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道”的衰亡,從《如龍》淺談日本極道發展

“人不中二妄少年”。在年輕的時候人們心裡或多或少都想成為某個其他人,就是不想成為自己。在這中二的年華里,無數經典文學作品無時不刻不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和思想,就像許多人恐怕就因為《如龍》,而想去體驗一下黑道生活,然後期待能夠像桐生一馬那樣度過波瀾壯闊一生吧。但是現實的日本極道生活真的像遊戲裡一般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如龍》背後的日本極道文化。

“極道”的衰亡,從《如龍》淺談日本極道發展

如龍極

“極道”一詞起源於我國,本意是形容放棄其他方法,專修其一這種極端方法獲取修為的一種方式。這詞飄洋過海去了日本,意思就變成了黑道的代名詞。而早期日本黑幫在日語中更多的被稱為“(Yakuza)”,意為對社會無用與格格不入的人。

“極道”的衰亡,從《如龍》淺談日本極道發展

如龍0

而日本黑道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紀江戶幕府的時候,當時的日本大多是無家可歸的流浪者也是為了守護村莊而成立和存在的。而源於於村落這些武裝的浪人們,為了獲得信任與忠誠,也就選擇了融入村族的親屬制度中。而這種制度也一直延續到了現在,形成了一個“類似血源”的團體。

“極道”的衰亡,從《如龍》淺談日本極道發展

組織構成

到了18、19世紀,日本武士道開始興起,傳統的Yakuza也開始向集團化發展,人群也從原來的流浪武士,加入了賭徒和浪人,形成了不同的派系。到了明治維新維新,武士階層開始大量失業,失業的武士一下子就湧入到黑道之中。甚至還因此產生了一批極端民族主義團體,甚至許多政客都死在了他們的手下。

“極道”的衰亡,從《如龍》淺談日本極道發展

到了二戰時期,這些組織還未許多為當時的日本政府提供了許多情報,作用甚至遠超了當時的日本情報組織。

“極道”的衰亡,從《如龍》淺談日本極道發展

日本的黑龍會曾插手過辛亥革命

二戰後,日本經濟下行,悲觀主義開始盛行。大量的失業軍人迫於生活壓力進入黑道,黑道人士也為了生活開始進行有組織的活動,通過高利貸、威脅等手段快速的獲得第一桶金。然後開始培養各行各業的人才,然後逐漸控制各種娛樂行業。甚至在1946年,日本101號法令來約束這些組織。

“極道”的衰亡,從《如龍》淺談日本極道發展

緊接著朝鮮戰爭爆發,受到特許訂貨的影響,日本經濟復甦,港口用工不足,勞資關係緊張,這時候極道組織抓住機會開始發展壯大,比如山口組就是在這個時間起家的。經濟復甦的同時,國內民權民主運動也隨之興起,日本政府為了利用黑社會打擊左派勢力,所以對黑社會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而且隨著日本的經濟復甦,極道勢力也藉著臺灣為跳板,開始向美國發展。

“極道”的衰亡,從《如龍》淺談日本極道發展

當然隨著時代的發展,日本的極道組織也開始逐漸被取締,最終活下來的大多也都是規模龐大、運作嚴密、歷史悠久的大型幫派。

“極道”的衰亡,從《如龍》淺談日本極道發展

日本的黑道不同於意大利的黑手黨,可以說組織結構更類似於公司。從宗旨上來看也充滿著仁義的氣息,拿山口組的宗旨來說:

  • 一、對內親和合一,團結為本;
  • 二、對外抱持愛念,重信守義;
  • 三、長幼有序,循規守禮;
  • 四、為人處世原則篤定,勿招非議;
  • 五、尊重前人經驗,淬鍊自身人格。

不說這是山口組的教條,你肯定想不到的,完全沒有黑道的樣子。而且這種仁義也沒有隻停留在嘴頭上,而是付諸行動的。比如在 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中,五代目山口組組長帶頭奔赴重災一線,親自指揮救援平民,及時發放大量糧食藥品等必需品。甚至比日本自衛隊的救援行動還要迅速和到位。

“極道”的衰亡,從《如龍》淺談日本極道發展

可以說日本的黑道組織遠不像各種文學作品裡面哪樣,大多都經過了藝術加工。當然遊戲裡也保留了許多黑道的文化傳統。比如不能騷擾平民、嚴格遵守上下級制度、犯錯要切掉小指等等。

“極道”的衰亡,從《如龍》淺談日本極道發展

可以說極道文化經歷這麼長時間的發展,極道文化可能早就跟壽司,動漫等等成了日本文化的符號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