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西瓜撿芝麻:本田花30年終於造出小飛機,單價500萬美元!

放棄西瓜撿芝麻:本田花30年終於造出小飛機,單價500萬美元!

前幾天給大家分析了一下日本本土為何造不出好飛機,有網友在下面評論說本田的商務機銷量不錯,我這才意識到之前我把關注的焦點只放在了研製難度較大的戰機、運輸機以及支線客機上而忽略了小型商務機,今天就跟大家一起聊一聊本田花30年時間造出來的小型商務機。

放棄西瓜撿芝麻:本田花30年終於造出小飛機,單價500萬美元!

本田商務機

二戰結束之後日本在美國幫助下安心發展經濟,本田宗一郎抓住機會並利用自身對機械知識的掌握在1947年造出了本田摩托車,隨後在1948年成立本田公司實施規模化經營。1962年為實現多元化發展本田公司開始製造汽車,如今本田公司已是躋身全球十大摩托車和汽車製造企業,本田摩托和本田汽車在中國也是家喻戶曉。

20世紀80年代的時候本田公司已經擁有很大的規模,但其並不滿足侷限於汽車和摩托車行業,於是在1986年決定研發本田商務機。最開始由於沒有相關技術,本田公司只能在現有的飛機上進行改裝和嘗試,可日本本土並沒有完整的飛機研發和製造產業,本田公司自己也造不出小型噴氣式飛機用的渦扇發動機和航電系統,前後折騰了十幾年進展異常緩慢,眼看著項目就要黃了。這個時候本田公司想到了美國,接著就在美國開了一家分公司並找到通用動力公司進行合作。

通用動力公司是全球四大的渦扇發動機製造廠家之一,其製造的噴氣式發動機主要用在戰機和大型客機上,儘管一直想進入小型渦扇發動機領域奈何沒有那麼多的精力可以分散。而本田公司則是有心進入小型渦扇發動機領域卻因缺乏經驗而在門外徘徊不前。這種情況下通用動力公司和本田公司在2004年各出資50%共同成立了通用本田航空發動機公司合作研發小型渦扇發動機,有了大佬的支持飛機發動機方面算是穩了。

放棄西瓜撿芝麻:本田花30年終於造出小飛機,單價500萬美元!

通用本田聯合研製的HF-120發動機

發動機問題解決之後本田商務飛機的總部和工廠在2007年開始建造,2008年本田商務機原型機開始進行技術驗證。2013年HF-120渦扇發動機通過認證試驗,兩年之後的2015年本田商務機終於拿到了美國的適航證,同年第一架本田商務機正式交付客戶。本田商務機載員7人,航程2661公里,巡航速度782km/h,最大飛行高度1.3萬米,單價約為500萬美元,截止目前已經有100多架交付客戶,短短几年裡能夠取得這樣的銷售業績還是相當不錯的。

本田公司從1986年開始想要研發商務機到2015年給客戶交付第一架飛機用了近30年,儘管緩慢但也算成功了。那為什麼三菱的MRJ支線客機項目最終都以失敗告終?根本原因就在於本田要研發的商務機正好是那些巨頭們最容易忽視卻又容易研發的小型機。儘管本田自身也沒有能力建造風洞測試外形並研製發動機和航電系統,但可以藉助美國成熟的飛機研發體系尋找合作伙伴共同做好這個項目,再加上這個項目本身對那些巨頭們來說不僅不會形成威脅還會是錦上添花,巨頭們何樂而不為?

放棄西瓜撿芝麻:本田花30年終於造出小飛機,單價500萬美元!

三菱MRJ支線客機已涼

這也是本田公司的聰明之處,大西瓜抱不動就努力撿個小芝麻,日本國內沒有完整的飛機研發體系就藉助美國的力量進行研發。如果當初本田執意跟三菱一樣想一步到位發展較大的支線噴氣式客機,恐怕也會陷入跟如今MRJ項目一樣進退兩難的尷尬局面。

通俗易懂的武器知識科普小站,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武器小站(wuqixiaozhan),謝謝!

放棄西瓜撿芝麻:本田花30年終於造出小飛機,單價500萬美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