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動畫電影崛起之路,繼2019年之後,還平順嗎?


國產動畫電影崛起之路,繼2019年之後,還平順嗎?

2019年,是國產動畫電影的輝煌之年,是抬頭向陽的一年,可並不是真正的崛起與成功。雖然《哪吒》的異軍突起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能賣49億也是所有人沒想到的。關鍵的一年仍然《大聖》上映的那一年,可以稱得上是國產動畫電影的元年。

可流量不代表質量,中國是人口大國,只要熱度高,要在票房上超過別國那是分分鐘的事。那麼,國產動畫電影已經迎來春天了嗎?是要崛起的節奏嗎?其實國產動畫電影離春天和崛起還是有些距離,國產動畫電影的發展還面臨著許多的問題和阻礙,還有一段艱鉅的路要走。

· 內容空洞

這是國產動畫電影近年來存在的一個問題,如熱度極高的《大魚海棠》,雖被譽為中國動畫電影的曙光,雖然畫面精良,技術有所突破,可存在著內容缺乏靈魂,不夠有層次,不夠豐富,不夠成熟的致命問題。如今的動畫電影大多崇尚武力,充斥著各種暴力情節。

國產動畫電影崛起之路,繼2019年之後,還平順嗎?

如面向兒童的《喜洋洋與灰太狼》系列的動畫電影,雖然結合了科技和友愛、團結的主題,可也出現了各種暴力惡搞場景,這對於兒童成長十分不利。而面向兒童和成人群體的動畫電影也不如往昔的經典國產動畫電影,給受眾帶來的是如《寶蓮燈》《大鬧天宮》等,有著深刻的思想內涵和教育意義的作品。

其中包含的道理和人生哲理到現在都被奉為瑰寶。反觀,現在的兒童看的《喜羊羊與灰太狼》等,未能起到深刻教育的作用。"00"後們的精神養分要比"90"後的少很多,致使教育問題愈發的突出,校園欺凌事件頻發。因為他們所受的動畫教育,在友愛與善良上是不足的。

國產動畫電影崛起之路,繼2019年之後,還平順嗎?

· 文化理念斷層

古早的國產動畫電影都蘊含著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足以窺見背後作者的超高的文化素養。《山水情》就是一個很有代表性的作品,動畫中配有蒼勁悠遠的古琴曲,音韻與畫面一樣有著考究的留白。

又如超經典的,極具中國風的水墨動畫《牧笛》,它將音樂和動畫融合得很好,其中的輕靈、詩意,在徐徐的笛聲中流淌而出。《哪吒鬧海》更是中西結合的成功典例,它是由中國傳統的古典故事和大氣而優雅的西洋交響樂碰撞出的火花,奇妙、新鮮又有說不出的美感。

國產動畫電影崛起之路,繼2019年之後,還平順嗎?

再如《人參娃》和《天書奇譚》,則是展現了中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剪紙藝術和皮影戲,我們一直以來想要宣揚的中華傳統文化與精神,就這麼一點一滴,漸漸地滲進觀眾的眼裡、心裡和肌膚裡。《大鬧天宮》更是中國動畫電影的神作,它的每一幀每一個畫面,皆為上乘的畫作。

動畫中的所有角色和武器的設計,都是通過了解大量資料以後進行創作的。在畫面構圖上,也極為巧妙,令人歎為觀止。還借鑑了無錫紙馬和永樂宮壁畫造型等元素,中華文化是華夏幾千年來的積澱,其深度是不可窺見的。如《大鬧天宮》,繪畫線條飄逸,光看截圖也能感受其極富動感。這不是西方畫作能達到的境界。

國畫講究的就是境界,而非西方的抽象意義與寫實。國畫講究人畫合一,即將畫者自身的心境融入到畫裡去,以此營造出畫的意境。早期的國產動畫把這種手法融了進去,讓人們的情感共鳴達到了極致,如仙入境。


國產動畫電影崛起之路,繼2019年之後,還平順嗎?

· 產業鏈不夠成熟,創新不足

在那個經典頻出的年代,製作一部動畫電影是可以向國家報銷的,這樣一來,大家都不擔心費用問題,就會把所有的最好的都拿出來。而今的製作方,很難募集到足夠的創作資金,再加上收益少、容易虧本,所以很少人會投資。再者,動畫賣給全國的電視臺,可能回收的資金也只有製作成本的三、四成,回報率極低。

的確,《哪吒》可謂是強心劑,然而卻是偶然。票房是偶然,甚至製作也是偶然。《哪吒》的反響雖然很成功,可暴露出了一個問題,就是產業化難度大。《哪吒》的勝利幾乎是國內全體動畫人的勝利,表面看來是團結的力量很強大,很感人,可也反映出產業化不完整的問題。

國產動畫電影崛起之路,繼2019年之後,還平順嗎?

