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最壯觀”的臥佛,身長達42米,橫躺“廢墟”上卻面帶微笑


去泰國旅遊,有人喜歡曼谷的車水馬龍、活力四射,也有人愛上普吉島和芭提雅的活色生香、燈紅酒綠。當然,也有人像我一樣鍾情於“千佛之國”的禪韻悠悠,來到泰國古都大城,從殘塔斷牆中,探尋佛國滄桑厚重的歷史積澱,更是一種淨化身心的旅行體驗。

泰國國王曾經說過,沒有大城,就沒有現在的泰國。作為暹羅歷史上最長久的一個王國,大城王朝從1351年到1767年間共歷經了5個朝代,30多位國王,鼎盛時期甚至攻克了高棉,成為當時東南亞最強大的國家。因此,這也是泰國輝煌歷史的所在。

如今,在這座低調的昔日古都,雖大部分建築都已被損毀,但是漫步在大城的歷史遺蹟之中,曾經皇城的恢弘和精緻之勢仍然蕩氣迴腸,彷彿可以帶人穿越回到數百年前,邂逅高聳的佛塔、精美的雕刻、空靈的佛寺,體會無與倫比的佛教藝術文化。


歷史悠久的大城,歷經幾百年風雨滄桑,如今依舊保存著許多佛教古蹟,在諸多佛塔和寺廟中,有一座非常特殊,一尊巨大的臥佛像躺在空曠的荒地之上,周邊沒有任何建築物,其在泰國人心目中具有極高的地位,被人們稱之為“大城臥佛寺”。

其實,這座寺廟有別於曼谷的“臥佛寺”,它的原名叫“羅卡雅蘇塔寺”(Wat Lokaya Sutha),坐落在大城內城的西北角,位置較偏,所以很容易被遊客錯過。這座白色石頭鑄成的臥佛像長達42米,是泰國最大的戶外臥佛像,也是大城“世界文化遺產”的一部分。

從造像的外形來看,這尊臥佛帶有明顯大城王朝後期的佛教藝術風格,佛身由磚石堆砌而成,佛祖橫臥在蓮花座上,佛頭上沒有法螺,表情面帶微笑,神秘而安詳。虔誠的當地人通常會在佛祖身上披一件橙色巨大袈裟,身披橙色袈裟的臥佛像在藍天的映襯下,顯得特別莊嚴。


據史料考證,這裡原本是一座宏偉壯觀的大型寺廟,然而經過戰爭和歲月的摧殘,寺廟四周的建築早已被損毀,唯有這尊臥佛得以留存至今,孤零零地橫臥於廢墟之中,見證著這裡的前世今生,自古至今護佑著一方百姓,成為當地人的心靈慰藉。

來到這裡,駐足遠處,端詳臥佛,看著眼前這村佛像古樸端詳、周身斑駁,但姿態和表情仍舊泰然自若,面帶安詳,笑看人世,讓人不禁感嘆佛像的神聖莊嚴。面對此情此景,既讓人心情平靜,同時又心懷感動,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在天地之間,一尊佛像竟然橫臥於此,見證了幾百年歲月輪迴。因此,這尊臥佛像不僅是當地人心中的“傳奇”,也吸引不少遊客慕名前來參觀膜拜,這裡雖然不是傳統的寺廟,卻終年香火旺盛。來此的遊客,都會點上香火參拜,祈求美好心願。


舊時的輝煌經過歲月風雨的洗禮,如今早已褪去華光,然而留存下來的殘缺與荒蕪,卻展示了最美好“圓滿”。臥佛臉上永恆的微笑,帶有無窮盡的力量,潤澤眾生。又彷彿在細述著大城的故事,帶給世人無盡的遐想,你從中得到了什麼啟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