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沙利文老師

提起海倫凱勒,必然會想起另一個名字-安妮.沙利文老師。如果說海倫凱勒給盲聾人帶來了不一樣的人生樣板,那麼沙利文老師在對待海倫凱勒的人生中能給老師帶來了太多值得深思的地方了。


孩子是具有很強的可塑性的。關鍵看將他放在一個怎麼樣的環境當中,滋養他的是什麼養料。我們來看海倫凱勒的人生軌跡,與沙利文老師的溫和耐心,積極有正義感的品行是離不開的。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沙利文老師


七歲那年,她帶著她滿滿的愛,來到海倫凱勒的身邊,從此陪伴了她幾十年。在海倫暴躁不安的年紀裡,她用她的愛與耐心在啟發引領著她。


一個盲聾小孩真的能夠感知世界嗎?我之前在心裡打個大大的問號,但是沙利文老師陪著海倫去大自然進行各種探索,流淌的水從指尖劃過,去感受陽光雨露,去體會風吹樹葉飄落臉龐的溫情。在海倫的世界裡,她和正常人一樣,可以去體會星辰朝陽,四季變遷,沙利文老師會陪著她去看話劇。沙利文老師用手在海倫的手掌間敲打著她看到的世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沙利文老師就是海倫的眼睛,沙利文老師看到的一切,都與海倫分享,所以正如海倫所說,她的世界也是精彩的。孩子的世界本該是簡單純淨的。


而生活不是隻有愛就可以的。在她們的幾十年相處中,也會遇到各種困境,比如她們偶爾遇到的經濟困難,沙利文老師陪著她各地做演講,為她不停的改稿。在海倫學習遇到瓶頸時,沙利文老師也是陪著她一點一點去攻克。正如大家所說:“海倫獲得了哈佛大學的畢業證,沙利文老師也應該獲得才對。”


沙利文老師只有一身書生氣嗎?那你就錯了,在海倫脾氣暴躁任性的事時候,她卻不放縱,耐心地安撫她。她教會海倫用善意的眼光來看待世界和朋友。在面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她陪著海倫在各地做演講,她們愛好和平,反對美國參戰,用她們的行動來促進世界的和平。沙利文老師有這很強的是非觀念與正義感,並且能夠堅持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沙利文老師

暮年海倫凱勒


我們不去抨擊老師的職業,現實中也不乏優秀的教育工作者,但是也確實存在部分教育工作者太注重學科成績,缺忽略了孩子的差異性,她們計劃用一套萬能公式來對待所有的孩子。“成績好就行”。如果每個老師都能從沙利文老師的身上去反省自己,能夠平等的來看到每個孩子,善於發現他們的閃光點,並且能夠正確的引導,讓他們有個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並且能有自己的是非觀念,那麼在他們以後的路上應該也會走的更穩健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