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方法》:3點認知,3個操作,人人都能破解的幸福密碼


《幸福的方法》:3點認知,3個操作,人人都能破解的幸福密碼


《幸福的方法》是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幸福課。作者泰勒·本-沙哈爾教授告訴我們,幸福不是虛無縹緲的,幸福是可以通過學習獲得的一種技能。


愛因斯坦說:困境之中藏有機遇


疫情是當下最大的困境,我們該從這困境中獲得什麼機遇?我想,幸福應該是人人需要思考的課題。


《幸福的方法》:3點認知,3個操作,人人都能破解的幸福密碼


幸福在哪裡?


疫情下,有準備離婚的夫妻懷了二胎,也有昔日恩愛伴侶準備說分手。分分合合,都是想要獲得幸福。


亞里士多德說,幸福是生命本身的意圖和意義,是人類存在的目標和終點。


《幸福的方法》:3點認知,3個操作,人人都能破解的幸福密碼




幸福在哪裡呢?想要找到幸福,必須擁有3點認知:


認知一:幸福不在未來


《幸福的方法》:3點認知,3個操作,人人都能破解的幸福密碼


小時候,我以為考上大學就幸福了;上大學後,我以為工作賺錢就幸福了;工作後,想著與愛人長相廝守就幸福了;婚後,想著也許生孩子就幸福了;孩子出生以後,心想孩子上學就幸福了;孩子上學了,如果不用輔導作業就幸福了……


我們一路追逐,覺得幸福觸手可及,卻一直觸摸不到。


因為幸福根本就不在未來!


認知二:幸福不等於物質


《幸福的方法》:3點認知,3個操作,人人都能破解的幸福密碼


沒生孩子之前,我覺得幸福就是平平淡淡,歲月靜好。可是孩子的到來,讓我越來越焦慮,從奶粉尿不溼,到培訓班夏令營,這不是生了個孩子,簡直生了個吞錢獸呀!


有了孩子後,整日為金錢而奔波,有人身兼多職、有人嘗試創業。羨慕別人有大House,可以放鋼琴、練瑜伽。便給愛人施壓,讓自己焦慮,家裡的笑聲漸少,爭吵聲漸多。


有人掙來了大別墅,可是快樂是再也找不回來了,夫妻間的隔閡也越來越深。大別墅也沒有給我們想要的幸福生活。


認知三:幸福在當下


《幸福的方法》:3點認知,3個操作,人人都能破解的幸福密碼


非常佩服我們國人的智慧和樂觀。疫情下,去不了健身房、去不了公園跑步,但我們仍然想要運動,保持精力。有人把南瓜當啞鈴,有人把米袋當槓鈴,即使在方艙醫院,也有練瑜伽的可愛小姐姐,跳廣場舞的熱情大媽,這疫情,讓我們更加珍惜健康、家人、工作、美食。


我們家也不例外,最近運動成為Family Time的高光時刻,一家人想著法的做雙人瑜伽、親子瑜伽;甚至打牌的賭注都換成了俯臥撐。聽起來很幼稚對不對,可是我們仨都笑得跟傻子一樣!這個時光很快就消散一天的疲憊與無聊,讓我們覺得無比親密。


《幸福的方法》:3點認知,3個操作,人人都能破解的幸福密碼


我想那種感覺,就是幸福!


幸福有方法,3個操作,帶你破解幸福密碼


《幸福的方法》是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幸福課。作者泰勒·本-沙哈爾教授告訴我們,幸福不是虛無縹緲的,幸福是可以通過學習獲得的一種技能。


001學習也可以很幸福


《幸福的方法》:3點認知,3個操作,人人都能破解的幸福密碼


你是否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是啊,沒有辛勤的勞動,哪來豐收的喜悅?對農民如此,對學習也是如此。


可是,學習,一定是辛苦的嗎?


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提出“心流理論”。根據他的說法,心流指的是將個人精神力完全投入在某種活動上的感覺。個體完全沉浸其中。神奇的是,心流產生的同時會有高度的興奮及充實感。


根據“心流理論”,這種心流體驗本身就是最好的獎勵,也是最好的動機。


學習不再是“耕耘”,而是“享受”。


具體策略:設定適中的學習目標。

目標設定不要過高也不要過低。蘇聯心理學家維果茨基提出“最近發展區”的概念,簡單解釋,就是目標要跳一跳夠得著。指出教學應該走在發展的前面,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的發展。


002工作也可以很幸福


《幸福的方法》:3點認知,3個操作,人人都能破解的幸福密碼


工作中,我們常常看到三種人:


A工作就是為了賺錢,他常想,等自己有錢了,絕對不會做當下的工作;


B挺喜歡自己的工作,但是並不像兩年後仍在做這份工作,對未來有明確的規劃;


C覺得工作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很高興自己能做這個工作,當有人問他做什麼的時候,他會很自豪,在自我介紹的時候,也經常主動介紹職業。


實際上,同樣的工作在A的眼中是工作,在B的眼中是職業,而在C的眼中是事業。


愛默生說:對於不同的頭腦,同一個世界可以是地獄,也可以是天堂。


只有把一件事當做事業,投入其中,更多體驗心流,才會真正獲得滿足感和幸福感。


武漢剛封城的時候,一個60歲的阿姨,負責在重病區打掃衛生,家人怕他身體吃不消,勸她請假,但是她仍然堅持每天四點半起床,穿著兩層的防護服,認真打掃,她說:抗擊疫情,我能做的就是給醫生和病人一個乾淨整潔的環境。


她覺得她的工作會影響到病人和醫生的心情,會影響到疫情的抗擊。


即使在最平凡的崗位上,我們也可以找到自己的使命感。


具體策略:MPS法

(M:meaning,代表意義;P:pleasure,代表快樂;S:strengths,代表優勢)

這個方法很簡單,拿出一張紙,問自己三個問題:

問題1:什麼對我有意義?什麼給了我使命感?

問題2:我覺得快樂的事情是什麼?什麼能給我快樂?

問題3:我的優勢是什麼?我擅長做的又是什麼?


三者交集就是我們最理想的事業。


003人際關係影響幸福感


《幸福的方法》:3點認知,3個操作,人人都能破解的幸福密碼


哈佛大學曾做過一個關於成人發展的研究,耗時75年,75年裡,跟蹤了724人的一生,瞭解他們的工作、家庭生活、健康狀況等,最終得出結論:人際關係影響人們的幸福感。


那些日子過的最好的,都是主動與人交往的人。


具體策略:完形練習

就像做完形填空一樣,把下面不完整的句子填完整。

比如:愛意味著……

相愛代表……

要成為一個更好的朋友……

在愛情裡,如果要增加5%的幸福……

在友情裡,如果要增加5%的幸福……

我開始慢慢發現……


寫在最後


《幸福的方法》:3點認知,3個操作,人人都能破解的幸福密碼


一個世紀以前,馬克·吐溫回首自己的一生,寫下這樣一段話:時光荏苒,生命短暫,別將時間浪費在爭吵、道歉、傷心和責備上。用時間去愛吧,哪怕只有一瞬間,也不要辜負他。

把工作當事業,把學習當獎勵,把愛看成花朵。不帶情緒,專注當下,主動分享,工作、學習、生活本身就很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