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尔铁里:被铁娘子K·O的铁憨憨

写在前面的话——

前一段时间有则消息,英国皇家海军眼下随时能出勤的水面舰艇还剩5艘。

堂堂皇家海军堕落到如斯地步,德雷克、纳尔逊,坎宁安这样的名将若泉下有知,估计会天天去英国下议院财政委员会的老爷们家里显灵。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皇家海军也不是一夜崩塌的。"海军药丸"这种话英国人自己喊喊也就算了,真的信了这个邪的主儿往往下场都不太好,比如38年前的阿根廷。

几十年来,无数专家做过很多次兵棋推演,最终的结论都是只要英国敢把军舰开出港口,这场仗的悬念就不存在了。当年的英阿马岛战争是面镜子,直白地折射出老牌帝国和破落户败家子之间的实力鸿沟。

有人说,历史上不是没有以弱胜强,绝地逆转的战例,但前提是实力不够智力来凑。要是智商欠费还不充值,那就谁也救不了谁了。

所以在1982年大西洋冰冷海水的两端,面对铁娘子撒切尔,阿根廷总统加尔铁里只能是个被一招K·O的铁憨憨……


爆笑番外篇 | 加尔铁里:被铁娘子K·O的铁憨憨

莱奥波尔多·加尔铁里,阿根廷历任总统中的颜值担当,有名的美男子。17岁考入阿根廷国家军事学院后很快就成了校草,32岁那年成为工程学院里最年轻的教授,妥妥的网红学术小鲜肉,走到哪里都有小姑娘们的星星眼。

如果历史轨迹按照这个剧本走下去,加尔铁里的标签应该是"能上百家讲坛的肖战",或者"学术界的王一博",但身在20世纪的阿根廷,加尔铁里注定会不走寻常路。

上个世纪的阿根廷是个政变上瘾的国度,军政府层出不穷。可以说当年这个国家不是在政变就是在酝酿政变,国家局势乱得一匹。

身为军校教授,加尔铁里门下弟子众多,很多在军队里出任要职,这为加尔铁里后来从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75年加尔铁里离开军校,成为了阿根廷工兵部队的一哥,转过年来就在政变中初露锋芒,尝到了权利游戏的美妙滋味。

从中校到少将,再到陆军总司令,加尔铁里的晋升速度快到让人炫目——这其中有上司提拔,也有个人努力(如果上司不提拔,就自己当上司呗)。1976—1981,历经政变、上司跑路,再政变等一系列操作,加尔铁里终于坐到了总统的位子上。

真的坐到了这个位置上,加尔铁里才知道此前被自己无数次diss的政府到底有多难。偌大一个烂摊子摆在眼前,想动哪里都会爆雷。更要命的是,军中的子弟和同僚们看自己的眼神也有些飘忽不定,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戏码随时可能再度上演。

咋整?那就整呗!


爆笑番外篇 | 加尔铁里:被铁娘子K·O的铁憨憨

客观的说,加尔铁里上台没赶上好时候。

西方世界在上世纪70年代经历了两次经济危机,被石油问题掐脖子的各国纷纷陷入大萧条,而像阿根廷这样底子薄,严重依靠贷款过日子的国家更是雪上加霜。1979年阿根廷经济大滑坡,1980年出现跳水式负增长,到了1981年,那一年的经济指标已经不是跳水,而是直接跳崖了。

政府没钱,货币贬值,经济通胀,罢工事件此起彼伏。那些年阿根廷的当家人共同的特点是,拿刀子拿手,搞内政就犯晕,加尔铁里也不例外。时间一长,无能的大帽子是甩不掉了,眼看着新一季军事政变真人秀马上上线,首都和部分沿海城市甚至上演了预告片(1981年全年,阿根廷军政府共粉碎未遂图谋17起),加尔铁里觉得,必须要做些什么了。

