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野田打游擊30年,從來不卡殼,“日本製造”真的那麼牛?

小野田寬郎是二戰當中最後一位投降的軍人,他從1944年抵達菲律賓盧邦島到1974年繳械投降,總共進行了長達30年的游擊戰。由於盧邦島地處熱帶地區,溫度宜居物產豐富,島上還擁有上萬名居民,這為小野田的長期潛伏生存提供了衣食住行的基礎。但是,他的武器卻能在菲律賓熱帶雨林中持續使用30年之久,期間很少卡殼出現臭彈,使得很多人對二戰期間槍械質量的可靠性感到驚歎不已。“日本製造”早在80年前就已經這麼牛了嗎?具體情況又是如何?讓我們來回顧分析一番。

小野田打游擊30年,從來不卡殼,“日本製造”真的那麼牛?

■1974年3月奉命投降回到日本國內後,小野田寬郎在盧邦島上的所有私人物品(共計86件),全部成為展示品向公眾展出。其中就包括一支99式步槍和一支38式步槍,這兩支超過30年壽命的步槍整體狀態都非常良好,完全可以正常使用。

槍械與彈藥

1946年4月起,在盧邦島上的殘留日本兵都向美軍投降以後,全島只剩小野田寬郎少尉、島田莊一伍長、赤津勇一一等兵和小冢金七一等兵四名日本兵,他們當時的武器裝備和彈藥情況如下:小野田寬郎作為軍官其主要武器為一支99式步槍,其他三名士兵每人攜帶一支38式步槍;彈藥方面6.5毫米口徑的38式步槍彈約有2000發,7.7毫米口徑的99式步槍彈300發,此外還有600發劉易斯式機槍子彈和大量戰鬥機機槍彈,後兩種機槍子彈口徑均為7.7毫米,經改造後可供同口徑的99式步槍使用。

小野田打游擊30年,從來不卡殼,“日本製造”真的那麼牛?

■著名的38式步槍,1907年列裝日軍,是二戰期間日本步兵的主要武器,口徑6.5毫米,全長1.28米,有效射程460米,小野田四人小分隊裝備有三支這種步槍。

小野田打游擊30年,從來不卡殼,“日本製造”真的那麼牛?

■二戰日軍步兵單兵裝備,中間位置為著名的99式步槍,1939年列裝日軍,主要裝備在東南亞以及太平洋戰場上的部隊,口徑7.7毫米,小野田寬郎本人在盧邦島上使用的就是一支這種步槍。

1949年9月,赤津勇一攜帶著隨身的38式步槍向菲律賓軍隊投降,盧邦島上剩下小野田寬郎和島田莊一、小冢金七總共三名日軍,此時他們持有的主要武器是一支99式步槍和兩支38式步槍。1954年5月島田莊一戰死,小野田寬郎和小冢金七兩人繼續在盧邦島上堅持游擊戰,他們隨身攜帶的武器包括小野田的一支99式步槍和小冢的一支38式步槍。1972年小冢被打死後,小野田就同時擁有一支99式和一支38式步槍,這兩支步槍在1974年他投降時壽命超過30年,都能正常使用,整體狀態較為良好。

小野田打游擊30年,從來不卡殼,“日本製造”真的那麼牛?

■1974年2月21日,促成小野田寬郎投降的日本探險家鈴木紀夫和前者在盧邦島上合影,鈴木正饒有興趣地研究小野田使用的99式步槍,這把槍的槍齡已經超過30年,但依舊性能良好,完全可以正常使用。

保養與儲存

在日常巡邏時,小野田等人一般隨身攜帶40發子彈:腰間的彈帶上裝30發子彈,彈倉內壓上5發,口袋裡還有5發預備彈。其餘的子彈則小心存放起來,他們選擇山林中一處懸崖絕壁作為藏匿彈藥的主要地點,那裡是蟒蛇和毒蛇的棲息地,菲律賓軍人和村民都不敢輕易接近。小野田等人從村民的勞動場所附近和海岸等地方撿回空的洋酒瓶和啤酒瓶,用來裝38式和99式子彈,然後用防毒面具上剪下的橡膠封住瓶口。為了防止橡膠被老鼠咬壞,還用罐頭盒子的鐵皮做成蓋子,蓋住瓶口。他們在可以擊發的子彈上標記小圓圈,在稍微可靠的子彈上標記三角形,而那些生鏽的、可能是臭彈的子彈則在進行威懾射擊時使用。他們每年必會認真檢查彈藥的保存情況,而且一有時間就會將劉易斯式機槍子彈和戰鬥機機翼機槍的子彈改造成99式步槍彈,這樣的子彈他們一共改造了上千發。

小野田打游擊30年,從來不卡殼,“日本製造”真的那麼牛?

