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李貞同志逝世30週年:從苦難童養媳到開國女將軍


紀念李貞同志逝世30週年:從苦難童養媳到開國女將軍

開國少將李貞


李貞同志,是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投身中國革命事業和婦女解放運動的革命家,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我軍優秀的政治工作者,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位女將軍。

從苦難的童養媳到堅定的共產黨員

李貞,1908年出生於湖南省瀏陽市永和鎮一個小山村的貧苦農民家庭,幼年喪父,六姊妹中五人給人家做童養媳,她排行第二,六歲時被送到一個姓古的郎中家做童養媳。童養媳命運是十分悲慘的,每天五更起半夜睡,小小年紀就要擔負起與年齡不相稱的事情——洗衣、尋豬菜、燒火做飯、擔水、砍柴等,繁重的勞動,稍不留意還要挨打受罵。這樣的日子,李貞整整度過了十一年!

1926年春,偉大的農民運動在李貞家鄉轟轟烈烈開展,為追求真理,尋求光明,翻身得解放,她毅然剪掉辮子,投身大革命的洪流。白天,她參加抗租、抗債、反封建餘孽,反囤積居奇;晚上,學文化、學政治,交流農會工作情況,寫宣傳標語等。同年10月,李貞被選為鄉婦女協會會長。1927男3月,由張啟龍同志、李萬德同志介紹李貞加入中國共產黨。隨後,任區婦女協會委員長兼工會和農民協會委員。大革命失敗後,受到國民黨反動派的通緝。在白色恐怖下,她歷盡艱辛,積極尋找黨組織,在王首道、張啟龍同志的領導下,秘密從事地下活動,同國民黨反動派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同年8月,任當地黨支部書記。並擔任瀏東遊擊隊士兵委員會委員長。1927年9月,參加毛澤東同志領導的秋收起義。1927年10月,被選為瀏東特別支部的委員,參與領導瀏東革命鬥爭。

在當地,李貞是一個傳奇式的人物,至今在湘東一帶,還流傳著她當年打游擊的故事。如“扮新娘”參加攻打張家坊、洋油桶裡放鞭炮、怒殺團防局頭子、刀下救戰友,以及寧死不屈臨危不懼,子彈打光,不當俘虜,高喊:“不能讓敵人抓活的,往下跳!”“兄弟,來生再見!”帶頭跳下萬丈祖獅崖身負重傷、身孕流產等很多傳奇故事。有的還被當地文藝界創作成了戲劇和影視劇。

長征中淬鍊鋼鐵意志

土地革命時期,李貞同志擔任瀏陽縣蘇維埃政府執行委員會主席團主席兼赤衛隊政委,參加1930年攻打長沙戰鬥。隨後,任平江縣委軍事部長兼婦委書記、湘贛省委婦女生活改善委員會主任,湘贛軍區醫務學校政委。1932年冬,李貞任湘贛軍區婦女團政委,團長由軍區參謀長郭勇(後逃敵叛變)兼任。永新、蓮花、安福、茶陵等縣的青年婦女聽說要成立婦女團,三五成群地結伴來永新報名參加紅軍。婦女團直屬軍區領導共800多人,下轄三個營,團部設井通連;團營成立黨委,連建支部。婦女團成立一年多的時間,大的戰鬥經過三次,如配合紅軍主力對永新蘇區和陽城瘋狂圍剿的阻擊戰等,但後來由於諸多因素,湘贛省委和軍區通過多方考察,決定把婦女團解散,人員分流到後勤系統的醫院、兵工、被服廠等單位工作,部分優秀者調入機關工作。婦女團的歷史雖是暫短的,但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史上卻留下光輝的一頁。