当时能转移国内矛盾的唯一途径就是对外搞事情。恰好,离本土不远的马尔维纳斯群岛一直是阿根廷人心头的刺。

和英国开战,这是一个颇为头铁的决定,要说事先加尔铁里没嘀咕过那是瞎说。但时间到了1982年,按照此前军政府还政于民的约定,加尔铁里必须于当年辞去陆军总司令的职务,以退伍军人的身份参加两年后的大选。军权不再,加尔铁里需要优先考虑的不是能不能连任,而是能不能活到投票的那一天。

这样看来,加尔铁里似乎也没有什么别的选择了——一边是黯然下台,且大概率不得善终,一边是收复失地,成为上世纪最牛X的阿根廷总统,是个人都知道怎么选了。


爆笑番外篇 | 加尔铁里:被铁娘子K·O的铁憨憨

作为帅哥,加尔铁里一向没让人失望过(50多岁的时候,还有粉丝在总统府门前割腕自杀求关注),作为老师,他教出来的学生在专业上也很能打(马岛战争期间,阿根廷陆军唯一亮眼的战绩就是埋地雷,直到现在英国人都没挖干净)。

但发动对外战争,还是要看外交和打仗能力的。而在这两个方面,加尔铁里只有两点不行——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先来看外交这一趴。

真想开战,南美周边诸国的支持必不可少。这一方面加尔铁里拿了个高分,但然并卵——支持这种事分口头上和实际上两种,开打之后,邻国是要人给人,要枪给枪,还是吐沫粘家雀儿,只捧个人场,这里面的区别还是很大的。事实证明,74天的马岛战争中,南美各国就是个在后面鼓掌加油的角色,实际作用微乎其微。

憨憨的加尔铁里认为,美国大哥是支撑自己的。当年美国看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不顺眼,加尔铁里愿意当带那只出头鸟帮美国平事儿,加尔铁里出访美国的时候也受到了里根总统的热情招待。这让加尔铁里觉得,在即将到来的马岛战争中,美国肯定是站在自己这边的。

加尔铁里显然是对英美特殊国与国关系的理解出了问题。五岳剑派,同气连枝。同理,能欺负二流氓的只有大流氓本人。真要让底下的小弟觉得可以随便造反,这个世界不就乱了吗?至于出访美国得到的暗示和默许,呵呵,人生如戏,全凭演技,你难道不知道这位美国总统当年是混好莱坞的吗?

所以当战争爆发后,美国给英国远征军提供了前出基地、燃油弹药补给、情报共享等一系列VIP服务,并伙同法国联邦德国等国家对阿根廷实施禁运。到了这个时候,加尔铁里才意识到,山姆大叔这个老头子,原来真的坏滴很!


爆笑番外篇 | 加尔铁里:被铁娘子K·O的铁憨憨

再有就是英国对马岛的态度问题。

其实对于这个远离本土13000公里的小岛,英国政府的心态一直很佛系——二战后那么多殖民地都丢了,现在也不差这一个半个的。

英阿两国政府关于马岛(英国人称之为福克兰群岛)的地位问题曾经进行过长达20年的谈判。在谈判过程中,英国人的态度其实还算不错——石油是你的,渔业资源我也不和你抢,岛上公民的国籍问题可以谈,甚至在70年代末,英国已经很认真地起草了马岛驻军撤兵的时间表。总之英国方面的态度就是"渐进式退出",彼此留个面子,日后江湖上也好相见。

但当时阿根廷的态度就三个字:马上滚!

这就有些给脸不要脸了。虽说英国在二战后一直处于人穷志短,马瘦毛长的窘迫境地,但也不是随便什么阿猫阿狗都能欺负的。

头铁的加尔铁里希望收复马岛维持政权的稳定,巧了,比他头更铁的撒切尔也是这么想的。

上世纪70年代末的英国同样风雨飘扬,刚刚上台的保守党政府要面临前任工党班子挖下的巨坑——经济滞胀,罢工频繁,现有政治结构有崩溃的风险。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上台后力推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想要稳住国内的局面,外部环境就坚决不能出乱子。

所以面对阿根廷的挑衅和步步紧逼,铁娘子唯一的选择就是怼回去——你个铁憨憨,看看你和老娘之间到底谁的头更铁!