■小野田寬郎腰間的皮質彈藥包,他通常隨身攜帶40發子彈。

小野田打游擊30年,從來不卡殼,“日本製造”真的那麼牛?

■7.7毫米口徑的99式步槍彈(左)與6.5毫米口徑的38式步槍彈(右)。 小野田等人在盧邦島上保存有數千發步槍子彈作為儲備,加上精確計算使用,足以支持長期游擊戰。由於保存得當,這些子彈在30年的時間內很少出現卡殼的情況。

對小野田等人而言,槍和子彈是與生命等價的東西。在雨季時節,即使自身被暴雨淋得瑟瑟發抖,他們也會將槍支放在懷中像嬰兒一樣好好保護。一有空他們就會修理槍支,特別是槍戰之後,為了防止槍身被火藥殘留物腐蝕,他們都會仔細地清理槍管、槍膛,然後塗上椰子油。讓他們頭疼的是老鼠和螞蟻,槍身的木製部分會被老鼠咬壞,因為上面塗的椰子油對它們很有誘惑力,另外如果不小心讓搬運泥土的螞蟻爬進槍口,又未能及時清理的話,很可能造成槍支無法發射。槍支的金屬部件如果仔細保養可以支撐很多年,但木製部件時間一長就會被腐蝕、朽壞,小野田寬郎的那支使用了30年的99式步槍比正常情況下短1釐米,這是因為他把槍托被腐蝕的部分切掉了,對於身材矮小的他來說使用起來反而更方便。

小野田打游擊30年,從來不卡殼,“日本製造”真的那麼牛?

■1974年2月21日,鈴木紀夫為小野田寬郎在盧邦島上所拍攝的照片。小野田手拿他的99式步槍,這把槍因為保養得當已經正常使用了30年,只有木製的槍托部分因為腐蝕被切短了1釐米。

從不卡殼?小野田:很少有臭彈

據小野田回憶,他聽說當時槍彈的使用壽命只有15年,可是在盧邦島30年的時間裡,他每年都使用60發以上,幾乎從不卡殼,很少遇到臭彈的情況。但是在1974年小野田寬郎回到日本之後,日本警視廳的科學研究所對小冢金七的隨身遺物——那支38式步槍和42發38式槍彈進行了射擊檢查,發現除了3發子彈變形無法使用外,有24發可以擊發,15發未擊發,這與小野田的評價有不小出入。不過日本人對此的解釋為,那些不響的槍彈應該都是沒有及時加以修理的子彈,小野田等人只有在用於威嚇射擊時使用,而在實戰中,他們則會優先使用那些更為“靠譜”的子彈。

小野田打游擊30年,從來不卡殼,“日本製造”真的那麼牛?

■小野田寬郎投降之後,一名菲律賓空軍士兵在查看前者那支使用了30年的99式步槍。

小冢被打死之後,小野田寬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小冢的38式步槍帶往存放彈藥的“秘密倉庫”,查看300發備用的38式槍彈。他決定先將小冢的槍妥善保存,在耗盡自己的99式步槍彈藥後再使用這把38式步槍。他專心地把火藥殘渣清理乾淨,然後塗上椰子油,以防止槍身腐蝕,因為不知道還能保存多少年,所以他暫時用從菲律賓村民那裡奪來的髮蠟封住槍口和機閘,避免生鏽。小野田認為38式步槍的射擊精度很高,即使是對步槍射擊沒有什麼自信的他也能放心使用,300米以內完全能夠命中目標。小野田將小冢的槍反覆進行擦拭保養,然後用鐵皮包住槍支,防止被老鼠等動物咬壞,最後把它放進岩石裂縫中。

小野田打游擊30年,從來不卡殼,“日本製造”真的那麼牛?

