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讓互聯網醫療進程加速,搜索入口大有可為

疫情讓互聯網醫療進程加速,搜索入口大有可為

文 |王小胖

日前,百度發佈了最新一季的財務報告,幾項核心數據企穩向好,給 2020 年開了個好頭。

數據顯示,第四季度百度實現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營收 289 億元人民幣,歸屬百度的淨利潤達到 92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95%,2019 年百度年營收為 1074 億元人民幣,營收與利潤上均超出了華爾街預期,同時也是過去四個季度以來的最佳一季。過去一年,百度對組織架構與業務都進行了改革調整,從目前結果來看,弱冠之年的大象百度,轉身速度仍然保持在青春期水平。

財報數字背後是百度移動生態的增長之勢,百度 App12 月日活躍用戶達到 1.95 億,同比增長了 21%。

而引起我們注意的是,在 2020 年突然襲來的新冠疫情,讓百度移動生態下的健康業務浮出水面——QuestMobile 的專題報告顯示,百度 App 在今年春節期間的日均 DAU 較 2019 年百度春晚紅包活動期間,增長了 10.4%。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 CEO 李彥宏也在財報會上透露,「百度 App 上有關醫學健康領域搜索的日活躍用戶在 12 月同比增長 35%,增速超過百度 App 日活用戶的整體增速。」

疫情讓互聯網醫療進程加速,搜索入口大有可為

01 不止是「把關人」,還是「組織者」

2020 庚子年,不期而至的「黑天鵝」新冠病毒,擾亂了人們的生活節奏。

隨著 1 月 20 日鍾南山院士明確宣佈人傳人情況存在,隨後幾天裡,各地開啟一級響應,武漢封城,舉國上下進入到戰疫模式。

面對一個看不見的敵人,老百姓獲取相關信息,打消疑慮的需求十分迫切。而和 17 年前的 SARS 疫情不同,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不再只有報紙和電視,移動互聯網成為了新的基礎設施。

搜索是距離信息和服務最近的通路,這也使得佔據國民搜索心智的百度成為了民眾獲取疫情相關信息的重要來源。數據顯示,在疫情期間,通過百度搜索、瀏覽新冠病毒肺炎相關信息的用戶日均超過 10 億人次。

主持人白巖松在節目上評述,在沒有特效藥的情況下,信息公開就是最好的疫苗。是的,對於把持流量入口的百度、騰訊們來說,每一次搜索背後,都有一個希望得到權威解答的用戶,這考驗著企業的應急響應能力,也是企業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

疫情發生後,百度健康醫典聯合權威專家編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詞條,成為全網最早發出的面向用戶的權威解讀,並在第一時間邀請到國內傳染病領域的權威專家,對新冠病毒的預防以及應對作出詳細科普,1 月 21 日便迅速發佈了針對新冠病毒肺炎的解讀長圖。

疫情讓互聯網醫療進程加速,搜索入口大有可為

此外,百度健康也在百家號上組織專家團隊進行疫情知識科普,截至目前累計產出了圖文信息三千餘篇,視頻近三百條,並邀請了近五十位醫學專家為網民進行疫情知識的直播科普,直播觀看人數超過兩千七百萬,話題總閱讀量超三億。

美國傳播學者庫爾特·盧因認為,信息的流動是在一些含有「門區」的渠道里進行的,在這些渠道中存在一些「把關人」,只有符合群體規範或者「把關人」價值標準的信息才能進入到傳播渠道。在互聯網時代,人們普遍認為搜索引擎是最符合「把關人」特點的產品形態。

而從此次疫情中百度健康的響應措施來看,百度不但發揮著「把關人」的作用,同時還更進一步,在相關信息內容不充分時,成為了優質內容生產的「組織者」。

百度健康所做的還不止是在內容層面。1 月 27 日,百度健康對「問醫生」產品進行升級,面向全國用戶上線了「問醫生」免費服務通道,用戶可以通過該產品獲得肺炎類病症的醫生諮詢服務,並且服務範圍在 2 月 17 日擴大至全科室病症。

「問醫生」接入了平安好醫生、好大夫在線、春雨醫生、微醫等醫療諮詢服務方,是全網最大的互聯網在線諮詢服務平臺,平臺上僅呼吸、急診科醫生就有超過 10 萬公立醫院的醫生 7*24 小時在線。據瞭解,截止到 3 月 5 日,該免費服務通道的累計諮詢量已經超過 1900 萬次,這種強大的鏈接能力讓百度健康問醫生成為在線諮詢首選平臺。