唯有提升國人文化素養及在培育專業人才上下功夫,國產動畫電影的崛起才更有希望。如今,製作動畫的大多是"80"後"90"後,

都是深受應試教育毒害很久的,因此製作動畫首先就是想到山寨,因為大多數人都已經失去了創新的意識和能力,現在到處都在提創新這個事情,正是因為創新實在太少的緣故。

而從動畫到遊戲再到其他很多領域,也面臨著這個問題,這光靠一、兩人的努力是很難解決的,也無法在短短几年內解決,需積攢經年累月的功力,臺上一分鐘還需臺下的十年功呢。雖然《秦時明月》《畫江湖之不良人》等是國產動畫創新下的產物,可數量太少,用於拯救整個行業的力量是微乎其微的。

國產動畫電影崛起之路,繼2019年之後,還平順嗎?

· 市場小

還有就是中國動畫電影的市場太小了,與其說太小,不如說根本就沒有,中國動畫電影是生長於夾縫之中的。與日本的全名性形成巨大的反差,中國人從來沒有花錢看動畫片的概念,也沒有花錢去影院看動畫的概念,甚至於,前幾年都捨不得花錢去電影院看電影。

也僅僅是在近幾年之內,大陸電影市場才異軍突起,行成較為壯觀的景象,這得益於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更早以前,DVD、VCD和超壓縮碟才是主流,並且數量可觀,性價比夠高。花五元人民幣就能購買一張DVD,一張DVD裡就含有200多集的電視劇,這就可以看上一段時間。

的確,近幾年的動畫效益高了許多,特別是動畫電影方面,票房在逐年增加,然而動畫卻仍然是一攤爛泥,反映出的實質是中國動畫電影在中國人心裡其實是沒地位的。而歐美的動畫電影的成功,是依靠著中規中矩的故事線,就能將票房的最大值測量了出來。

國產動畫電影崛起之路,繼2019年之後,還平順嗎?

那中規中矩的動畫電影又是怎樣的一個概念?其不是《瘋狂動物城》劃時代、《尋夢環遊記》劃時代延續、《大聖歸來》賣國產情懷、《大魚海棠》賣國產情懷、《喜羊羊與灰太狼》大IP之類的動畫電影。

然而,單看國漫和國產動畫網劇,你會發現整個行業的發展不僅欣欣向榮,還沒間斷過。回首觀望國產動畫電影的票房數量,令人失望。這不禁讓人疑惑,中國的電影市場是公平的嗎?

作為爆款的國產動畫電影能賺取的高票房的也只是短暫的成果,能讓國產動畫電影以此成績穩定發展的最長遠的辦法,則應是開拓其在市場上的價值。在《大聖歸來》《哪吒》等爆款作品的出現下,其導演田曉鵬、餃子,十月文化、彩條屋、可可豆等動畫公司也逐漸成為了"口碑擔當"。

國產動畫電影崛起之路,繼2019年之後,還平順嗎?

這為《姜子牙》《哪吒》等備受矚目的作品和後續作品,奠定了較高的觀眾緣基礎。動畫電影在中國的逐漸"火"了起來,也逐漸提高了其在國人心中的地位,甚至在國人心中種下了"熱愛"的種子。國產動畫電影成為電影市場的主力軍,是指日可待的,也是必然的發展趨勢。

誠然,只有一兩部爆款的國產動畫電影,想要真正崛起,並不是在一朝一夕就能夠實現的。而是要靠著一部接著一部的優良動畫電影來支撐,是一場循序漸進持久戰,並不會一蹴而就。

國產動畫電影崛起之路,繼2019年之後,還平順嗎?

總之,我們不必灰心,甚至可以期待,國產動畫電影的崛起是指日可待的。2019年,這一年對於中國的動畫電影而言,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年。這一年中,有34部優秀的動畫影片,貢獻的總票房達到了70億元人民幣,這是往年望塵莫及的。

而且,這一年中,過億票房的動畫電影達到了6部,這可是突破歷史的光輝戰績。同時有《大護法》和《姜子牙》等高人氣的作品為國產動畫電影市場續火,相信我們已經見到了國產動畫電影崛起的曙光。那麼,你們還知道哪些值得擁有姓名的國產動畫電影呢?快在評論區寫下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