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鹤乡有个小关子,回到家乡重走每天上学路过的那条热闹老街

过了苏通大桥一路向北,汽车飞驰在沈海高速上,再有200多公里的车程,那里有我的故乡,一座临海的苏北小城!

苏北鹤乡有个小关子,回到家乡重走每天上学路过的那条热闹老街

我的家乡小城不大,却是苏北地区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闻名全国的鹤乡,这里是全国最大的海岸湿地保护区的一部分,每年冬季,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丹顶鹤不远万里来到这片滩涂湿地生态保护区过冬。一首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就是发生在我的家乡这片美丽的滩涂湿地上。那名美丽的女孩为了保护野生丹顶鹤而奉献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这就是我的故乡~射阳又名鹤乡!

苏北鹤乡有个小关子,回到家乡重走每天上学路过的那条热闹老街

下了高速,通往镇上的公路干净整洁,苏北比较典型的农村民居瓦房立在公路两侧,这些红砖瓦房其实都是有些年头的房子了,很多人家为了美观给房子外墙涂了水泥或者白漆,配上红瓦顶,坐在车里看着这些建筑其实很有怀念感。

现在住在这些房子里的基本都是老人,年纪轻的大多在镇上或者县城买了房子,也有不少年轻人在苏南、上海、北京、南京等地念书工作后便把家安在了异地。平日里,这些瓦房里除了老人进出外,很难看到年轻人的身影。

苏北鹤乡有个小关子,回到家乡重走每天上学路过的那条热闹老街

阴沉的天气拍出来的照片不是很有感觉,这是镇边缘的地段,三层楼房沿街而砌,街面的水泥路面非常干净。

苏北鹤乡有个小关子,回到家乡重走每天上学路过的那条热闹老街

三个小时的车程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小镇,稍作休息我便邀请老公陪我去那条儿时上学必走的一条老街看看。5年前,有一次回家乡也去走了走,想找回一点儿时的感觉,可时过境迁,那条热闹的老街早已一去不复返,人去楼空,满眼荒凉。5年后,我又想去走走,再回味一下那条老街曾经留给我的美好。5年前在老街拍了一张照片一直储存在手机里,红砖铺就的街道,老旧的临街民居,很有时代气息。

苏北鹤乡有个小关子,回到家乡重走每天上学路过的那条热闹老街

这是镇区的一条交通要道,是连接南街和北街的要道口,马路两旁的店面鳞次栉比,两层上住人下店铺的民居店面房在这个镇上还挺招人羡慕的,小镇上有这样一套店面房的居民就么在家门口做做生意开开店,日子清闲自在!

苏北鹤乡有个小关子,回到家乡重走每天上学路过的那条热闹老街


苏北鹤乡有个小关子,回到家乡重走每天上学路过的那条热闹老街

站在桥上拍下的河景,小时候觉得这条河好大好宽,每天从家上学都会乘摆渡船过河进入老街,老街就在临河的一边。眼前那座白色厂房曾经是小镇上最大的工厂,但早已倒闭荒废多年,现在变成了一座现代化的粮仓,为老旧的废厂增添了些许活力!河水依旧清澈,微风吹起河面一片涟漪,河道蜿蜒向东而流缓缓入海,因此而得名海河。小镇也因这条入海的河流取名~海河镇。

沿着海河边的水泥路就是老旧的扎花厂,前几年来时这里还是一条碎砖路,现在变成了水泥路并新建了蓝色防护栏,看着清新脱俗也安全了很多,现代化的粮仓坚守着海河,海河也在见证着海河边曾经发生的大事小事!

苏北鹤乡有个小关子,回到家乡重走每天上学路过的那条热闹老街

曾经辉煌无比的海河扎花厂大门,依旧保持着八九十年代的门脸,那时同班有几个同学家在扎花厂,住在当时很高端的厂区商品房里,他们是班级同学羡慕的对象,感觉那几位同学家是全班最有钱的人家。这道门在那个年代也是小镇上大人们最羡慕的一道门,能进那里上班是很有面子的,在厂里上班的适龄男女找对象都比一般人好找的多。

记得我曾不止一次地对在镇机关里任职的父亲说:爸爸,你为什么不能去扎花厂上班啊,那样我们就可以住商品房啦,因为我的童年是在镇政府大院的家属区平房里度过,看到扎花厂同学住得商品房别提多羡慕啦。童年的记忆幼稚而可爱!

