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開始變富的3種跡象

很多人會問,讀書有什麼用?

猶太人平均每人每年讀54本書,然後,他們成了這個世界上最有錢的人。

中關村裡名牌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們,飽讀詩書,畢業後平均每人每月可以拿到3萬的高薪資。

世界上80%的財富被20%的人牢牢掌握在手裡,這些人幾乎都擁有一個習慣,那就是讀書。

如果,你真的讀過書,那麼你至少就不會問出讀書有什麼用這種問題。

反而,只要你仔細觀察身邊的人,你會發現越是沒本事的人,越覺得讀書無用。

一個人開始變富的3種跡象

01


有時候你不讀書,你會發現連和別人聊天都聊不下去,之前看過這樣一個段子:

“請問你有《時間簡史》嗎?

“神經病,我有時間也不撿屎。 ”

……

這個段子固然好笑,但是同時也反映出一個殘酷的事實。

懂的東西越少,你能與人交流的東西也就越少。

一個人開始變富的3種跡象

不讀書就少了很多談資,更沒有了對事情的獨到見解,你整天和兄弟哥們之間聊的那些家長裡短,誰願意天天跟你聊?

不讀書,你的聊天就有了很大的侷限性,別人說的東西你完全不懂,不聊死才怪。

這也是很多人覺得自己無論是和朋友聊天還是陪客戶,總是找不到話題的原因。

相反的,經常讀書的人,知道的事情多了自然談資就更多。

02


最近,越來越多地被問到一個問題—— 你平時都看書嗎?

一個朋友回答:白天上班累死,晚上回家還要陪孩子玩,好不容易孩子睡了,哪還有力氣看書?你都是什麼時候看書,你不困?

一個人開始變富的3種跡象

還有個老同學說:年輕的時候咱也是看過書的,不過現在這把年紀了,讀書還有什麼用?再說,好書也越來越少了。

這讓我不禁想到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 · 芒格曾說過的一句話:

"我這輩子遇到的來自各行各業的聰明人,沒有一個不每天閱讀的——沒有,一個都沒有。"

這些行業裡的百萬、千萬,甚至億萬富翁們,都願意花時間在看書上,不斷提升自己,生活中卻總有一些人嚷嚷著很忙、生活很累,但不懂得從本質上改變自己,只知道四處奔波,賺著最廉價的工資,白忙、瞎忙、亂忙。

不看書,你的忙只會越來越沒有價值。

03


或許,已經有人明白了讀書的重要性,但是卻苦於不知道該讀些什麼?怎麼讀才會有效果?

這一次,我們為大家帶來了“180天讀書計劃”超值福利。


這個計劃是什麼?

它集結了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政治學、經濟學教授,整合出的30本經典書籍,由老師深度解讀讀給你聽。

每天只需15分鐘,不用自己看書,不用浪費時間,像聽音樂一樣簡單,一週聽完一本書,180天,讀完30本書。

這個計劃能給你帶來什麼?

聽完這30本經典書籍,能讓你學會:

如何人際溝通,教你高情商處事;

如何找到財富機會,成為有事業會賺錢的聰明人;

如何打開新思維,成為一個有謀略、有格局的籌劃者;

如何找到並經營兩性關係,讓你的愛情婚姻更順利。

它沒辦法讓你一夜暴富,但是會為你的成功打好基礎,並給你社交的底氣。

不光是有趣有用,還可以返學費:

只要堅持學習,就可以收穫不一樣的自己!

常言道,種樹的最佳的時間,一個是十年前,一個是現在。

讀書也是,讀書,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

這是一個成就夢想的黃金時代,這是一個迴歸商業本質的競合時代。面對機遇與挑戰,唯有以創新構築起核心競爭力,才能讓中國企業的品牌之路行穩致遠,讓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得償夙願。秉承中華文明“世界大同”發展夢想的合其家將“【物物地圖】世界一家”作為自己孜孜以求的歷史使命,並正在為早日實現這一目標不斷努力著!

物聯網是面向實體世界,是對傳統行業的核心、模式的深刻變革,是虛實交融的實體經濟,對傳統行業的影響遠超過互聯網,物聯網將推動 "互聯網+" 時代到 "物聯網×" 時代。物聯網已成為現實趨勢,物聯網的產值是互聯網的30到50倍,當前已迎來了又一次的社會重大變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