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危機警報再度拉響,新華聯尋求“15華聯債”展期

控股股東新華聯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華聯控股”)出現實質性違約後,新華聯(000620.SZ)的流動性壓力也在升級。

3月11日,新華聯公佈了“15華聯債”的回售結果,根據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深圳分公司提供的債券回售申報數據,“15華聯債”本次有效回售申報數量11,519,977張,回售金額約11.52億元(不含利息)。

資料顯示,“15華聯債”的發行規模為13億元,將在4月1日回售。

在公告回售結果後,新華聯同時表示將召開持有人會議,其中一個關鍵議案就是關於“15華聯債”本息兌付方案的議案。

議案中提到了全額兌付回售300萬元以下的投資者、其餘投資者按照回售金額的5%比例兌付本金、剩餘部分回售兌付日延期至9月30日,以及增加擔保等等。

尋求展期

新華聯方面表示,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響,公司旗下四大文旅景區、樂園以及大部分酒店、商場、售樓處在疫情期間均不同程度的暫停營業,嚴重影響了公司現金流入,導致全額兌付“15華聯債”回售本金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新華聯在議案中對於4月1日兌付的本次確認回售的“15華聯債”持有人部分本金,提出安排如下:

1、本次確認回售的全部個人投資者及確認回售金額在300萬元(含)以下的機構投資者本金全額兌付(同一證券賬戶多筆申報回售的合併計算回售金額)

2、除第1條之外的本次確認回售的投資者先行按照回售金額的5%比例兌付本金(同一證券賬戶多筆申報回售的合併計算回售金額)

3、全額兌付所有投資者本次計息週期的債券利息人民幣9750萬元(含稅)。

同時,為緩解公司償債壓力並降低違約風險,請求已確認回售但未全額兌付回售款的債券持有人同意將剩餘本金回售兌付日由2020年4月1日調整至2020年9月30日(節假日順延),未申報回售的債券持有人同意將本金兌付日由2022年4月1日調整為2020年9月30日(節假日順延)

同時,新華聯表示鑑於“15華聯債”的擔保人新華聯控股所發行的“15新華聯控MTN001”未按期兌付,其擔保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為保證投資者權益,

計劃增加公司間接持有的長沙銀行(601577.SH)的1.4億股股票作為對“15華聯債”的擔保措施,擔保期限自辦理完畢質押手續之日起至公司償還全部剩餘債券本金及利息止。

若按照3月11日收盤價計算,新華聯持有的1.4億股長沙銀行股票,當前市值為11.494億元。

“現在這個議案的安排是好於之前預期的,未兌付部分提供的長沙銀行擔保也是硬擔保。”3月12日,一位“15華聯債”機構持有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事實上之前市場上就有消息稱新華聯在勸退大額機構贖回,當時提交回售申請的時候還比較擔心,公司資金壓力確實存在。”該人士表示。

評級早已下調

此前在2月5日,東方金誠已將 “15華聯債”信用等級由AA+下調至AA,同時將新華聯文旅主體信用等級、“15華聯債”信用等級列入評級觀察名單。

“15華聯債”由新華聯控股擔保,東方金誠認為,擔保方新華聯控股盈利下滑且面臨較大債務集中兌付壓力。2019年前三季度,主要受地產業務板塊收入結算影響,新華聯控股利潤總額下滑52.34%。新華聯控股下屬財務公司同業拆借款逾期事項和與信託公司的訴訟事件雖已達成和解,但仍體現其存在一定流動性壓力。同時,新華聯控股近期面臨較大信託和債券集中兌付壓力,未來3個月內面臨到期或回售的債券金額高達30.10億元。

同時,上市公司新華聯的盈利能力下滑。2019年前三季度,受地產結算進度等因素影響,新華聯文旅利潤總額同比下滑52.80%。

Wind數據顯示,新華聯年內還有“17華聯03”即將在7月到期,該期債券當前餘額0.598億元。

新華聯控股已實質違約

3月6日,新華聯控股發行的“15新華聯控MTN001”宣告違約。

公告顯示,“截至兌付日終,公司未能按照約定籌措足額兌付資金,“15新華聯控MTN001”不能按期足額兌付本息,已構成實質性違約。”

“15新華聯控MTN001”於2015年3月5日發行,規模為10億元,債券期限為5年,票面利率6.98%。債券的到期兌付日期為2020年3月6日,應兌付本息金額10.698億元。

新華聯控股方面表示,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不可抗力因素影響,導致業務遭受重創,且其持續受到“降槓桿、民營企業融資難發債難”的影響,償付貸款和債券導致現金持續流出,流動資金極為緊張。

新華聯控股稱正在積極與本期中票持有人協調展期,並正通過多種途徑積極籌措資金,同時加快引入戰略投資者,緩解資金壓力,努力保障後續債務融資工具到期償付。

彼時,新華聯方面表示,上市公司與新華聯控股為不同主體,具有獨立完整的業務及自主經營能力,在業務、人員、資產、機構、財務等方面與控股股東相互獨立。新華聯控股本期中票未能按期兌付事項預計不會對上市公司生產經營產生直接影響。

從數據來看,新華聯控股的債券集中在3、4月份到期或回售,壓力較為集中。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據Wind梳理,2020年全年,新華聯控股還有“15新華聯控MTN001”、“17新華聯控MTN001”、“18新華聯控MTN00”等7只債券到期或回售,合計58.6億元,其中集中在3、4月份的共有35.1億元。

當前,新華聯控股旗下涉及礦產、石油、化工、新能源、投資與金融等多個產業板塊,涉及上市公司除了新華聯文旅還有新絲路文旅、東嶽集團、賽輪集團、北京銀行、宏達股份、皇城集團等。就在今年年初,新華聯控股還稱2019年集團營業收入首次突破千億元。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