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點來了嗎?復工不能因噎廢食、盲目樂觀!

最近各種動態、進展、趨勢、成果逐漸密集,其中有喜有憂。只不過喜訊來得有些遊移不定、模糊不清,隱憂則不管你高不高興依然沉重冰冷。

比如面對2月19日所稱非鄂地區確診新增的16連降,再結合多省市此起彼伏的零新增,性急者就開始撂下“拐點來了“的判斷。在所有喜訊當中,目前沒有哪個的重大程度能超過拐點。但頻呼拐點的人卻犯了一個邏輯錯誤:能拐就意味增長見頂,終南山叫它峰值,也就是不再增加開始拐頭減少;而新增無論多少連降,增還是增,無非是增加的幅度在減少。新增一直減少,再結合其他指標的向好,只能說明見了一些成效,最多可以稱之為“拐點可期”,接下來還有“拐點來臨”以及“拐點確認”兩個步驟。即便出現一次峰值,控制不好還可能會有二次峰值,只有“拐點確認”後才意味不會反覆。真正具有現實意義的只有觀察拐點何時能夠確立:立住,站穩,可鬆口氣,復工復產的動作才可以大一些。現在,顯然沒到妄談拐點的時候。

不僅如此,對於2月8日之後的數據,還需冷靜看待。國家衛健委2月7日發佈的第四版防控方案將無症狀感染者不再被列入確診名單。2月9日,黑龍江省衛健委就據此宣佈核減了14例患者,其中包括13例檢測陽性但無症狀的感染者。此後,多個省區都報出類似病例。無症狀感染者有傳染性,被感染者潛伏期不論長短最終會出現症狀,而無症狀感染者可能一直沒有症狀。比如全國最早通報的一例無症狀感染者,一女子1月10日從武漢回到河南安陽,家中5名親屬陸續發病,被確診為新冠肺炎,而她本人並未出現症狀。

正因如此,留意的人或許會感覺到,最近多地常有“一邊緊急尋人,一邊通報沒有新增確診”的現象。比如2月14日晚,四川南充市西充縣公佈一名確診患者的活動軌跡試圖尋找密接人,但次日南充市又通告零新增。這傳遞了一個信息:雖然我們現在不清楚“無症狀感染者”不納入新增後對統計的影響大小,但它或多或少從數據層面減緩了節奏,卻未能反映真實疫情發展的節奏。

各種好消息背後雖然存在這麼個須冷靜看待的背景,一個月來隔離措施的總體效果還是相當明顯,這說明眼下也就這一個“物理疫苗”還能實實在在派上些用場,也意味著拐點真正確立之前萬不可鬆懈或者被某些言語衝昏頭腦。因為伴隨出現的一些壞消息之冰冷程度可都是實錘。

2月19日晚央視採訪,當被問及是否存在“與毒長期共存”可能時,呼吸與危重症專家、中國工程院副院長王辰答曰:“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我們要做好準備。”聽罷此言,心頓時拔涼拔涼。為嘛,想想看,這個病與感冒、流感類比,現在證明在傳染性和攻擊性方面那“武功”是高強多了。前兩者在上呼吸道小打小鬧,這個直奔著下呼吸道去而且病情進展更快,缺氧發展明顯,控制不好很快會發展到呼吸衰竭。除了攻擊肺部,還會攻擊心臟、腎臟、腸道等多個器官,造成多器官衰竭。再加上個炎症風暴“大殺器”。它還傳染性高的嚇人且防不勝防,甚至被醫療界稱為“流氓”。因為即便像艾滋等極其嚴重的絕症,只要你能避免與患者“深度交流”,相比還是很好防範,預防的同時也不影響正常工作生活,對社會的拖累非常有限。現已長期共存的感冒及流感在擠佔社會資源方面也是如此,感冒輕的自己買點藥就搞定,重的掛掛吊瓶也就過去,佔用醫療資源很小。而這病,重症率20%,死亡率就算目前2%。染上有的人沒事,有的人要死,重症不治要死,加以治療也至少一半要死。這要長期共存得死多少人,傳多少人,最麻煩的是醫療體系很快就面臨被拖垮,徹底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因此,對全人類來說現在沒有退路。說嚴重點兒,或許就不存在“做好長期共存準備”的空間。拖個一兩年還行,久了誰也說不準會如何。這次面臨的不是日常酒桌上劃枚打通關的嘻嘻哈哈,而是要“過硬關”、“硬過關”。輸了沒有“擋枚”、“替酒”這一說,過了就過了,過不了就喝趴下。正因如此,無論是一年還兩年,疫苗和特效藥必須得有,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各位專家不能再給自己留退路,否則前景真的很灰暗。而社會其他領域現在只能是以時間換空間,在疫情面前保持如履薄冰之敬畏甚至膽怯,其實不算丟人。

但眼下,自2月18號胡總高喊“壯哉,義烏”之後,全國各地的復工節奏漸次踏入“春潮帶雨晚來急”的畫風裡。或許誰都擔心落得個“趴在城牆上觀望風向的地方決策者”之名,即便有些人心裡清楚這不過是一頂用偷換概念製造的“帽子”:它用混官場裡的“看風向”來代替研判疫情走向和觀察防控現實過程中的保持觀望,結果就是其實你沒得選擇。可病毒是自然界的產物,它不會配合這些。16連降的話音還未落,最近兩天就新情況層出不窮。山東、湖北監獄連續出現規模超過200人的群體確診。重慶、四川又連續發生治癒出院者二次復發的病例,情況複雜如麻。據不完全統計,除了山東等地那幾場200人以上的集體確診,復工後還有聚集性疫情12起共15人確診,18人傳染,514人以上被隔離 。這讓任何人都感覺兩難:想保不發生疫情反覆,只能推遲復工;推遲復工,經濟壓力扛不住;全面復工,人員聚集勢必增多傳播新的風險點,難保反覆;最後的折中方案只能是有序復工,說白了就是排隊復工,而不是四面開花大規模復工。

同時別妄談拐點,現在沒有判斷依據,即使新增數據已經連續多日進入平緩波動週期,也不意味著就已經被完全控制。還需打造一套對傳染原追蹤和處置體系隨時出動,早發現、早確診、早隔離,保證疫情即使有些小起伏也不致於死灰復燃,前功盡棄。

拐點來了嗎?復工不能因噎廢食、盲目樂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