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收官被指“爛尾”,編劇和總導演徐兵發文感謝觀眾寬容

70集開年大劇《新世界》20日晚在爭議中迎來大結局,該劇開播之初,曾因系2014年國劇豆瓣評分第一名的《紅色》編劇徐兵新作、且由孫紅雷等一眾演技派演繹而備受關注,可惜最終因劇情拖沓、過於強調“腔調”等諸多問題,令許多熱切追劇的觀眾失望而歸,豆瓣評分也從開局8.2跌至收官的5.9。20日晚,徐兵本人發表長文闡述了自己通過《新世界》想表達的初衷,反思創作與觀眾發生隔閡的原因,並感謝觀眾寬容。

《新世界》收官被指“爛尾”,編劇和總導演徐兵發文感謝觀眾寬容

徐兵

《新世界》描繪了新舊交替下北平城的眾生相,背後是“新世界”下每個小人物的自我博弈,張揚著“新世界”所代表的信仰力量。編劇及導演徐兵之前在接受採訪時曾提到,這部劇的格局比《紅色》更加宏大,暗藏著很多力量,很有厚度。都知道要變天了,但天怎麼變誰也不清楚,面對巨大的變化,有些人是漠然的,有些人是恐懼的,有些人是煩躁的,有些人是充滿希望的。

徐天是一腔孤勇的熱血青年,不為世俗折腰,對於舊世界的規則有諸多不忿,所以他最容易被新世界感化,他願意為新世界赴湯蹈火;金海是舊世界的體面人,他在黑白兩道遊刃有餘,手上沾著血,但是他看得清歷史趨勢,有對情義的追求,因此他對新世界會有識時務的選擇;鐵林是舊世界的混子,長期在官場的壓抑與不作為,讓他趁亂世出頭後最易矇蔽心智,是舊社會影響下盲目反對改變的少數派,他好不容易等到升官發財、揚眉吐氣的一刻,他不願放棄過去……隨著劇情逐漸接近尾聲,劇中每個人物的命運也一一塵埃落定,他們不同的個性、抉擇、命運,在時代之問下的選擇孰是孰非,都自有定論。

《新世界》收官被指“爛尾”,編劇和總導演徐兵發文感謝觀眾寬容

在徐兵的構想下,《新世界》是非常有詩意和內在戲劇張力巨大的作品。必須承認的是,它剛開播的前幾集情節也曾比較抓人,劇情線索不斷,特別是人物色彩鮮明,時代感逼真;演員方面,孫紅雷、張魯一、尹昉、周冬雨,以及陸續出場的萬茜、李純等,都滿足了導演和編劇這種風格化追求。可惜,重人物輕情節,散漫的節奏,通過大量刻畫細節和群像來謀篇佈局,逐漸消耗了觀眾的耐心。全劇給人的感覺是導演過於在意每一個人物,寫得細緻瑣碎,沉浸在自己的敘事節奏和審美風格里,雖然塑造了一批豐滿鮮活的人物,卻沒有把故事講得圓滿流暢。

《新世界》收官被指“爛尾”,編劇和總導演徐兵發文感謝觀眾寬容

對於這樣的市場反應,徐兵在《新世界》收官之際照單全收。他坦承因為題材背景,“這戲是給舊世界扎針兒的,可能針扎得有點慢,大家不太爽……是我的錯,就算扎針也要一針到底,緩緩扎入確實極不舒適”。但他更加強調,創作《新世界》的初衷,並非按照行業通行的“品行”,為“基本面”觀眾製造“安慰劑”。他說自己知道觀眾在期待《紅色》續集那樣的作品,“《紅色》這樣的戲做了,以後可能也會再做,但做《新世界》起初就沒想要安慰誰”。

徐兵說,他原本想在“緩扎”的過程裡讓看客回憶起普通人都具備也還沒放棄的品行:即使是一己之力,拼一拼,說不定就能世界大同。但“戲劇讓人清醒,容易招來憤怒,這種憤怒本身是害怕深究憤怒的原因。戲劇讓人沉迷,人便急需下一個沉迷,週而復始,行業目標清晰”。最後,徐兵豁達表示,他既理解觀眾,也理解自己。理解觀眾,就要道歉並感謝寬容,“下回爭取集體爽歪歪”;理解自己,就是慢下來想一想人生苦短,但歲月悠長,生活從來沒那麼快,但肯定比戲劇更慢,每個人都過得不容易,只有正視才能沉靜下來,汰舊呈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