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清朝西南地區社會風貌,三胞胎很搶鏡


一家簡陋的飯館。本文選取的老照片記錄了清朝末年西南地區的社會風貌。100多年前,四川、雲南、貴州等省份因地處內陸,交通不便,很少有外人進入,所以所能留下來的影像資料比較稀少,這也更加凸顯了這些老照片的珍貴。

使用扳罾捕魚的男子。扳罾即拉罾網捕魚,就是把漁網鋪設水中,待魚蝦游到網的上方,及時拉起,如此一來魚蝦便無處可逃。這是一種有著悠久歷史的捕魚方法,如元朝有詩曰:“畫橋斜映釣魚舟,撒網攀罾不暫收。”扳罾至今仍未絕跡,在南方水鄉還有小範圍使用。

三胞胎合影,很搶鏡。這是難得一見的老照片,雙胞胎都罕有影像流傳,更別提三胞胎了。看這三個孩子的穿著,家庭經濟條件算得上殷實。

手持弓箭和長矛的傈僳人。普通傈僳人的生活非常貧困,長期受土司、地主的壓迫。整個清朝268年的時間裡,傈僳農民發起的反土司武裝抗清起義層出不窮。前排的外國人是名為 Litton的領事,可能是法國人。清末法國在雲南有侵略利益。

一戶農村大家庭合影。老老少少有20口人左右,可能是四世同堂。聽老人說,這樣的家庭在清朝、民國並不罕見,家族觀念主宰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他們身後晾曬著蔬菜,大家看看,是不是曬梅菜?

熙熙攘攘的街道。看不到人們的面孔,只能看到男人們一根根大辮子,油亮油亮的。人群中似乎沒有女人,那個年代大概因為裹小腳不便逛街。

餵鴨子的農民。在自然經濟社會,農民的收入來源比較單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水的農民就捕魚養鴨種藕。一旦遇到旱澇災害,生活立即陷入困頓,抵抗風險的能力很低。等到城市市場熱鬧繁榮的時候,農民能進城打工,生活就多了一層保障。

雲南小鎮街景。街兩邊有什麼買賣看不清楚,只能看清一個布幌上的兩個字“抽釐”,也就是向商家收取商業稅。清末時期朝廷加之於民間的稅賦非常繁重,使民生更加凋敝。

簡陋的客棧。所謂客棧,就是用土坯、木板、茅草搭建起來的低矮小屋,前臉連窗戶都沒有。很想知道這麼簡陋的店面,能為旅客提供什麼樣的伙食?住宿條件怎麼樣?

官立新式學堂。拍照之時,清朝的新式學堂建設剛剛起步,數量很少。當然,有機會進學堂的學生也很少。一般家庭為生計奔忙,沒有能力供應孩子上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