苏北鹤乡有个小关子,回到家乡重走每天上学路过的那条热闹老街

沿着红砖房向前100米左右就是老街了,以前的红砖路铺成了水泥路,路边还立了一块石碑:老街水泥路。一条水泥路破坏了老街的原始感,我的心也咯噔了一下,也许这应该就是遗憾的感觉吧!

苏北鹤乡有个小关子,回到家乡重走每天上学路过的那条热闹老街

老街沿河边这个砖头铺就的码头看着很普通,但这里对小镇上的所有人而言却是一道永远印在心尖上的痛。

20多年前,这儿是摆渡船的停靠码头,我们住在河南面的人来老街大多都是从这里坐摆渡船过河。小镇最好的小学就在老街的北面,每天河南面的学生上下学时都会从摆渡船回家。

那是一个阴沉的秋天中午,放学的孩子们又欢快的乘船回家吃午饭,就是这样的一个平常日子,摆渡船翻船了,一船39人淹死了21位小学生,一位20多岁在扎花厂上班的美丽女孩。那一天,南街的马路上哭喊声一片,大人们倒背着已经溺亡的孩子在路上颠跑,希望能颠回自己的孩子,医院的门口也是哭喊声一片,几位已经溺亡孩子小小的遗体就摆放在医院的门前,场面不忍直视,叫人心碎!

我的弟弟当时放学也在船上,随着船翻沉入水底自己划着小手竟然挣脱了抓着他手臂求生的孩子冒出了水面被人救上岸,成为那次大事故的辛存者。时至今日,我们全家依然怀着感恩之情寻找那位救我弟弟上岸的好心人,却一直没能找到!

回忆往事,不忍在码头停留,赶紧离开!

苏北鹤乡有个小关子,回到家乡重走每天上学路过的那条热闹老街

窄窄的街道,两边临街而立的是典型的苏北红砖民居,两层小楼与平房紧密相连,错落有致,有讲究的人家在房子外墙贴上了现代化墙砖,与紧贴的红砖房格格不入的感觉。新铺的水泥路也破坏了老街原有的韵味!

苏北鹤乡有个小关子,回到家乡重走每天上学路过的那条热闹老街

走在老街上,仿佛又回到了童年。那时的老街热闹无比,两边的店面家家做着不同的生意,油条店、烧饼店、米饭饼店、卖菜的、卖豆腐的、卖鞋子卖衣服的,在这条老街因有尽有,一放学我们从老街上走过就是被各式好吃的味道馋的直咽口水,眼睛也是直盯着摊位上看,恨不能我的爸妈就是在街上炸萝卜丝饼的,那样就可以天天在这里吃个够了。

苏北鹤乡有个小关子,回到家乡重走每天上学路过的那条热闹老街

如今的老街却是冷冷清清,多数房子都是空着的,紧锁着木门,走过半幅街缺看不到一个人,清冷的冬季,老街更为萧条荒凉!

苏北鹤乡有个小关子,回到家乡重走每天上学路过的那条热闹老街

红砖房依旧在,灰色水泥做成的几何型招牌门楼也依旧矗立着,门楼上只留下菜馆两字。小时候放学,有时妈妈值班没人做饭,便会跟着爸爸中午下馆子吃饭,这家店曾经跟着爸爸来吃过好几次。依稀记得这家的红烧鹅特别好吃,如今不知道那位菜馆烧菜的老板爹爹还是否安好,曾给那个扎着两个羊角辫的小女孩单独烧了一碗黄鳝丝韭菜鸡蛋汤让小女孩吃完赶紧上学的您是那么慈祥和蔼!

苏北鹤乡有个小关子,回到家乡重走每天上学路过的那条热闹老街

这样的招牌20多年前看起来可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如今看起来却穿透着浓郁的时代感。

苏北鹤乡有个小关子,回到家乡重走每天上学路过的那条热闹老街

透过防盗窗户玻璃,饭店里依旧是当年的摆放,只是案板上的锅碗落上了厚厚的一层灰,看来这里也是久无人居的状态了。

苏北鹤乡有个小关子,回到家乡重走每天上学路过的那条热闹老街

继续向前,总算看到一位奶奶的背影了,老街上也许只有这样的老人还在这里不舍离去。

苏北鹤乡有个小关子,回到家乡重走每天上学路过的那条热闹老街

又一位系着围裙的老人闯入了我的镜头,看我在拍照,老人问我拍什么,我说拍老街,找找儿时的记忆。老人身后破败的房屋山根一畦碧绿的上海青长势喜人,为老街注入了一丝生命的活力。

