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英國研究生的我失業去開了滴滴”

某些80後面臨一場空前的職場危機

黃磊老師在《小歡喜》裡面飾演的方圓,中年失業,去做了滴滴司機。這件事情在我身上也真的發生了。

“36歲英國研究生的我失業去開了滴滴”

做滴滴司機,我不怕累,不怕沒面子

在北京的咖啡館,可能經常會看到一類人。他獨自一人坐一張桌子,桌子上有一杯咖啡,咖啡很久都沒喝完,焦慮眼神對著電腦看起來很忙,時而打電話,時而看手機,一坐就是半天。其實他——失業了。

一大早他可能就背上電腦包就出門了,裝作自己去上班,瞞著家人怕家人擔心。

進入35歲之後,很多80後進入了失業潮。北京這樣的城市,很多大企業的社會招聘是不招35歲之後的,尤其是互聯網科技類的企業。

“36歲英國研究生的我失業去開了滴滴”

《都挺好》劇照,斯坦福大學畢業的也失業

基層的崗位,35歲-40歲的人不會有公司要,因為部門負責人大多是90後,都比候選人小几歲,老炮兒不好指揮,想法也多,願意交給20多歲的拼命年輕人去做;高級的管理崗位呢?高級崗位要求高,崗位的數量也有限,不夠那麼多的80後去任職。

進不了大公司,還有很多自身難保的創業型小公司,今天進去任職,過不了兩個月,這個公司資金鍊就出問題,又一次被裁員或者公司直接倒閉,工資可能都會發不出來,還要去仲裁。

到35歲被裁員之後,為了養家,很多80後,不得不使出渾身解數,有的去嘗試創業做一些小項目,有些去做自媒體碼字,有些人會選擇去做一些金融產品投資,同時也做一些兼職,比如:滴滴司機。

從滴滴可以牽扯出太多問題了。這其中可以聊的話題也太多了。


為什麼選擇去做滴滴司機

沒有KPI,沒有老闆設定的無法完成的業績目標去天天折磨你,回家就睡覺,下班不用再跟領導聊工作了。

時間靈活掌握,可以同時照顧家庭,賺多少錢,休息多久都是自己說了算,也有時間去接送孩子和陪家人了。

“36歲英國研究生的我失業去開了滴滴”

北京打車總要排隊,尤其三里屯、望京、上地

供需關係:北上廣一線城市的打車市場還是供不應求,基本只要你滿足條件,

願意出車,都有幹不完的活兒,而且這些一線城市的車牌都是限購的,供應量不會出現大規模的過剩。只要你願意工作,都是有飯吃的。

收入還算可觀,北京一個出租車司機,一個月收入萬元以上還是能達到的。

“36歲英國研究生的我失業去開了滴滴”

沒有失業的恐懼和壓力,在私企,尤其是急功近利的創業企業,每天如履薄冰,隨時都有被裁掉的可能。

務實,擺脫那些無聊的會議,虛頭巴腦的業務,毫無疑義的社交,兇險的勾心鬥角,而去真正為社會做了一份貢獻,讓那些風雨中打不到車的人貢獻了一份力量,感覺自己是被需要的。

“36歲英國研究生的我失業去開了滴滴”

我也曾體會在大雨天打不到車的無助

開車途中,還可以學習自我提升,學自己感興趣的,聽各種知識付費的喜馬拉雅和得到的音頻課程,還可以聽歷史,聽散文,用時間賺錢的同時,還可以利用這麼大塊兒的時間學自己感興趣的內容。

“36歲英國研究生的我失業去開了滴滴”

跟廣大勞動人民在一起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拼的是時間和汗水。在這裡,還是需要感謝滴滴這類公司,讓很多願意付出的人,都會有飯吃。解決了國家大量的就業問題。


開滴滴,能賺多少?

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的滴滴司機每小時流水:

  1. 北京 1小時流水 40-60元
  2. 石家莊 1小時流水 30-40元

油價和車型選擇很重要,建議選擇10萬以內的車,最好是油電混合的省油,車的折舊和維修保養必須考慮。

開好車的朋友要注意!如果一天300公里,一年十幾萬公里的里程,會讓你的車一年之內貶值的一塌糊塗。


關於車輛的出險理賠

網約車行業,其實是有一定的法律法規和准入門檻的,但是中國的特點就是,適當的政策法規出臺的速度跟不上經濟發展和創新的速度,很多創新的產品和行業都是比政策法規快了很多步。某些法律還不健全,比如滴滴兼職司機的車的保險應該怎麼買?按照營運車輛還是私家車?

