇了遭遇的悲劇性,後期“激化型”的昇華,賽場上拼盡全力的奔跑,是以愛之名的奔跑。

《小鞋子》:淺析影片奔跑的3個階段及其現實意義

《小鞋子》通過清晰的故事結構,喜劇性的情節呈現,扣人心絃的收尾為我們呈現了3個階段的奔跑,不同心境,不同時刻,不同含義的這3個階段的奔跑正是對影片的另一種寓意。

3個階段的奔跑在影片中無疑是催化劑,既加速了故事情節發展,又緊扣主題,昇華了內在含義,本文總結出了關於奔跑的3點作用

  1. 緊扣主題。奔跑的前提是有一雙鞋子,而沒有鞋子的他們也在努力奔跑,所以奔跑緊扣主題“小鞋子”。
  2. 渲染基調。在生活困頓和貧窮面前,《小鞋子》無疑是個有悲劇性的故事,一次次奔跑再次渲染了悲劇的基調。
  3. 昇華內核。因為丟失小鞋子而引發的奔跑,最終在愛中得以解脫,這是對純真、善良、生活和愛的另一種思考。

質樸、自然、純真,但卻足以讓人淚流滿面,《小鞋子》以一種全新的方式為帶有濃厚伊斯蘭文化氣息的中東影業敲開了奧斯卡的大門,以全方位的視角呈現了身處貧窮困頓之中人們的悲慘遭遇,更是以自然流露的質樸鏡頭為觀眾描繪了一幅孩童世界的單純善良和友愛。

《小鞋子》:淺析影片奔跑的3個階段及其現實意義

本片導演馬吉德·馬吉迪說:

“有人批評我的電影,描寫伊朗家庭的貧困太過誇張,但我實在告訴你,我便是成長於一個四兄弟與雙親共居的單人房間裡,沒有電視,只有收音機。”

在你看不到的地方總有很多困窘之人,在生活的角落裡也總會有不盡人意,但心懷善意,勇往直前地奔跑才是走出束縛的關鍵。

生活總會有不盡人意,但我們也要努力奔跑,哪怕有時候是落荒而逃,哪怕有時候是囧態難堪,哪怕有時候是失魂落魄,我們依然要勇敢面對生活,努力向前奔跑。

這是《小鞋子》以孩童單純的視角為我們呈現的關於生活,關於善良,關於親情,關於愛的故事,在這場以愛之名的奔跑中,阿里和妹妹最終擁有了自己的新鞋子,而生活中正在面臨困頓的我們,更應該延續他們奔跑的力量和信念,努力奔跑總會看到新的境地。

能碼字,能追夢,治癒系90後女孩。用最暖的文字,治癒最孤獨的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