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白寺鎮;後楊村-村名故事

後楊村位於鎮政府駐地南5.5公里處.西臨張村,南靠前楊村,地理座標:北緯36 50

東經116°55”.總面積973.68畝,其中村址66畝、耕地907.68畝.2005年青銀高速佔用35.49畝。2010年,全村有耕地424.6畝、林地225.65畝、溝渠佔40畝、機動地151.9畝、其他96.04畝.民族漢族。姓氏有聶、左,王、張、史、滕、田7姓。曾有蘆、韓、馬、官、楊姓,已消失。全村2個村民小組、82戶(其中聶25戶、左21戶、王13戶、張11戶、史6戶、滕3戶、田3戶),362人

2010年,全村糧食總產380噸,租食單產1020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6990元

村莊來歷;明初,因村東南有一棵大楊樹面定為“獨樹楊”,後來楊樹被一道士化走,改為楊莊。解放後,分為兩部分,後半部分稱為後楊村

歷任村幹部

黨支卻書記

聶司紅(1956-1966)

左光亮(1961~1974) (1978-1989)

聶宜華(1974~1976)

聶司山(1976~1978)

張友才(1989~2000)

左光義(2000-2002)

王德志(2002~2005)

王樣林(2007-2009)

村委會主任(村長、大隊長)

馬傳順(1945-1948)

聶修為(1948~1958)

王新珏(1958-1960)

左見春(1960~1966)

張友才(1967~1980)

左光亮(1980-1995)

聶懷印(1995~2000

張孝武(2000-2003)

聶振華(2003~2005)

王樣林(2065-2008)

史京輝(2008-2009)

1945年,村政權成立,第一任村長是馬傳順

1947年,成立農會,貧農聶修為任主任

1948年,左保玉加入中國共產黨,是村第一名黨員。

1949年,實行土地改革;張聖澤第一個送子參軍

1954年,成立第一個互助組,有6戶參加

1955年,成立初級社,聶修為任社長。

1956年,村建黨支部;成立高級社,社長是史學聖

1958年,加人孫耿人民公社。

1974年,村集體購買一部24馬力拖拉機

1980年,聶宜水第一家蓋瓦房。

1981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987年,和小張村合用配電室,村始通電

1987年,左光傑第一家買黑白電視機

1993年,王祥林第一家買農用汽車。

1994年,聶修海第一家買彩色電視機。聶宜水第一家買電冰箱。

2000年,村修配電室,併購買20千瓦的變壓器

2002~2005年,村修柏油路。

2005~2008年,村安裝路燈、有線電視.通程控電話,並更換了50千瓦的變壓器

2007年,史京國第一家買轎車

2009年,左光金第一家蓋樓房。

2009年,王京勝第一家買大型載重汽車.同年,建社區時,合為官家杜區

聶司紅(1932-197)任村黨支部書記10年

聶修為(1912~1981)任村長10年

聶宜貴1936年3月生,1955年3月加人中國共產黨。1952年9月參加工作,歷任梯門小學、焦斌屯聯校教師,中國人民志願軍201部隊汽車連文化教員開城聯絡處給養員。齊河縣一中教師,縣委辦事員,焦斌屯、賈市公社武裝部部長,城關公社黨委副書記,南北公社黨委書記,縣農業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縣氣象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

聶風岐1936年生,曾任北京鐵道部科學研究院保衛處處長。

左光亮1938年生,2次任村黨支部書記24年.任村委會主任15年。

聶宜徵(女)1947年11月生,大專學歷中共黨員。1971年10月參加工作,歷任晏城公社婦聯副主席,晏城公社黨委委員,晏城鎮黨委委員、副鎮長,晏城鎮人大主席。

張友才 1954年生,任村大隊長、村委會主任13年,任村黨支部書記11年

王景香(女)1966年6月生,鎮中學工作,中學高級教。

村內曾有三間前出廈的關帝廟,已拆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