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水都比油貴了,為何國內油價還不跌?

戳右邊點關注,茶餘飯後,帶您足不出戶觀世界!

近日,沙特發動石油戰爭,大幅降低油價,石油這個液體黃金現在比水還便宜了,為何目前國內的油價並沒有下跌?

當前,水都比油貴了,為何國內油價還不跌?

2008年原油期貨價146美元一桶,當時汽油價格6.3元/升。2020年3月9日,原油期貨價29美元一桶,汽油價格還是6.3元/升。

為何國內油價多數情況下,只跟漲不跟跌?為何國內油價這麼貴?先來看國內的油價構成,以92號汽油為例:

當前,水都比油貴了,為何國內油價還不跌?

一句話:我們的成品油裡,稅費佔了4成多。那麼不含稅的價格好像也比原油價格貴很多啊,以現在6.3來計算,一升的價格也要3塊多,一桶成品油的價格也要500多,比原有還要貴出300多,這裡面的帳也要算一下:去掉稅費的價格,我國的油價主要包含:原油成本、煉化成本、運輸成本。

當前,水都比油貴了,為何國內油價還不跌?

原油成本

1、國外進口原油。中國是最大的石油進口國,作為世界製造工廠和最大內需市場,工業和民用需求量巨大。進口來源主要是中東和俄羅斯。這一塊成本是跟隨國際油價起伏的,當然有人會說中俄石油協議油價較高,這其實是一種保障石油供應的戰略綁定。

2、國內石油開採。國內的石油資源主要是重油,不像中東的輕質油,開採成本很高,但是既然石油作為戰略儲備就不能受制於人,肯定要勘探開採自己的資源。開採這部分就是中石油在幹,當然是虧錢的。不過,中石油還壟斷原油買賣,這是賺大錢的。

煉化成本

煉化主要是中石化,中東的輕質油很好,但是俄羅斯的原油,特別是中國開採的重油煉化成本較高。

運輸成本

中東原油運入中國主要是通過霍爾木茲海峽途經馬六甲,這是中國石油的一條生命線之一,保衛這條運輸線的成本可能也會計入油價裡。

基於以上的分析,我們基本可以看出國內石油價格為何這麼貴,主要就是兩點:

1、主要是稅費很高,佔了四成。

2、國內開採、煉化成本居高不下,為了保證能夠石油自給,其實是國民在用高油價補貼兩桶油開採國內石油資源。

而且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還有一個特殊政策,平時國內油價和國際油價聯動掛鉤,但是當國際油價低於40美金的時候,就會啟動下限保護,國內零售油價不再降。

這當然是在保護兩桶油,油價過低自己開採肯定賠錢,如果全靠進口,國內開採肯定要停滯,作為戰略資源就會被別人卡脖子。

這是一個複雜和權衡的問題

國內油價確實高了,這點得承認,但是保障我們石油自給也是必須的。但是方法並不能完全靠提高油價,兩桶油就不能爭點氣嘛,通過技術和效率的提升把這部分成本補回來,看著車主連夜排隊就為了省點油錢,你沒有理由不努力提升業務水平,搞得現在還連年虧損,實在說不過去。

油價下跌對普通人是好還是壞?

短期看是利好,大家加油便宜了,工業運輸成本降低了,物價也會下降。但是長期來看,油價下跌是因為需求減少,需求減少是因為經濟通縮甚至蕭條預期加大,經濟通縮和蕭條的結果就是工廠倒閉和人員失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