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飯吃什麼

各種食物比例怎麼搭配

美國農業部為了指導大家如何去吃,有一個“我的餐盤”的圖示,把餐盤分成了4個部分:

午飯吃什麼


其中左邊一半是比1/4多一些的蔬菜,和比1/4少一些的水果。右邊比1/4多一些的是穀物,比1/4少一些的是高蛋白質食物,比如肉類、魚蝦、大豆等等。右上角是一杯奶。

一日三餐,每餐按照這樣的比例去吃的話,就很合理了。

我們中國也有這樣的指導,就是“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

午飯吃什麼


寶塔上的數值是對於多數人來說,每天某一類食物應該吃多少多少,比如畜禽肉類40-75克等等,就能使得你的體重控制在適宜範圍,同時吃得比較均衡,能獲得充足的營養。

具體食物怎麼挑選

建議你每天都保證能吃到蔬菜、粗糧、豆製品和蛋。

雞蛋每天吃一個,大豆和堅果建議大家每天吃25-35克,粗糧如果有條件的話,一天一半的主食都用粗糧全穀物,是一種很好的選擇。

至於肉,把白色看得見的肥肉剔掉,吃瘦肉。醃製過的食材建議不要吃。

蔬菜其實挺矛盾的,很多時候大家買到的蔬菜為了好吃,甚至還要澆一點油,建議大家回家自己做。

我從來不建議大家在外就餐吃涼菜,因為溫度達不到標準,容易產生致病微生物,但是如果你的公司有食堂的話,現做的涼菜還是可以選擇的。

還有,麻辣燙這個東西很不錯,食材多樣,但一定要減少湯汁的攝入,可以吃之前先拿水涮一涮。

另外,我還想和很多男性朋友們說一句:其實日常生活中,肉真的不缺。

在其他食物都均衡攝入的前提下,一天吃的畜禽肉類,差不多兩根手指頭大小就夠了。把它切成肉絲、炒成菜,幾乎是看不見的狀態,很多人真的是吃肉過多。

就算你不吃雞蛋、不喝牛奶,不吃豆製品和任何魚蝦,你一天吃三四兩肉也足夠了。

如果你的蛋白質夠了的話,更重要的是注重飲食質量,儘可能在少攝入熱量情況下,獲得更多的礦物質和維生素。

好吃和健康能兼顧嗎

對於廣大上班族來說,午餐主要面對著這些難題:

第一,口味好的不健康,健康的不好吃。

第二,飲食安全與成本。

先來說口味問題。

因為進化,過去我們獲得糖、鹽是非常幸福的,但現在大家很容易獲得這些物資,就容易攝入過量。從根源來說,嵌在我們基因當中的對食物的一些反應,在物資發達情況下的健康需求其實是相牴觸的。

所以,我這裡提醒你:口味上你要進行取捨,明確把哪些擺首位,哪些擺後面一點。

其中重要的是,鹽攝入量一定要控制。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3年給的鹽的攝入量是每人每天不超過5克。我本人也是世界衛生組織“鹽不過5”項目特邀的專家。

最近一次全國調查顯示,現在我們每天每個人的攝入量是10.5克,鹽超標這麼多,容易增加高血壓和腎臟疾病的風險。

如果你是點外賣,控制不了店家放鹽的量,可以吃之前用水涮一下。

那少了鹽不好吃了怎麼辦?告訴你個好消息:酸和辣的東西影響不太大,你可以減少鹽後,稍微放點醋和辣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