1933年夏,李貞由湘贛軍區醫務學校政委調任為安福縣縣委副書記兼軍事部長。湘贛省委、軍區為提高她的文化基礎和政治理論水平,決定送她到瑞金中央黨校(也叫馬克思共產主義學校)高級班第二期學習。三個月的學習期間,她聆聽過董必武、徐特立、陳潭秋、鄧穎超、楊尚昆等同志講的課。學習結束後,李貞調任吉安縣委軍事部長兼赤衛軍政委。1934年7月任湘贛軍區紅軍學校政治部主任、紅六軍團和湘鄂川黔軍區組織部長,積極參加湘贛和湘鄂川黔根據地的反“圍剿”鬥爭。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李貞參加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徵,任紅二方面軍政治部組織部副部長。長征中,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她和丈夫甘泗淇同志經常把馬讓給小戰士騎,把帳篷讓給傷病員,並親自救護過患重病的曾敬凡(又名曾長久)、顏金生(這兩位後來都成為我軍高級將領)和掉隊的紅四方面軍女戰士,表現出深厚的無產階級革命友愛精神。在艱苦卓絕的萬里長征中,部隊邊行軍邊戰鬥,加之飢寒交迫,體力透支致病,部隊減員嚴重。一天,李貞也由於工作過度勞累,加上久患瘧疾,在帳篷裡做減員統計時,突然暈倒在地,身孕7個月的孩子也早產了,由於營養缺乏,最後孩子夭折了!她帶著萬分精神痛苦和嚴重疾病,將自己綁在馬背上繼續隨部隊前進,最終於1936年10月22日,紅二方面軍勝利到達甘肅會寧與一方面軍勝利會師。紅二方面軍長征歷時十一個月,途經八省,行程一萬六千多里。時年,李貞28歲。

紀念李貞同志逝世30週年:從苦難童養媳到開國女將軍

【紅二方面軍長征途中部分人員合影。前排左起:周雪林、賀捷生(小孩)、蹇先任、李貞、賀炳炎、晏福生、甘泗淇、賀龍;後排左起:張子意、周士第、袁任遠、關嚮應、王震、譚友林。】

即當校長又當“紅娘”

抗日戰爭爆發後,李貞同志東渡黃河,奔赴抗日前線。不久,她接到八路軍總部通知,從冀中前線回延安。1937年8月1日奉命參加抗大第三期學習。這期學員共有1272人,其中有李先念、王樹聲、李志民、許世友、洪學智等紅軍老幹部。1937年秋的一天,李貞下課後正在挖窯洞,教育長羅瑞卿同志通知她到中央組織部去談話,李貞說:“還沒有念幾天書,窯洞也沒挖好,可別調動我工作啊”!李貞來到組織部,李富春部長微笑著說:“為了給國家和部隊培養人才,給你這個帶兵的人一個任務,去管理來自四面八方的娘子軍吧,到八路軍婦女學校擔任校長,希望你儘快把女校辦好”。從心裡講,李貞更願意在前方工作,但她又深知辦學的重要,於是愉快地回答說:“請組織放心,我一定想方設法,保證把學校的工作搞好”。第二天一早,李貞就來到婦女學校。陝北的冬天非常冷,她看到學校許多窯洞沒有裝門窗,地上潮溼,學員們睡的土炕也沒有修好。李貞連夜召集學校領導和有關人員開會,聽取大家對搞好學校建設意見。她集思廣益,提出首先要下功夫抓好三件事:第一,把伙食搞好,解決吃的問題;第二,要迅速發動群眾,自己動手修好窯洞,解決住的問題;第三,要加強政治教育,抓好學習,做好穩定思想工作。在各種困難面前,她充分依靠群眾,大力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她身先士卒,親自到炊事班幫助做飯,她還帶領學員自己動手,迅速修好窯洞,安好門窗,備好過冬的柴禾,帶領導學員一邊學政治、軍事、文化,一邊進行生產。為了活躍學員的文娛生活,李貞喬裝農村婦女,衝破敵人封鎖線,到西安買來籃球、排球等文體用品。學校辦的朝氣蓬勃,為我軍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培養了大批女幹部。


紀念李貞同志逝世30週年:從苦難童養媳到開國女將軍

1942年,左起:姜國仁、王長德、李貞、甘泗淇、謝覺哉、陶鑄在延安。


1939年秋,李貞同志任120師教導團總書記,負責團政治處工作。一天,團部開完會,冼恆漢政委對李貞同志說:“喻團長整天忙於工作,年齡也老大了,也不考慮個人問題,咱們新學員隊來了不少女學員,我看王克然同志就很不錯,你就去當個紅娘吧”!李貞受領“任務”後,多次主動接觸王克然,向她介紹喻楚傑同志的戰鬥經歷,王克然對團長喻楚傑在多次戰鬥中的英勇表現,頗為讚賞,也瞭解喻楚傑為人忠厚、老實,工作更是“拼命三郎”。最終,他們倆在李貞同志的撮合下,喜結良緣。