“36歲英國研究生的我失業去開了滴滴”

開滴滴可能會被拒賠

作為私家車,當你註冊了滴滴車主,並且偶爾拉了活兒,一旦你有事故要出險理賠,保險公司是可能拒賠的,因為你是非營運條件下投保的保險,保費是要低於營運車輛的保費的,所以保險公司不知道從哪裡獲取的數據,能夠識別你的車是否拉過滴滴,並且拒賠也是合理的。

因此,建議你不要用常用的手機號去註冊滴滴車主,會被保險公司認定為營運車輛。


遇到哪些乘客,會讓司機很痛苦

  1. 在十字路口、主路上打車的
  2. 要求在不能停車的地方停車的
  3. 到了半天不來的,而且還不接電話的
  4. 拼車被要求先送自己的
  5. 帶孩子不管教熊孩子
  6. 被要求開到很難掉頭、道路狹窄、擁擠的菜市場、小區、衚衕內部;坑窪村落;進出都很擁堵的醫院和商業區內部


開滴滴會被運管抓嗎?被罰了怎麼辦?

首先想說,像美團、滴滴這樣的企業,至少讓很多願意付出的人有了一份工作,能給家裡帶回收入

,幫助國家解決了很多人的就業!我認為國家應該鼓勵和補貼這樣的企業,而不應該圍追堵截,賞罰不分。

一個司機,為一個城市貢獻了一份力量,還要被處罰,天理不容。

“36歲英國研究生的我失業去開了滴滴”

滴滴公司對被罰的滴滴司機是有但當的,會幫助車主承擔絕大多數的罰款,在這給滴滴點個贊!


傳統出租車服務品質和監管不力

“36歲英國研究生的我失業去開了滴滴”

  1. 拒載嚴重
  2. 服務差,臉難看
  3. 車內環境差,煙味,臭味
  4. 火車站出租車成“黑車”

缺乏專業化的管理,大部分朋友都曾深受其害。


滴滴,對乘車人,都有哪些好處?

滴滴,越來越規範,對司機的審核和管理也越來越專業。

  1. 沒有拒載
  2. 價格透明
  3. 乘客反饋和投訴簡單
  4. 各項規則和打分制度會讓司機服務意識更強


給滴滴提一些建議

  1. 乘客支付金額和司機收到金額透明,希望抽成降低至10%以內,滴滴是一箇中介平臺,提供信息服務的,20%以上的抽成太高了
  2. 分成模式:拼車的成倍的額外收入要給司機分成
  3. “上車點”規範:不要讓打車人隨便在什麼位置都可以叫車(違章停車的地方),在各大區域,設置一些安全固定上車的地點作為“安全上車點”,避免在一個地方繞圈圈接幾個人
  4. 給乘客聽的聲音都是小朋友和溫柔女性的語音提示。但是,給司機的語音提示,很多都是“警察口氣”的恫嚇的語音,這是對司機的歧視,難道全都默認所有的滴滴司機都是不歸之徒?需要用所謂男性的、嚴厲的、生硬的聲音,會讓滴滴司機有一種不被尊重的感覺
  5. 給拉乘客到偏遠、野外區域的司機,優先分配回程訂單,或者設計回程最佳路線(不是走高速的,而是最大幾率拉到更多訂單的路線)


給監管部門提一些建議

  1. 引入更多網約車平臺進入大部分城市競爭(美團等)
  2. 給滴滴司機和企業補貼,鼓勵專業創新和增加就業
  3. 取消本地戶籍作為車主的限制
  4. 如果監管判斷滴滴不合規、不合法,要罰,罰滴滴公司,辛苦的車主只是給滴滴打工的,我們並沒有收到打車人的錢,不要魚肉辛苦勞動、賺錢養家的老百姓


你怕累嗎?

做什麼都不容易,很多時候,每天干12個小時以上,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或者找不到廁所,為了衝單數,拿獎勵,連飯都沒時間吃。

每天收車之後,真實的感覺是:像喝了酒一樣,腦袋是蒙的,兩腿是軟的,肚子是癟的,嗓子是乾的,回家倒頭就能睡。

幹完滴滴司機,你會變的更踏實,當你每天一個小時一個小時熬,為那幾十塊錢的時候,你就明白錢真的賺的是不容易的,以前唱歌和喝酒的揮霍無度顯得很幼稚和沒意義。

體會了一個多月之後,我已經回到了我原來的行業和崗位,但是我更理解滴滴車主的艱辛了,為努力賺錢養家的滴滴司機們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