■1974年小野田寬郎投降回國之後,他所使用過的物品也向公眾展示,圖中從左到右分別是小野田的指揮刀、小冢的38式步槍以及小野田的99式步槍。

1974年3月,小野田寬郎在日本探險家鈴木紀夫的幫助下接受了前上司谷口義美少佐的口頭命令,正式放下武器投降,並在得到菲律賓總統的特赦後回到日本國內。小野田在離開盧邦島之前取回了小冢的38式步槍,他回憶說:經過一年零五個月的封存後,木製槍身還是古銅色的,槍管和機匣還是烏黑髮亮,就像平時小冢拿在手裡一樣。小野田在盧邦島上帶回的所有私人物品,共計86件(約46公斤),包括一把指揮刀、一支99式步槍和一支38式步槍,全部被厚生省沒收,說是“國有物資”,成為展示品向公眾展出。不過小野田隨後向厚生省提出申請,將小冢最重要的遺物——那支38式步槍要回,最後在祭拜小冢的墳墓時親手交到其父親手中。

小野田打游擊30年,從來不卡殼,“日本製造”真的那麼牛?

■1974年4月,小野田寬郎在小冢金七家中,向昔日戰友的父母及家人致以深深的歉意,然後將小冢最重要的遺物——那支38式步槍,親手交到其父親手中。當時這支步槍的木製槍身還是古銅色的,槍管和機匣烏黑髮亮,完全可以正常使用。

“日本製造”的神話?

二戰時期的步槍使用30年依舊可靠耐用,這確實是一件值得讓許多人關注和思考的事情。不過因此有人會認為,日本的製造業在那個時代就已經走在世界前端了,事實真的如此嗎?

首先,小野田寬郎在30年游擊戰中所使用的步槍,質量方面肯定是過硬的,否則也不可能支撐如此長時間的使用過程。但我們應該知道的是,在二戰期間的武器製造領域當中,步槍生產所涉及的行業技術含量並不算高,比起龐大複雜的航空母艦、精細的戰略轟炸機、制導武器等而言,製造出合格耐用的步槍屬於“基礎入門”,更不用說與“黑科技”級別的原子彈等頂尖項目相提並論。日本作為一個資源有限的島國,在更高級別的製造項目上所表現出的短板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最終也導致它被同盟國的綜合優勢所壓倒。

小野田打游擊30年,從來不卡殼,“日本製造”真的那麼牛?

■博物館中所保存的二戰期間的槍械。只要維護得當,很多古董武器裝備直到現在都還能正常使用,因此小野田等人的步槍正常使用30年,也算是正常的表現。

其次,我們應該看到小野田寬郎等人在武器使用和保養方面所做出的巨大努力,沒有使用者數十年如一日的精心呵護,質量再好的武器裝備也不能維持長久。戰場上,武器就是士兵的生命,這句話一點不假。必須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和自己的生命一樣對其細心維護,武器才能發揮應有的功效。

小野田打游擊30年,從來不卡殼,“日本製造”真的那麼牛?

■1974年3月9日,谷口義美少佐向小野田寬郎少尉傳達口頭命令,後者正式投降。小野田在接受命令時站得筆挺,右手以標準的姿勢扶著他那支精心保養了30年的99式步槍。

最後我們需要看到的一點是,武器本身的作用是有限的,使用武器的人員才是決定性因素。小野田寬郎等人使用這些保養良好的步槍,在近30年的襲擾作戰中打死打傷130多名美國、菲律賓軍警以及當地平民,給當地帶來了難以計量的損失,這是任何時候都無法迴避的事實。

小野田打游擊30年,從來不卡殼,“日本製造”真的那麼牛?

■1974年3月小野田投降時的隨身裝備,其中最顯眼的物品就是他的99式步槍,這把槍陪伴了他30年,同時這把槍也對菲律賓當地軍民帶來了難以計量的傷害和損失。

熟悉歷史的朋友都應該有這樣的概念,二戰時期的日本製造業距離世界頂級水平,其實還有相當大的差距。但我們應該看到的是,戰後的日本走上了一條高速發展的道路, 時至今日,拋開民族感情客觀評價,日本製造業在全世界範圍內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小到日本生產的小家電,大到日系汽車,在很多國家都是廣受歡迎的“香餑餑”。對於正在迅速崛起的“中國製造”而言,日本在製造業方面所走的道路,依舊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鑑和思考的地方。

小野田打游擊30年,從來不卡殼,“日本製造”真的那麼牛?

■日本海軍費勁心血製造的重裝甲航母“大鳳”號,在首次戰鬥中就被一枚魚雷所擊沉。雖然其中不乏運氣因素,但“日本製造”在二戰中的短板是眾所周知的。

喜歡就點點關注吧,你的關注是對我最大的支持,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