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幾大國資公司充當武漢卓爾金主的可行性有多大?

在剛剛關閉的中超夏季轉會期,為了保級,或者爭取更好的成績,16支中超球隊累計有13支更換了外援,報名的新外援多達17名,有5支球隊選擇了換帥,其中包括上半程冠軍北京中赫國安。

武漢市幾大國資公司充當武漢卓爾金主的可行性有多大?

武漢卓爾作為升班馬,本賽季沒有砸重金引入大牌內、外援,走的是講求實用、小成本投入的路線,但在主教練李鐵的調教下,經歷賽季之初短暫的排名靠後甚至一度墊底,目前穩居積分榜中游,超出大多數人的預期。

在中國玩足球,主教練的執教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是否有強力外援,國內球員的實力,以及球隊的板凳深度,也同樣重要,某種意義上說,後者甚至比前者更加重要,換言之,要想在中超有好成績,一定需要有金主大手筆的投入,否則,“中超二年級”魔咒、老牌中超勁旅降級,在中超賽場近年來已是司空見慣的常有之事。

不可否認,閻志的卓爾控股自接手武漢足球以來,這麼多年對足球的投入很大,今年的6月12日,還啟用了位於黃陂盤龍城的新訓練基地,面向未來,制定了雄心勃勃的五年發展規劃。但總體的足球投入,與新老豪門相比,總還是囊中羞澀,捉襟見肘。

近日,網絡上傳出一則新聞——武漢市國資委“根據市領導的指示”,於8月1日組織部分所屬企業,召開了支持武漢卓爾俱樂部協調會。參會的企業,包括了武漢市國資委旗下最大的幾家平臺型企業,如城投集團、地鐵集團、地產集團、金控集團、國資公司、航發集團、商貿控股。

武漢市幾大國資公司充當武漢卓爾金主的可行性有多大?

消息一出,頓時讓眾多忠實的武漢球迷沸騰了,大家紛紛對武漢卓爾即將迎來大金主的巨資注入充滿期待。

然而,這幾家企業,果真能帶來武漢卓爾所急需的鉅額資金注入嗎?

通過逐一來分析這幾家企業的資產和經營情況,結果或許遠沒有那麼樂觀,或者說,想法雖好,但過程不會很順利,也不會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武漢城投集團是武漢市在將原城建資產,包括自來水、燃氣、公房、路橋收費等進行重組的基礎上,成立的第一家投融資平臺企業,其主要業務是城市基礎設施代建,2018年資產規模達2968億元,位居全國城投百強第33位,但營業收入和利潤卻不成比例,均未進入全國城投百強。根據公開資料,2017年營業收入為129.67億元,淨利潤11.81億元,總資產報酬率僅0.6%。在2017年2760.38億元的總資產中,需要還本付息的債務高達1550.64億元,屬於典型的依靠舉債來輸血,從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融資平臺企業,市場化經營業務比重偏低,自我造血能力較弱。

武漢航發集團的情況與武漢城投集團相似,是在原從事市政施工的武漢市政集團的基礎上組建的投融資平臺企業,公司由於組建較晚,優質資產不多,而且主要依靠銀行貸款開展城市基礎設施投資,總體實力弱於武漢城投集團。

武漢地鐵集團依靠對武漢城市地鐵的大規模、高強度建設,這幾年在資產總額上膨脹較快,2018年資產總額達3007.1億元,一舉超過了武漢城投集團,但與城投集團一樣,負債高,自我造血能力弱。

武漢金控集團,聽上去似乎牌頭很大,但旗下眾多的企業,稍有一定規模,具備一定盈利能力的,僅有漢口銀行和武漢農村商業銀行,但這兩家銀行也基本限於在武漢市範圍內經營,並不具備跨地域的品牌影響力。

武漢地產集團以房地產開發為主營業務之一,雖連續多年進入全國房地產百強,2018年位居全國房地產百強第52位,但2018年實現的銷售額僅為178.9億元,與恆大、碧桂園、萬科等全國佈局的地產大鱷相比,體量上相距甚遠。而且,其房地產開發收入不完全是來自於商品房開發,還包括了部分從政府承接的棚戶區改造、經濟適用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設。該公司近年來向投融資平臺型企業轉型,代建了大量城市公共建築,包括武漢市民之家、琴臺文化藝術中心、辛亥革命博物館、中山艦博物館等,以及東湖綠道、中山大道改造、長江大道、東湖隧道、沙湖大橋、東沙湖連通工程等市政基礎設施,承接這些項目,可以提升企業在城市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增加企業的資產規模,但並不能創造太多的經濟效益。

武漢國資公司在所有這些公司中,成立最早(1994年),先後培育了武商集團、中百集團、中商集團、馬應龍、武漢健民、武漢長印、武漢塑料、武漢石油、武漢電纜、雙虎塗料等10家上市公司。然而,這些培育出的上市公司,除武商集團外,大多數已易主或失去控股地位,碩果僅存的武商集團,從事的也是傳統的百貨零售業,與新經濟無緣。

武漢商貿控股的資產和經營情況在八家企業中排名靠後,所從事的綜合物流、商業貿易、生化製藥、投資、金融等業務普遍體量較小,缺乏行業知名品牌。

逐家梳理了以上這幾家企業,試問,除了能夠花點小錢購買一點球場四周的廣告位,有哪家公司旗下的哪些企業,有能力、有意願去大手筆投資極度燒錢的足球呢?

也許正是因為武漢市國資委不希望外界對此事有過度的解讀,過高的期望,當日爆出武漢市國資委組織召開支持卓爾足球俱樂部協調會這一新聞的武漢本地自媒體,隨後紛紛將這些新聞刪除,從種種跡象來看,這個會很可能就是一個情況摸底會、意向徵求會,暫無實質性舉措。

其實,依我之見,武漢市政府為了支持卓爾足球俱樂部的長期發展,與其把目標投資人放在武漢市的這些市屬國資公司身上,倒不如拓寬眼界,幫助接洽和撮合那些總部位於武漢的實力央企,比如東風汽車,或者東風汽車旗下目前經營狀況優良、發展勢頭迅猛的東風本田,還有,陳東昇的泰康保險、雷軍的小米,這些湖北籍的企業家、武漢高校畢業的校友紛紛在武漢投資佈局,也可以成為目標對象。如果能促成這些企業對卓爾足球俱樂部投資,將是卓爾足球俱樂部、慷慨投資的實力企業、武漢市政府、廣大武漢球迷多方共贏的一件大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