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故事」樹懶青年自救指南——“萬步有約”半程有感!

「我們的故事」樹懶青年自救指南——“萬步有約”半程有感!

區區不才

是個三十年如一日的樹懶型人格。

「我们的故事」树懒青年自救指南——“万步有约”半程有感!
「我们的故事」树懒青年自救指南——“万步有约”半程有感!

少年時期,讀書破萬卷。只有一門課從不曾及格過,那就是體育。

中考時為了拿30分,灌一肚子“紅牛”在賽道上狂奔,累得口吐白沫。那是我這輩子跑800米最接近3分20秒的一次。

所在高中十分重視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在同齡人的體育課被課業侵蝕大半時,依然保持著每週4節體育課雷打不動的節奏。

那4節課就成了我每週的屈辱時刻。

「我们的故事」树懒青年自救指南——“万步有约”半程有感!

跑步掉隊,球類不協調,跳操跟不上節奏,連墊上運動都無法獨立完成。饒是這樣,20歲仍是我整個人生的體能巔峰,自那之後每況愈下。

簡而言之,

“我運動不行”已經成了烙在我腦海裡的,

根深蒂固的自我評價。

雖然以健康教育為專業,我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在美留學五年間——其實是相當不健康的。

每天熬夜、不吃早飯、從不計算卡路里、出門半里必開車,可謂仗著年輕作天作地。五年歲月耗去了大把青絲,也耗掉了我所剩不多的心肺耐力。

回國後的幾個月,精神壓力驟然減輕,每天吃飽睡足,不斷參加聚會,加上年齡漸長基礎代謝降低,體重也達到了人生之巔峰。

「我们的故事」树懒青年自救指南——“万步有约”半程有感!

終極警鐘敲響在入職半年後首次體檢:

才剛邁進而立之年的我,竟然出現了高血脂的前兆!(在此也要控訴一下7/11的飯菜,確實油脂超標。)

女生嘛,自然對體重、體脂、穿不下的褲子、iphone前置攝像頭下的大臉之類最為敏感。於是也開始蹣跚學步地想法子動起來。

可是對我這種已經自成一派的樹懶青年來說,什麼運動能做得下去呢?

我遊過泳,甚至拿過比賽名次,然而小區附近的游泳館早拆了,“沒有場地”這個理由顯得很充分。

試過跑步,但毅力太差,且因自己的毅力之差,信心遭受嚴重打擊,又順帶勾起了灌紅牛的陰影。

跟著錄像帶痛苦不堪地做過幾天瑜伽,試跳過減肥成功的友人大力推薦的HIIT,練過網紅的“天鵝臂”“天鵝腿”,裝模作樣發朋友圈打卡,可謂四面出擊、屢戰屢敗。

「我们的故事」树懒青年自救指南——“万步有约”半程有感!
「我们的故事」树懒青年自救指南——“万步有约”半程有感!

到去年年末的幾個月,已經連活動一下肩頸都嫌麻煩,破罐子破摔、放任自流了。

報名“萬步有約”,是經過無數左右互搏和心理建設的。

每天一萬步!堅持一百天!在我心中無異於兩座大山,高不可攀。

“萬一陰天下雨怎麼辦?”“萬一生病了怎麼辦?”“暑期太熱怎麼辦?”“冬天太冷怎麼辦?”“走不下來給人家拖了後腿怎麼辦?”

各種假設條件的背後,是對自身運動能力和意志力的深深的懷疑。

工會老師打電話確認報名信息時,一串串的“稍等我再考慮一下”湧到嘴邊,還是礙於面子回答“沒問題”。

事實證明,

每個人都有一種命中註定的運動方式,

就像一個命中註定的人一樣,

總有一天會遇見。

開始萬步不到一個月,

我就發現,

健走是最適合我的那種運動。

每天上班時從家到地鐵站2.5公里,用步行代替公交,對生活沒有絲毫改變。

入暑天氣熱起來,就等晚飯後在小區繞圈,聽著音樂逗逗貓狗,萬步很快就能走完。下雨時去家門口的地下車庫走來回,費不了多少力氣。生病了就走慢些,一趟少走些,稍微堅持一下,也沒什麼大不了的苦處。

我的工作又經常需要下社區督導調查,一天下來,甚至不用刻意去走,步數已經奔向一萬五。

「我们的故事」树懒青年自救指南——“万步有约”半程有感!

北京電影節舉辦了兩週的影展,作為資深迷影愛好者的我在兩週中,每天下班後奔赴一家影院,來回地鐵交通,僅僅是把原來騎單車的路程用兩腿丈量一遍,就能完成任務。

恰好在此期間,參加了國家體育局體科院舉辦的“運動處方師”培訓班。

邊堅持打卡,邊學習知識:健走不需要那麼大的肌肉力量,也沒什麼受傷風險,心率保持在中等強度,恰好是燃脂減重的最佳區間。

注意一下姿勢,還能順便鍛鍊腰腹、改善體態。聽歌逗狗讓人心情愉悅,看著自己的完成率又能鞏固成就感、提升自信心。

此外,說起來有些幼稚——我雖為樹懶,卻有一雙大長腿,大步邁動起來,就像開著豪車速度七十邁一般,自己都覺得拉風,暗爽。

「我们的故事」树懒青年自救指南——“万步有约”半程有感!

5月開始參加比賽,到現在不到兩個月,我已經減掉了8斤,距離出國前的理想體重只有2斤的距離。

朋友紛紛表示“你瘦了”“氣色變好了”,前置攝像頭下的臉好像也沒那麼不忍卒視了。

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間隙健走,本身也是對計劃管理、時間統籌能力的鍛鍊,於公於私都大有裨益。

離比賽截止還有一個多月,我已經決定在結束後將萬步堅持下去。

畢竟,付出汗水努力達到的好結果,怎麼能故態復萌、任其從手中溜走呢?

也許在未來一兩年,待我充分體會到內啡肽高漲的樂趣,我會在健走之外增加其他有針對性的訓練項目,到那時才能真正拍著胸脯說,我是一個運動達人。

但至少在此時此刻,樹懶青年已經完成了初步自救。

「我们的故事」树懒青年自救指南——“万步有约”半程有感!

千里之行,

萬步之約,

一切都始於足下

PS:非常感謝我們千萬富豪隊的隊長,每天不厭其煩的“催債”。想來這也是一種修行吧。

「我们的故事」树懒青年自救指南——“万步有约”半程有感!

文稿 北京市疾控中心 徐露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