阿根廷人挑起的马岛战争也激发了英国人的大国豪情:我们不是想恢复日不落帝国的荣光,只是,老虎不发威,你真当老子是HELLO KTV啊?!


爆笑番外篇 | 加尔铁里:被铁娘子K·O的铁憨憨

再来说说打仗的事儿。

原本可以和平解决的问题,闹到最后非要兵戎相见。固然其中有加尔铁里等不了的原因,但对"兵者,国之大事",阿根廷人的备战显然也跟闹着玩似的。

如果爱,认真爱,如果打,好好打。加尔铁里对英国政府是否会出兵想得过于简单,至于万一英国出兵该怎么打,更是压根儿就怎么考虑过。

几万大军登陆马岛,其中多数是参军三四个月的新兵;上岛后根本没戒严,电磁屏蔽,通讯管制这种事儿想到没想过(最早的马岛陷落消息就是岛上居民用民用无线电发送出去的);本土与马岛之间的交通补给从来就不是作战计划中的重点,机场不扩建,航渡不护航,有多少粮打多久的仗;英国人一宣布200海里禁航区,海军就撤了,但就是这样还被人追着屁股打沉了一艘巡洋舰,俘虏了一艘潜艇,从此避战保船再不出港;空军算是战争期间的仅有的亮点——一度炸到皇家海军怀疑人生,但军火完全依赖外购,总不能让没导弹的飞行员们都当神风敢死队吧?

当时的加尔铁里在忙什么?登岛检阅部队,回首都感受民众庆祝游行,13个反对党联名上书表态无条件支持政府,民众支持率掉头向上,直逼天际,举国上下陷入无厘头的狂欢当中。总之,他想要的一切都得到了。

唯一被他忽略的就是,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上空那个空灵的声音——

请注意,敌军还有30秒抵达战场……


爆笑番外篇 | 加尔铁里:被铁娘子K·O的铁憨憨

为了夺回马岛,英国算是下了血本。上世纪80年代初的英国海军已经彻底褪去当年纵横七海的豪气,安心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旗下,担负起区域性专业型海军的角色。但这并不意味着曾经的全球第一海军完全垮掉,有些底子还是在的。

首先就是出勤能力,虽然剩下的船不多,但妥善率远比现在英国海军的德行强。再有就是强悍的海上动员能力,从一战时期开始英国就对平战结合,军民两用格外上心,一旦开打,很多民船都可以第一时间为战争服务。从不同的港口甚至是不同的海域出发,途中集结,半路演练,44艘战舰+73艘商船组成了二战后英国最大规模的海上力量,一路杀气腾腾地奔着马岛而去。

最后就是技术上的碾压。马岛战争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一场计算机战争,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英国海军,把有限的技能点都用在了刀刃上。

其实这种局面下,加尔铁里还是有机会让撒切尔吃瘪的——敌进我退,敌疲我扰,敌退我进(嗯,这一条还是算了吧,超纲了)。如果加尔铁里可以采用更灵活的战术,劳师远征的英国海军恐怕很难全身而退。

饶是如此,英国在马岛战争中也一度打到惊心动魄。远征马岛是二战后英国海军能力的一次极限挑战——前,肯定不算是不见古人,但后,多半是不见来者。

砍国防预算砍上瘾的政府没想到,马岛出事的时候堂堂大英帝国连一架固定翼舰载机都没有,整个特混舰队就靠20多家海鹞垂直起降战斗机撑门面;两艘轻型航母倾巢出动,但凡被打沉一艘,舰队司令就要架上军事法庭(当年的舰队司令伍德沃德在回忆录里自己说的);实力不够,肉盾来凑,因为防空能力不足,英国特混舰队不得不重拾二战时期"雷达哨舰"这样的老战术,用宝贵的导弹驱逐舰在关键方向挡空袭,结果就是成就了阿根廷空军的勇名,顺带帮法国的飞鱼导弹打了广告。