苏北鹤乡有个小关子,回到家乡重走每天上学路过的那条热闹老街

跟老人打开了话匣子,老人说认识我的父母,夸我父亲是个好人,曾经帮过她,有10多年未曾见过我的父母了。我说父母随我们姐弟定居苏南10几年了,回来的次数不多。老人连说我的父母是有福之人,定居苏南好,说要就要拔点身后她自己种的青菜给我带回家给我父母吃,家里还有点鸡蛋,也要拎给我、、、面对朴素的热情,我婉言谢绝代父母谢过这位我并不熟悉的老人。老街犹如老人一样,时间磨去了老街的繁华,留下的只有质朴的自然痕迹,不带一丝虚伪的色彩,人情味依旧留在老街!

苏北鹤乡有个小关子,回到家乡重走每天上学路过的那条热闹老街

说话声引来了几位老街上的老人,纷纷过来跟我们搭讪,说着老街的过去现在。这一段老街还有几家人在居住,老房子也修缮过了,阳台上晾晒着几根腊肠,浓郁的老街生活气息。红衣阿姨是我小时候在老街见过的,记不清她当时在老街是做什么的了,只是面庞很熟悉,估计也要有60岁左右的年纪了。

苏北鹤乡有个小关子,回到家乡重走每天上学路过的那条热闹老街

看到小学同桌家的饭店了,水泥字雕刻的招牌“吴老四饭店”几个字依旧清晰好辩。同学家的饭店曾经是老街上生意最好的饭店,二层小楼每到饭点总是顾客盈门。中午放学时,总能看到我的同桌蹲在门口剥皮蛋,我也总闻到她身上炒菜的油烟味,那时很讨厌闻到她身上的油烟味,总是说她回家不洗澡,为此她还跟我闹过几次别扭,一会又和好如初,因为她总是在身边带点油炸花生米引诱我不得不跟她低头和好。

苏北鹤乡有个小关子,回到家乡重走每天上学路过的那条热闹老街

颇具年代气息的老屋招牌,很有怀念感,我的同桌现在肯定也是为人母的中年女子模样了,是否有时也会如我一样怀念儿时的这条老街呢?

苏北鹤乡有个小关子,回到家乡重走每天上学路过的那条热闹老街

我很想从网上找到一点有关这条老街的历史资料,无奈一无所获。曾听我奶奶在世时讲过她们小时候上街就是来的这条老街,那时她们称这条老街为“小关子”。我的奶奶如果在世也已100多岁了,那么这条老街最少也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我家乡的老街没有苏南的老街那么有古街小巷水墨画般的水乡韵味,所呈现的感觉也完全不同。

苏北鹤乡有个小关子,回到家乡重走每天上学路过的那条热闹老街

老街很长,我走走拍拍,一个转身,老公和弟弟已经逛完一圈往回走。从小在苏南老街古巷中长大的老公看到我嘲笑着说:这个老街怎么跟我们的老街不一样,不像老街哇、、、我的堂嫂笑而不语得看着我们斗嘴,冷清的街巷中回荡着我们的笑声。

苏北鹤乡有个小关子,回到家乡重走每天上学路过的那条热闹老街

紧闭着木门上的一只对联褪去了鲜红,红色的屋瓦一定是后修缮上去的,只有这扇木门还能辨认是老街上特有的老门。老街非常干净,干净地看不到一点杂物,那家空调机下面的万年青在廊下静静地守候主人的归来!

苏北鹤乡有个小关子,回到家乡重走每天上学路过的那条热闹老街

街头青砖老桥已是破败不堪,老街也从这里到了尽头,从这里右转就是我当初的小学,这座老桥伴随了我整个童年的记忆。回忆着在桥上卖贴画纸的姑娘,回忆着在桥头卖油条的老伯伯,还回忆起桥头有间小屋,那位带着笑容帮人剃头的爷爷、、、回忆是温暖的,却也慢慢变得遥远了!

温情的老街,我童年的记忆,回乡的次数越来越少,每次回乡,总是想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够多寻觅一些儿时的记忆带回我所生活的小城!

苏北鹤乡有个小关子,回到家乡重走每天上学路过的那条热闹老街

我是文茵,愿意为您分享我眼中的美景,关注我,一起去看美好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