與此同時,在抗擊新冠病毒的交鋒火線,百度的 AI 技術能力也在發揮價值。一月底,百度研究院宣佈向各基因檢測機構、防疫中心以及全世界科學研究中心免費開放線性時間算法 LinearFold 以及世界上現有最快的 RNA 結構預測網站。

疫情讓互聯網醫療進程加速,搜索入口大有可為

這一算法能夠將此次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組二級結構預測時間從 55 分鐘縮短至 27 秒,提速達到 120 倍,節省了兩個數量級的等待時間,從病毒手中搶回寶貴時間。

綜合來看,構建在百度移動生態和AI技術上的百度健康業務,在抗擊疫情的各條戰線上,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02 一站式健康管理平臺,給分級診療帶來的有益啟示

結合百度健康在疫情期間的響應動作,不難發現,百度健康的業務佈局主要圍繞為兩個方面。

首先是在內容一端,打造以百度健康醫典為核心的知識科普生態,通過百度移動生態內的搜索、信息流、百科、智能小程序等多個流量入口,滿足用戶獲取專業權威的醫療信息與健康知識的訴求。而且對於百度健康來說,因為背靠百度移動生態的入口優勢,百度健康能夠獲得精準的用戶流量,解決用戶需求的能力也更強。

另一個則是在服務端,形成了以百度健康「問醫生」為核心功能,覆蓋用戶在線上醫療諮詢、購藥上門、醫療保險等各類健康相關服務的服務生態。

這種在內容與服務兩端的同時佈局,將構成從用戶需求到權威健康知識獲取、互聯網在線諮詢、在線掛號、醫藥電商、醫療保險和智慧健康管理等完整服務鏈條,實現「搜索即服務」,也能最高效、精準的滿足供需兩方的訴求。

值得一提的是,百度健康在此次新冠疫情中的表現,或許也給了亟待推行的分級診療新的啟示。那就是,基於互聯網平臺的醫療知識與諮詢服務,天然提供了分級診療的緩衝層級。

傳染病防控的基本事實是——疫情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但相較而言,患病的是少數人。這也使得獲得專業醫療健康知識的民眾需求,要遠遠高於直接獲得醫生諮詢服務的需求。如果前者沒有得到很好地滿足,人們就會繼而轉向求助醫生,將壓力傳導到醫院一端。

因此在知識普及上做得越便捷、越徹底,就能節省越多的後端醫療服務資源,化解「輕公衛重臨床」的困境。百度健康所進行的醫療知識科普和諮詢服務,能夠用極低的邊際成本滿足專業健康知識和服務獲取需求,並從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優化醫療資源的配置作用,這可能是更大的價值所在。

此外,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曾做出過深入分析,疫情中民眾關心的信息重點也在隨著時間變化,用戶在搜索入口的每一次回車敲擊,每一次語音喚醒,都是其明確需求的體現,因此百度能夠在第一時間洞察到用戶需求,組織力量給出反饋。這在像新冠肺炎爆發等大規模公共衛生事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而當用戶通過了知識內容的第一層「過濾」,需要諮詢服務介入,百度健康等平臺也能有效提升醫生的「單兵作戰能力」,降低線下醫院的運轉負荷。

比如來自廣東省人民醫院的喬貴賓主任,在疫情期間利用百度健康「戰疫直播間」進行直播科普,2 個小時的直播中有近 50 萬觀眾在線觀看,而如果是在線下面診,半天時間最多也只能接診幾十人,裡面還有許多都是共性問題。

當然,想要解決分級診療問題是複雜的系統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但在疫情之中,已經可以看到,許多老百姓第一次發現在線上也能夠輕鬆獲取專業的醫療知識,還能獲得專業醫生的諮詢服務,這將是互聯網深度參與醫療體系構建的一個重要拐點,而像百度健康這樣參與到用戶需求鏈上游的平臺,未來能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而當我們把視角放大到醫療產業的未來,科技與醫療的結合探索更是大勢所趨。

一直在將健康相關功能與產品結合的蘋果自不必說,亞馬遜 2018 年與伯克希爾哈撒韋還有摩根大通聯合成立了醫療保健公司 Haven,去年也試水推出了面向員工的 Amazon Care 服務,谷歌則在 2019 年與全美第一的梅奧診所簽訂了長達 10 年的合作協議,探索醫療數字化轉型。

疫情讓互聯網醫療進程加速,搜索入口大有可為

Amazon Care 的主頁

國內,諸如百度等科技企業也都在加速佈局,上面提到的百度 AI 助力病毒基因分析只是「牛刀小試」,未來的智慧醫療才是正餐。

疫情將催化波瀾壯闊的產業變革,對於浮出水面的百度健康來說,這也僅僅只是個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