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的藝術:李雲龍天天罵人,但大家都不生氣的原因是什麼?

在電視劇《亮劍》裡,李雲龍並不是一個“脾氣”很好的團長。基本上天是老大,旅長是老二,師長是老三,剩下就是他了。除軍功外,生活中的李雲龍脾氣並不好,但神奇的是,不論李雲龍罵過誰,大家似乎有意忽視了李雲龍的脾氣,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大家會忍受李雲龍的脾氣呢?我們不妨從山崎大隊一戰講起:

李家坡戰役開始的時候,李雲龍正在和趙剛發牢騷:

情商的藝術:李雲龍天天罵人,但大家都不生氣的原因是什麼?


李雲龍必須要拿下李家坡戰役的主攻,主要基於二個原因:

  1. 李雲龍剛到獨立團不久,需要樹立起在獨立團的威信;
  2. 獨立團剛吃了敗仗,需要一場勝仗鼓舞士氣。

如果程瞎子拿下了李家坡,就真的沒有李雲龍什麼事了,“發麵團”的稱呼,就徹底甩不掉了。


情商的藝術:李雲龍天天罵人,但大家都不生氣的原因是什麼?

但畢竟預備隊的命令是旅長下的,李雲龍只能和趙剛發牢騷,其實也沒什麼辦法,直到孔捷來了:


情商的藝術:李雲龍天天罵人,但大家都不生氣的原因是什麼?

此時孔捷的身份是“戴罪立功”,可以說,如果李雲龍拿不下李家坡戰役,日後總有仗可以打,但孔捷呢?所以對孔捷來說,拿不下這場戰役的主攻,孔捷寧願從此不在獨立團待著。這樣一來,李雲龍的工作就更沒法做了。

而對李雲龍來說,孔捷上門吵架讓情況變得更加複雜:

  1. 孔捷是原獨立團團長,之所以讓他留在獨立團,其目的就在於做獨立團戰士工作,便於團長業務的開展。如果孔捷不配合自己,李雲龍難以立威;
  2. 如果按照剛剛和趙剛吵架的路數,直接說趙剛去旅部開的會,那場面會變成趙剛VS李雲龍、孔捷。趙剛的工作無法繼續開展;政委無法開展工作,後續獨立團也會散掉;

在這種情況下吵架,最不能發生的情況是什麼呢?

孔捷和趙剛直接產生矛盾。

因為如果矛盾都指向李雲龍,畢竟有官職在,大家不敢胡來,但趙剛和孔捷的矛盾必然導致獨立團各級營長站隊,孔捷過幾天就調走了,趙剛怎麼繼續幹下去?

所以李雲龍直接回懟孔捷:


情商的藝術:李雲龍天天罵人,但大家都不生氣的原因是什麼?

而接下來孔捷說:


情商的藝術:李雲龍天天罵人,但大家都不生氣的原因是什麼?

“你別怪我不配合你”的時候,由於涉及到對獨立團的指揮權問題,自然會圍繞這個問題爭執一番。


情商的藝術:李雲龍天天罵人,但大家都不生氣的原因是什麼?


但是,當趙剛意識到孔捷的態度時,人也冷靜下來了:


情商的藝術:李雲龍天天罵人,但大家都不生氣的原因是什麼?

於是趙剛再也沒有陷入三方爭論的情緒,轉而開始考慮獨立團的正事。先從孔捷開始:

“老孔,來來,坐”


情商的藝術:李雲龍天天罵人,但大家都不生氣的原因是什麼?

等團長準備衝鋒的電話來了後,主攻任務順利搶下,一場爭論消弭無形。

由此我們看到,李雲龍的情商是如何練就的?

事實上,在這場爭論中,李雲龍並沒有堅持“對事不對人”。

以往我們認為,“對事不對人”才是情商高的表現,但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人永遠的是所有事件的核心。因為事情永遠是一件接著一件的,但背後,獨立團的和諧穩定比偶爾一場戰爭更加重要。

如毛主席在《中國社會各階層的分析》中說,“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是革命的首要問題”。而回到亮劍我們不難發現,李雲龍儘管見誰懟誰,但在團隊內部可能發生衝突的時候,永遠第一時間選擇維護自己的戰友。

至於打仗?和誰不是打?而對李雲龍的戰友來說,大家既然知道了李雲龍在自己遇到事情的時候永遠會幫助自己,平時幾句話說的不對又有什麼關係呢?

於是我們看到,在亮劍裡,李雲龍總可以獲得自己能夠爭取到的資源,沒錯,李團長天天罵人,但所有人都是他的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