至于指挥、情报和战术预警,英国人更是寒酸得不得了。堂堂大英帝国竟然派不出一个能压得住场子的名将,一帮上将和元帅全都七老八十,真到南大西洋的海上走一遭,回来估计就装盒里了。这也促成了49岁的萌新少将伍德沃德一战成名;没有美国法国联邦德国荷兰一众兄弟的帮忙,远征军沿途补给点没着落,空袭出发地难落实,阿根廷军队从哪儿来到哪儿去都很难搞清楚;至于舰队的预警问题,基本上都是靠智利友情赞助。

因为和阿根廷素有旧怨,智利成了马岛战争期间南美唯一力挺英国的国家。战争期间,智利军方西海岸的雷达基地成了英国舰队最倚重的千里眼顺风耳。马岛战争的"D日",也就是大规模登陆的那一天,英国两栖部队遭遇了开战后最大的战损——那一天智利人例行检修,雷达站关机……

但就是这样,阿根廷还是输了。


爆笑番外篇 | 加尔铁里:被铁娘子K·O的铁憨憨

从根儿上讲,加尔铁里就是在搞投机。他赌的就是英国人不会出兵,铁娘子只能打碎了牙齿往肚子里咽。但一个从没打过仗的工兵司令,带着一百年没正经打过国战的军队,打出了一场搞笑的战争。甚至到了战争后期,马上就要兵败如山倒的时候,加尔铁里还在嘟囔"英国人怎么可能出兵呢"。这样的仗要是不输就真的是天亡英国了。

此外,加尔铁里的头再铁也是个憨憨——真想和英国佬打一架,最起码也要举国之力众志成城再动手吧?身为一个独裁政府的扛把子,很少有人知道他其实不能完全说了算。

加尔铁里是阿根廷军政府的总统,但也只是执政"九人团"中的一份子。海军和空军的事情各有各的老大管着,此外加尔铁里在陆军内部也不是一言堂,令出多门,人事关系复杂从来都打败仗的原因之一。

马岛战争以米字旗重新在岛上升起作结,但加尔铁里的故事并未就此完结。战败的加尔铁里迅速被国内民意反噬,前脚签完停战协定,后脚就卸任下台。转过年来,新政府以"战争中指挥失误"的名义判了他12年有期徒刑,直到1991年才被特赦。

晚年的加尔铁里还遭遇了第二轮的牢狱之灾,因为在位期间绑架杀害左翼进步人士,2002年,76岁的他再次被捕,次年因慢性胰腺癌引发心脏和呼吸问题死在医院里。

加尔铁里死后十年,当年的老对手撒切尔夫人也因中风离世。铁憨憨和铁娘子终于能在泉下相会了。


爆笑番外篇 | 加尔铁里:被铁娘子K·O的铁憨憨

"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想先听哪个?"

奈何桥边(别问为啥是这里),老头老太太相逢一视泯恩仇。

"先听好的吧。"加尔铁里说。

"好消息就是,皇家海军继续一天天烂下去,水面上挂英国旗的军舰快绝种了。"

"真好,真好!那坏消息呢?"

"你们家的小子更烂,还是打不过我们。"

……

2018年,因为没钱,阿根廷军方宣布封存所有剩余的喷气式战机。两年来,阿根廷的领空大踏步退回到螺旋桨时代,阿根廷成为世界上唯二保持古典空军范儿的国家(另一个是菲律宾)。

如果加尔铁里能事先知道结局,恐怕他不会投笔从戎,去染政变那一滩浑水。当个颜值在线的教授不好吗?跨界出道这种事,可以安排啊……


爆笑番外篇 | 加尔铁里:被铁娘子K·O的铁憨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