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頭崖的蟹家族們(上)

萊州虎頭崖鎮海域,是萊州西部居民趕海弄潮的好地方。只要記住潮汐的諺語,趁著退潮來到海邊,不消半天功夫,一定會簍筐滿滿,踏上回家之路,歡歌笑語灑滿歸途。

在虎頭崖鎮盛產的海產中,較為出名的就是青鱗魚和蟹子。青鱗魚,我將後面單獨寫上一篇《麥秸草火焰香氣中的青鱗魚》,今天主要想寫一下虎頭崖鎮的蟹子家族們。

1. 沙蟹:

虎頭崖的蟹家族們(上)

沙蟹,主要活躍在沙灘上,學名叫“蟛蜞”。《記海錯》一書對沙蟹有著生動的描繪。書中寫道,沙灘上洞穴不少,洞穴邊上有一小蟹,“跂腳昂首,側身遙睇,見人欻入”(翹著腳,抬著頭,側著身子,遙望遠處,見人就迅速鑽入穴內)。短短十二個字,將沙蟹的動作神態描述地淋漓盡致。這種蟹子在當地人看來,往往不能食用。近幾年,中央電視臺《舌尖上的中國》欄目中有著製作沙蟹醬的記載。

2. 石蟹:

虎頭崖的蟹家族們(上)

石蟹比沙蟹略大,因常棲身於石頭下面而得名。土話也叫“屎蟹子”。趕海的孩子們因沒有耐心挖蛤蜊,他們最願意掀開石頭,捕捉小蟹子。在青島的海邊,也曾經看到大人帶著孩子,將雞腸子綁在小竹竿上,同時綁上一塊魚網。插入岸邊石縫內,蟹子來吃雞腸子時,會被網纏住而被捕住。這種蟹子也基本沒有什麼食用價值,只是在遊覽景區見過油炸的石蟹子串。

3. 桃核蟹子:

虎頭崖的蟹家族們(上)

桃核蟹子,其外殼酷似桃核,有些地方也叫“蠛子”。桃核蟹子往往順著水流而行,你只要沿著水流,逆流而行,一定會遇到。桃核蟹子見人只會高舉雙甲,但絲毫沒有攻擊性,所以又有“老實人”之名稱。抓來的蟹子,扔進家裡的鹹菜缸,不消兩天就可以撈出來食用。水煮過的桃核蟹子也能吃,只是皮多肉少,只是“咋摸”個滋味而已。

4. 花蓋蟹子:

虎頭崖的蟹家族們(上)

花蓋蟹子蓋上佈滿花紋,當地人描述孩子臉上埋汰,會用“花蓋蟹子”予以比擬。這種蟹子往往出現在水灣裡,它行動敏捷,見人就會迅速地遁入沙子裡面。花蓋蟹子攻擊性較強,夾人較疼。抓它的時候,需要捏住前面兩個蟹鉗,然後迅速地扔入框簍內。這種蟹子的吃法和桃核蟹子類似,但是比桃核蟹子肉多一些。

5. 關公蟹子:

虎頭崖的蟹家族們(上)

關公蟹子淺灘上很少見,往往是打魚或者蟹子時,網上被捎帶捕捉的。蟹子有多種顏色,有黑色的,紫色的和褐色的。這種蟹子往往是不能食用的。關公臉蟹子殼上,如橫眉立目的關公臉譜,可謂怪異。

(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