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歷史、勿忘國恥,看日本兵拍的侵華照片,就知道這八個字多重


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又稱“奉天事變”、“柳條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國東北蓄意製造並發動的一場侵華戰爭,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開端。這組照片是當時參戰的日軍士兵所拍攝,時刻提醒我們:永遠銘記歷史,勿忘國恥,奮發圖強!圖為“九•一八”事變期間,行進中的日本部隊。

1931年9月18日傍晚,日本關東軍虎石臺獨立守備隊第2營第3連離開原駐地虎石臺兵營,沿南滿鐵路向南行進。圖為路邊的日軍陣地。

1931年9月18日晚22時20分左右,日本關東軍鐵路守備隊柳條湖分遣隊隊長河本末守中尉為首一個小分隊以巡視鐵路為名,在奉天北面約7.5公里處,離東北軍駐地北大營800米處的柳條湖南滿鐵路段上引爆小型炸藥,炸燬了小段鐵路。圖為戰壕中的日軍士兵。

日軍將3具身穿東北軍士兵服裝的中國人屍體放在現場,作為東北軍破壞鐵路的證據,誣稱中國軍隊破壞鐵路並襲擊日守各隊。由於當時中國東北地區稱為滿洲,因此日本方面將這次事變稱為“滿洲事變”。圖為開赴前線的日軍部隊。

爆炸的同時,呆在鐵路爆破點以北約四公里的文官屯的日軍南下,開始襲擊北大營。爆炸後,駐紮中方北大營和瀋陽城的日軍兵分南北兩路,向中國軍隊駐地北大營進攻。由於執行張學良不抵抗命令,北大營8000名守軍被只有300左右的日軍擊潰。圖中左邊遠處黑煙滾滾的地方,就是北大營所在地。


日軍獨立守備隊向北大營進攻的同時,關東軍第2師第3旅第29團向奉天城攻擊。圖為進攻紅頂山的日本士兵。

至9月19日10時,日軍先後攻佔奉天、四平、營口、鳳凰城、安東等南滿鐵路、安奉鐵路沿線18座城鎮。長春地區的東北軍自發反擊,戰至次日,長春陷落。圖為火光沖天的紅頂山中國兵營。

1931年9月21日,日軍第2師主力佔領吉林。圖為日軍的鐵甲列車。

1931年10月1日,東北軍黑龍江洮南鎮守使張海鵬投敵,且奉日軍命令派出3個團進攻齊齊哈爾。圖為向前線運載重武器的日軍列車。

1931年10月26日,關東軍第2師第29團佔領四洮鐵路沿線主要城鎮。圖為日軍機場。

1931年11月4日,關東軍嫩江支隊攻擊嫩江橋北守軍。11月19日,日軍攻陷齊齊哈爾。圖為東北某地激戰後的廢墟。

事件爆發後,張學良離開奉天,帶領屬下轉移到錦州。1931年10月8日,關東軍派出12架轟炸機空襲錦州。1932年1月3日,日軍兵不血刃佔領錦州。圖為日軍航拍的錦州地標性建築大廣濟寺塔。

1932年2月5日,日軍佔領哈爾濱。圖為在河岸作戰的日軍。

由於張學良一再堅持“不抵抗政策”,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整個東北三省1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日軍佔領。圖為攻克奉天的日軍部隊,右上角是日本空軍戰機。

日本對東北三省的大規模侵略強烈地震動了中國社會,一個群眾性的抗日救亡運動很快在全國許多城市和村鎮興起。圖為遼寧某地被俘虜的東北軍將士。

1932年2月,東北全境淪陷後,日本建立了偽滿洲國傀儡政權,開始了對東北人民長達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統治。圖為獸性大發的日軍用俘虜練刺刀,被捆綁的俘虜表情絕望而痛苦,胸口可能被刺過數刀。

“九•一八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長期以來推行對華侵略擴張政策的必然的結果,也是企圖把中國變為其獨佔的殖民地而採取的重要步驟。圖為佔領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公署的日軍,不願投降的部分東北軍將士曾在此處和其它街口與日軍展開過激烈的巷戰。

“九•一八事變”標誌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開始,揭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東方戰場的序幕。圖為佔領奉天城內東北軍兵工廠的日軍,牆上右側寫著“日本軍佔領”,左側寫的大意是“僅限日軍出入,擅闖者擊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