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懷集縣城中心2公里,懷集這個村是古縣城的所在地

龍灣村

位於懷集縣城東郊,

距縣城中心2公里,

轄區面積2.5平方公里。

龍灣村雖然是彈丸之地,

但無論是昔往還是今時,它都是一片熱土。

龍灣既是古縣城的所在地,

也是過去幾十年懷集經濟大動脈區塊,

又是今天時代新城的靚麗一隅。

距怀集县城中心2公里,怀集这个村是古县城的所在地

《懷集縣誌》有載:

“懷集原屬賀州,今城東古縣營疑即其遺址”。

懷集古縣城遺址

位於懷城鎮龍灣村黃屋村背面,

張屋村西側,面臨綏江河北面的小平原上,

總面積約18000平方米。

1980年,當地農民挖地基時發現大量遺存的瓦片和陶瓷片,1983年文物普查時採集到有唐、宋年代陶瓷片。

遺址東約1公里處是“古縣坑口”(沿稱地名),綏江河從旁流過,兩岸山峰對峙且各有各建一塔,北塔西10米有一座石橋(龍灣石拱橋)橫跨綏江一支流上,橋東還有一座洊水廟。1958年兩塔一廟均拆廢。

20世紀70年代,在古縣城遺址一角建有懷集縣第三船隊工作用房,坐北向南,面闊三開間,清水脊,磚木、鋼筋混凝土樑架結構。

總面闊26.6米,總進深27.65米,佔地面積735.49平方米。現尚存部分建築物,內堆放有舊船隻和其他雜物。由於進行水利、水電建設,各支流上下游修築山塘、水庫和攔河築壩,水位下降,至20世紀80年末期綏江河段斷航,船隊也隨之解散。

距怀集县城中心2公里,怀集这个村是古县城的所在地

古縣城遺址

東面有一座古橋,名曰

“龍灣古縣橋”,又曰“雙文昌橋”。

其建於明代,為東西走向,兩橋墩三段橋面,中間節略高,兩邊均有三級臺階。橋總長15.6米,面寬1.4 米,高5.6米。

橋面是用三條花崗岩石條鋪設而成,為三角形分水式橋墩,東面橋墩用青石修築過,西面橋墩是花崗岩石徹成的。

古橋下的河流名曰“古縣坑河”,由北向南注入綏江河。

悠悠綏江水從龍灣村前由西往東流逝,龍灣舊圩綏江北岸在清朝年間就設有碼頭,該碼頭是懷集縣現存較早的古碼頭之一,遺址曾於2005年重修。

碼頭梯級南北走向,是用1-2米長短不等,寬19釐米,厚14.5釐米的花崗岩石砌成,按河堤坡度緩緩階梯狀鋪砌,現存共26級。

距怀集县城中心2公里,怀集这个村是古县城的所在地

舊時,

龍灣村有賽龍舟

的習俗,每年端午期間都會

在綏江河段賽龍舟。坊間流傳

有一個“九龍傳說”的神話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龍灣村有一條龍舟很是神奇,每次龍舟比賽,這條龍舟必定拿第一名。有一年,賽龍舟的對手在這龍船上做了手腳,試圖阻止其再度奪魁。對手在龍船的四周都釘上了貼片,像龍的鱗片一樣。

但結果出乎對手的意料,這條龍舟不但獲得了比賽第一名,而且比往年的速度更快,真是匪夷所思。

有一天,這支龍舟隊在綏江河上訓練,剛好遇到一個孕婦在岸邊洗菜,龍舟靠岸時,頭部剛好碰到了孕婦菜藍裡的青菜,那孕婦馬上怒斥道:“你看,你偷吃了我的青菜。”話一說完,這條龍舟馬上沉沒了。

龍舟上的鼓手,抱著鼓,漂上了岸,剛上岸,就被老虎捉走了,此地後人稱為“老虎園”。而當時另外9位划船手被河水衝進了綏江邊上的一個石洞,從此這個地方被當地人稱為“九龍埇”。

九龍埇位於

龍灣舊碼頭東側不遠處,

綏江岸邊有一塊約10米平方的大石塊,

下面有一口深凹的大石洞,

河水流到此後便螺旋狀往洞裡鑽流,

發出美妙的聲音,

堪稱奇景,人們稱之為“魚笛”。

夜間,常有村民坐在岸邊靜聽魚笛發出的美妙聲響。這個地方也是懷集舊“八景”之一,教諭李瀚曾賦詩龍灣魚笛曰:“龍灣聞說有龍藏,一水波澄鏡面光。向晚數聲煙外笛,可能榮辱到漁郎。”

龍灣魚笛這一美景至今仍被村民津津樂道,龍灣村委會門前懸掛對聯書曰:“龍騰虎躍奔小康,灣中魚笛家家樂。”

距怀集县城中心2公里,怀集这个村是古县城的所在地

省道S349穿過龍灣村,

從縣城至龍灣村尾段約3公里,

該路段為工業大道。20世紀60年代,

龍灣村區塊已被定為縣城工業區之一,

承載了五、六十載懷集工業發展的使命。

1957年建鐵廠,1958年建化工廠、1965年建合成化工廠和蓄電池廠,1969年建造紙廠,1975年建氮肥廠,1978年建水泥廠,1982年增建龍灣水泥廠,1985年建林化廠。

蓄電池廠生產適用各種汽車、拖拉機、船舶、摩托車等的蓄電池產品暢銷國內,同時銷往香港、新加坡、印度尼西亞、尼泊爾等國家和地區;化工廠生產的英國藥典、美國藥典等規格的藥用樟腦,遠銷歐、美、日本和東南亞地區,1982年,所產樟腦榮獲國家化工部“優質獎”;1985年,氮肥廠職工人數接近500人,林化廠產品銷售收入達540多萬元。2000年,引進了更大型的大中型企業,將龍灣擴建成為了年產值3億元的工業經濟園,落戶企業有縣林產化工有限公司、縣水泥製品有限公司、亞星建材公司等9家企業。

時光流轉,歲月更迭,華章日新。

近年來,懷集縣城的工業園區已經轉移到了綏江河畔南岸,龍灣區塊大多數企業要麼由於產能落後被淘汰,要麼隨供給側改革大潮而相繼關停,如今只剩下一家林產化工廠,其餘廠區已經變成了高樓林立的商住小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