1940年2月,李貞調任120師直屬政治處主任。來到晉西北後,她不顧勞累,就奔赴晉西北的十餘個縣區開展工作,和工作團的成員們一起宣傳中國共產黨抗日救國十大綱領,組織武裝群眾成立自衛隊、農會和婦救會等群眾組織。經過艱苦深入的工作,建立了晉西北臨時省委(後改稱晉西北區黨委),並建立了革命政權組織。120師根據八路軍總部的命令挺進冀中,執行鞏固冀中任務。來到冀中後,甘泗淇和李貞根據賀龍、關嚮應的指示,從120師部隊中選拔一批優秀幹部,充實冀中軍區新建部隊,使冀中軍區部隊的戰鬥力很快增強。隨後,在賀龍等領導直接指揮下,120師和冀中軍區部隊團結一致、齊心協力,一個月內四戰四捷,在河間地區先後殲敵900餘人,沉重打擊了日軍的瘋狂氣焰,穩定了冀中局勢。李貞還帶領政治處幹部、戰士參加大生產運動。1943年春,李貞任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政治部組織部組織科科長,為抗日戰爭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紀念李貞同志逝世30週年:從苦難童養媳到開國女將軍

李貞(右)與丈夫甘泗淇


為解放事業奮鬥終身

解放戰爭時期,李貞同志先後任晉綏軍區政治部秘書長、陝甘寧邊區婦聯委員、西北野戰軍政治部秘書長、直屬政治部主任等職,她在彭德懷同志領導下,為保衛延安和解放大西北作出了重大貢獻。

抗美援朝時期,李貞同志任中國人民志願軍政治部秘書長,她夜以繼日地忘我工作,為朝鮮人民解放事業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

抗美援朝結束後,李貞同志任軍委防空軍幹部部長,她堅持任人唯賢的幹部路線,不徇私情,為加強防空隊伍幹部建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1957年,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軍事檢察院副檢察長,她秉公執法,為我軍法制建設做了大量的工作。

紀念李貞同志逝世30週年:從苦難童養媳到開國女將軍

毛主席接見李貞少將


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林彪、江青反黨反革命集團的殘酷迫害,被關押三年多,六年多沒有分配工作,身心受到嚴重摧殘。李貞同志在逆境中堅信黨和人民,堅信真理,尊重歷史,與林彪、江青反黨反革命集團進行了堅決的鬥爭。1975年10月,在鄧小平同志的關懷下,李貞同志終於被平反,恢復了工作,任總政組織部顧問。

1990年3月11日,李貞同志在北京逝世,享年82歲。

恢復工作以後的李貞同志,雖然已經年近七十,但對革命工作依然保持著高漲的熱情。她具有傳奇色彩的革命經歷,受到多方媒體的關注,成為很多紅色教育的經典教材。李貞同志認真對待每一次採訪,希望將寶貴的紅色革命傳統代代傳下去。同時,在對待子女和親屬問題上,李貞同志更是嚴格要求,從不給家屬搞特殊待遇。甘泗淇和李貞夫婦收養了很多烈士遺孤,對他們悉心培養,傾注了慈祥父母一般的愛。但她又要求孩子們在外面不得提及家庭背景,在他身邊長大的孩子,沒有任何一個人在社會上有不良影響,他們都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發揮著自己的作用。

紀念李貞同志逝世30週年:從苦難童養媳到開國女將軍

李貞、甘泗淇夫婦


李貞是中共七大候補代表、十三大特邀代表,第十二屆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第一至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第一屆全國政協代表,第一、二屆全國婦聯執委,第三屆全國婦聯主席團成員,第四屆全國婦聯常委。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被授予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本文系李貞將軍外甥劉甫名和孫女劉志紅供稿,甘泗淇上將外孫女蔣永紅整理。轉載請註明來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