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廢處置重視程度升級,行業短板待補齊,三主線掘金板塊丨牛熊眼

3月11日,生態環境部應急辦主任趙群英在發佈會上表示,全國醫療廢物在疫情前總的處置能力是4902.8噸/天,目前能力提高到6022噸/天,提高了23%。到3月9日,全國共收集醫療廢物3006噸,其中涉疫情醫療廢物468.9噸,當天全國集中處置醫療廢物3001.9噸涉疫醫療廢物都是當天全部收集轉運當天處置。從1月20日以來,全國累計處理醫療廢物14.2萬噸。

同時,趙群英表示,為補齊醫療廢物和危險廢物處理的短板,衛生健康委聯合生態環境部等十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醫療廢棄物綜合治理工作方案》。要求全國每個地級市在今年年底要建成規範的醫療垃圾處理廠,同時到2022年6月全國所有的縣級市要達到對所有的醫療廢物科學有效安全處理的能力。

除了積極的政策信號,醫廢行業也展示出良好的基本面。據華西證券相關研報中統計的最新數據,目前醫廢運營規模較大的上市公司包括潤邦股份、啟迪環境、東江環保和高能環境,上述公司合計的在運權益產能分別為2.7萬噸/年、1.53萬噸/年、1.76萬噸/年和0.49萬噸/年,此外江南水務控制的在運醫廢處置產能為1000噸/年。從能夠看到的公開盈利數據看,毛利率多集中在40-60%之間,淨利率有些可達30-40%,行業利潤率較高,盈利能力強。

華西證券表示,醫廢處置行業急需更新升級設備設施,行業藉助政策東風,定會迅速補齊短板再上新臺階,同時也存在重新洗牌的機會。對於運營能力弱、行業監管變嚴後無法達標、行業升級改造缺乏資金的處置商,都會成為整合吞併的對象,行業高度分散化的競爭格局有望迎來改變。行業當下孕育變革值得持續關注,受益公司包括產能較大的潤邦股份、啟迪環境、東江環保和高能環境。

興業證券認為,環保行業是以BOT/PPP等投建、運營為主要模式的行業,呈現資金密集的特徵。長期看,環保行業仍然是時代焦點,環保運營代表未來,將逐漸脫穎而出,與海外環保巨頭同樣獲得高估值。目前醫廢處置重視程度升級,建議關注瀚藍環境、偉明環保、東江環保等

新時代證券表示,十部委印發《醫療機構廢棄物綜合治理工作方案》,意味著醫廢處置行業再次迎來重大政策支持,醫廢處置行業迎來政策催化,一是建議投資者關注正在積極佈局醫廢處置的公司,受益標的有危廢東江環保、大固廢產業不斷推進的瀚藍環境;二是建議關注疫情期間環衛服務與環衛專業裝備需求不斷提升帶來的環衛行業投資機會,建議關注龍馬環衛和環境裝備龍頭盈峰環境;三是醫廢產業鏈環境處理,建議關注積極參與防疫工作且的高能環境。

医废处置重视程度升级,行业短板待补齐,三主线掘金板块丨牛熊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