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業績承壓忙搶收:有公司售樓處開放率達85%

進入三月以來,各大房企線上線下齊發力,搶收業績。

日前,《中國經營報》記者在採訪禹洲地產、旭輝集團、上海萬科、佳源集團和三盛集團中瞭解到,各家企業均在各地的防疫要求下,開放售樓處,陸續開展工程建設。

以旭輝集團為例,截至3月2日,在全國近200個項目中,在除湖北省外的全國各地售樓處已開放169個,整體開放率近85%。截至2月底,有近120個項目工地已復工或已取得復工批覆。

行業復工加快之餘,一些企業的不少項目也迎來了交房倒計時。由於春節期間建築工期被拉長、工人流動受限和原材料不足,江蘇、浙江、湖南和安徽等地多個樓盤發佈公告,推遲樓盤的交付時間。

樓盤開門迎客保業績

受各地延期復工政策的影響,春節前後,房企經歷了一段線上營銷、“雲辦公”的日子,直到近期才逐漸恢復正常。

旭輝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在各地的項目售樓處,在充分做好防護措施的基礎上,逐步開放。統計數據顯示,旭輝集團在全國佈局項目近200個。目前,位於東北、廣州、長沙、鄭州、南寧、福建、成都、皖贛、深圳、西北地區的項目售樓處全部開放。已開放的售樓處覆蓋全國22個省份,尚未開放的售樓處也正在遵循當地有關政策,穩妥有序地推進。

而禹洲地產方面提供的資料顯示,目前,除了武漢市場之外,集團的線下售樓處均已復工。

為了達到政府防疫要求,禹洲地產向各個項目營銷中心制定了售樓處開放接待復工的建議書,比如分時段預約客戶,錯峰對接客戶工作,在現場充分做好功能區分割,減少人員聚集情況。同時,營銷中心配備體溫檢測儀,凡是進入營銷中心需先測體溫,體溫異常者婉拒進入。

在建築工程方面,日前,按照各省市自治區住建部門出臺的要求房企順延復工日期的通知,北京、上海、重慶、遼寧、山東、湖南等地所有建築工地開復工時間不得早於2月9日,個別城市房地產等建設工程的復工時間更遲,合肥市房地產等建設工程的復工時間為3月9日。

旭輝集團在各地的工程項目正按照政府復工前置要求,陸續準備開展工程建設。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2月底,已有近120個項目工地已復工或已取得復工批覆,後續隨著工人持續返工及各地政府促進復工有效措施推進,復工進程有望進一步加快。公司在各區域推出適配當地情況的彈性政策,要求在保障業績的同時,關注回款。

截至2019年中期,禹洲地產的土地儲備的總可供銷售建築面積約1918萬平方米,總可售貨值超過3400億元,其中80.1%位於長三角、大灣區和京津冀等區域的一線或是二線省會城市。禹州地產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月29日,集團通過復工審批且已復工的工地佔總數約50%。

在海西、環北京、山東、長三角、成渝和大灣區等區域20多個城市深耕佈局的三盛地產並未統計詳細的復產復工數據。該公司品牌管理部負責人說:“公司在除湖北外的其他城市,正在根據地方政府的要求有序恢復施工,以安全第一為前提,全力加快運營開發進度。”

採訪中,江蘇海門市一家房企的內部人士也告訴記者,公司一處樓盤的工地從過年前停工,到現在還在提交材料,向主管部門申請儘快復工。不過,其全力以赴追趕工期,採取各種措施加快施工進度的原因是,儘量在合同約定日期之前順利進行項目交付。

據全聯房地產商會的調研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企業須交付的項目佔全年交付項目總數的30%~50%。保利地產此前發佈的公告顯示,僅在長沙,就有四個項目難以按照《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的交付時間交付。

在優淘城總裁薛建雄的印象中,樓盤延期交付的情況並不常見,一部分是受不可抗力的影響,還有一部分是由於開發商倒閉,所以購房者一旦收到延期交房的通知都會比較緊張。現在來看,房地產開發公司完成清算後還是有交房的可能,就算清算過後經濟能力不足以支撐樓盤建設完畢,也會由國家接手項目完成交付。

