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汉八刀”玉蝉,薄薄一片,禅意自现


蝉虽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却有着极为深刻的含义。古人认为“蝉脱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所以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蝉是品性高洁、清廉的代表,有“饱而不食者蝉也”之说。而古人对于蝉的喜爱和崇拜,也使得入诗入画,成为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在玉雕行业中,蝉更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当代“汉八刀”玉蝉,薄薄一片,禅意自现

▲新石器时期的玉蝉

玉蝉可谓是最古老的玉雕题材之一了,它的身影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后来随着玉雕文化的发展,玉蝉也被分类为冠蝉、含蝉和佩蝉三种。冠蝉主要作为饰物装点于帽上,含蝉则是专门置于死者口中的随葬品,佩蝉顾名思义是专门佩戴于身上用来祈福、辟邪之用的。如今,虽然玉蝉已不再根据用途分类,但它仍旧被视为吉祥的象征,且寓意也更加丰富。比如一些人将一枚玉蝉佩在腰间,名曰“腰缠(蝉)万贯”;或将玉蝉佩在胸前,名为“一鸣惊人”;若是将玉蝉赠与女性,则又有 “金枝玉叶”的寓意……

当代“汉八刀”玉蝉,薄薄一片,禅意自现

▲玉雕名家 作品《一鸣惊人》

玉蝉在文化中的丰富变化,同样影响到了它的外形。从红山文化没有蝉翼、造型抽象的玉蝉,到新石器时期开始出现有蝉翼的写实玉蝉,再到最负盛名的汉代“八刀蝉”,玉蝉的雕刻进行了各种延展和创新,因此也造就了无数各具特色的经典作品。如上图玉雕名家的这件玉蝉,就是现在我们在玉雕市场上最常见到的一种形制。外形圆润,细部写实味道加重,与古代的玉蝉相比更为逼真,翅膀不光有脉纹,还有无数的小圆点,好似透明的一般,腹部凸起,立体感极强。

当代“汉八刀”玉蝉,薄薄一片,禅意自现

▲玉雕名家 作品《玉蝉》

当然,玉蝉中最有特色的还是汉代的“汉八刀”蝉,其形制古朴、造型概括、抽象、简约,线条简练,粗犷有力,刀刀见锋,表面平滑光亮,边沿棱角锋利,翅尖几可刺手。虽是寥寥数刀,但神韵尽在。所以“汉八刀”玉蝉也成为了当代许多玉雕大师进行创新仿制的对象。如上图这件玉雕名家的玉蝉,就是以“汉八刀”为基础创作的,但同时玉雕师又在其蝉翼处做文章,运用曲水雕法和光影空间,将“薄如蝉翼”发挥到了极致。光影如幻,用光的透视捕捉“蝉”最纯粹状态,视觉空间上感受更加朦胧深邃的空灵之美,“蝉翼”即禅意。整件作品既为现代极简,又有高风古意,大有况味。

当代“汉八刀”玉蝉,薄薄一片,禅意自现

▲玉雕名家 作品《玉蝉》透光图

在玉雕名家,像玉蝉这样既有传统之韵,又有当代审美的作品并不少见。我们也在此诚邀热爱玉雕文化的你,关注玉雕名家头条号,了解玉雕文化,品味玉雕艺术,同我们一起畅游玉雕师刻刀之下的大千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