多地2月現“零成交”

對於房地產行業來說,即使項目公司正常運轉,原材料供應商受到當地疫情影響不能正常供應,務工人員無法返工,工地也運作不起來。因此,計劃於今年交付的樓盤順延交付日期也是房地產企業的無奈之舉。

2月21日,南京市江北新區綠地海悅的開發商南京峰霄置業有限公司就對項目延遲交付的問題發出一份告知函,並向業主表達歉意:“根據疫情現狀,短時間內國家及政府持續加強復工復業監督和管控,項目原合同約定交付時間可能將會延遲,具體將以《交付通知書》時間為準,公司正積極準備復工,儘可能縮短延遲交付的時間。”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南京市原計劃於今年交付的樓盤共有131處。隨著綠地海悅宣佈推遲交付後,“金地中心菁華”“桃園世紀”“仁恆大吉鳳凰山居”等多處樓盤也陸續宣佈推遲交付日期或延遲辦理不動產權證。

合肥華潤萬橡府方面表示,由於務工人員無法準時返回施工現場,且返回後還需根據相關規定隔離觀察,項目復工計劃被迫推遲。截至目前,疫情還未得到全面控制,正式復工時間仍可能會根據疫情形勢及政府相關管理要求調整。因此項目原定於2020年9月30日的交付時間,公司可能無法履行,具體交付時間將另行通知。

杭州一家樓盤的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公司有一批公寓房源原本就定在今年3月份集中進行交付,但房子建造完,公司也已經復工,卻正好趕上了疫情。“即便公司想按照合同進行組織交付,街道辦事人員也不會允許。”

值得注意的是,在樓盤延期交付的過程中,房企是否構成交付合同中的“延期違約”問題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上海錦天城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李鵬飛告訴記者,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屬於不可抗力。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是突發性的公共衛生事件,無有效藥物或治療方法且不能準確斷定疫情的發展及結束時間,屬不可預見、克服和避免的事件。因此,由疫情管控原因造成的交付延順的違約糾紛符合“不可抗力”因素的影響,應當部分或全部免除開發商的違約責任。

同時,在浙江省建設廳編寫的《住房城鄉建設行業企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關法律風險應對指引》指出,如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的房屋交付、辦理房屋交易手續和不動產登記時間或者認購協議約定的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時間等時間節點在疫情防控期間,房地產開發企業因執行政府採取的疫情防控措施延遲復工,導致房屋不能按期交付、房屋交易手續和不動產登記不能按期辦理或者合同不能按期簽訂,房地產開發企業可以以不可抗力為由,主張將相關時間順延至企業復工後的合理時間,並免除相應期間不能履約的責任。

根據克而瑞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2月份,全國27個重點城市新增供應面積85萬平方米,環比大幅下降92%,同比下降85%。據CRIC監測,半數房企於2月17日才開始集中復工,也導致整體供應呈現出斷崖式下跌。成交量方面,整體成交240萬平方米,環比降幅高達83%,同比仍跌77%。其中,一線城市總成交僅為29萬平方米,環比下跌82%,同比下降73%,北、上、廣、深四城均同環比齊跌,且多數跌幅都在50%以上。二三線城市總成交211萬平方米,同環比分別下降了78%和84%。尤其在疫情“重災區”,寧波、重慶、武漢,人們的重心均在“抗疫”,購房意願寥寥,加之售樓處開放情況不佳,2月均為零成交。

億瀚智庫研究總監於小雨認為,房企亟須做好現金流規劃,在現金流流入方面,抓住融資機會,多與金融機構做些勾兌,除了拿地開發建設,也要保留一定量的貨幣資金來應對銷售回款慢的局面。在現金流流出方面,其表示,房企需要以疫情發展最差的角度來評判,根據自身實際能力來獲取土地資源。

房企业绩承压忙抢收:有公司售楼处开放率达85%
  • 武漢樓市自救

  • 房企打響現金流“保衛戰”

  • 建築工地翹首盼復工 健康證、交通封鎖仍成“攔路虎”

  • 直擊315 | 315維權線索通緝令 向無良商家和企業宣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