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耳傾聽》內心的聲音,把握度過人生轉折期的內核

《側耳傾聽》內心的聲音,把握度過人生轉折期的內核

《側耳傾聽》由多次在宮崎駿作品中監督作畫的近騰喜文執導,根據柊葵同名漫畫改編,1995年7月15日在日本上映後,獲得第13屆金總獎中獲得最賣座導演獎等多項獎項。

該影片劇情線非常簡單,初三女生月島文,經常在學校讀書館閱讀,對頻繁出現在借書卡上的天澤聖司產生好奇;機緣巧合之下遇見天澤聖司; 在與他的對話內容中,她內心被天澤聖司對未來的規劃打動;同時,她開始為未來努力的故事。

事實上,在遇見天澤聖司之前,月島文雖可寫出讓同學們讚不絕口的詩,但是對未來一直處在迷茫狀態;當她發現自己暗戀的天澤聖司如此優秀,她感到驚訝,也陷入了不安、焦慮、煩悶的情緒裡。

在與朋友夕子的聊天之後,她選擇結束聽之任之的生活狀態,在天澤聖司外出學習的2個月內,她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本小說。

儘管月島文完成的小說並不完美,但是,月島文卻在完成後,通過心理疏導,成功度過最為關鍵的人生轉折期;領悟完成一件作品該有的精神,重新梳理思想,心靈獲得滋養,自我實現成長。

《側耳傾聽》內心的聲音,把握度過人生轉折期的內核

導演近騰喜文通過影片呈現的道理清晰明瞭:現實社會中的很多人,其實都在接受命運的安排,在現實生活中隨波逐流; 不知如何改變,不敢面對挑戰,就這樣日復一日,碌碌無為過完一生。

因此,影片中所呈現的主題更值得成年人深思,尤其是對當下人們有著醍醐灌頂般的影響意義。

今天這篇文章,我將從自我發展心理學的層面,與大家共同探討現實生活中的“月島文”,深處目前迷茫的人生階段之時,應當通過何種方式,撥開心靈上的重重迷霧,從根本上實現自我成長,明確人生方向。

美國著名作家威廉·布里奇斯(William Bridges)曾在《轉變》這本書中提出:現實社會中的每個人,在人生中必然會經歷不同的人生轉折期,在轉折期的心理歷程,有特定的規律。

在人生轉變的過程中,有個規律:結束——迷茫——重生。這個毀滅和新生的階段都異常痛苦,但是,在每一個轉折期,都會伴隨著更新,更新對自我的認知,更新對世界的認知,實現自我成長。

《側耳傾聽》中主角月島文的這段寫小說的經歷,便很好的詮釋了她在人生轉折期實現自我成長的內核。

《側耳傾聽》內心的聲音,把握度過人生轉折期的內核

01 結束期:選擇結束,象徵新的開始

在影片中,月島文開始並沒有意識到要為未來作打算,對當下所處的人生階段也沒有進行改變的想法,從影片的前部分內容,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出來,她還沉浸在寫歌詞的滿足感裡。

作為一個初三女生,月島文會寫一些詩或者歌詞,經常與好友夕子待在一塊,作夕子情感傾訴傾訴的對象,常會為了夕子被人傷害打抱不平,整天按照原有的生活軌跡過日子。

直到她遇見天澤聖司,被天澤聖司用心做小提琴的樣子吸引,也被天澤聖司未來想要做小提琴匠的想法打動,內心開始對自己的未來陷入迷茫。

其實,她暗念對象就是天澤聖司,為了跟他一樣優秀,她便鼓起勇氣去寫完了一本小說。但是小說完成時,她依然認為寫得不好,並說一些自我攻擊的話。

為什麼月島文在寫完小說以後,依然會深陷在自我否定裡,內心無法直視自我要改變的事實呢?

心理學博士陳海賢最近的新書《了不起的我:自我發展心理學》中明確指出,人生轉變期最難的地方,就在於接受舊的自我需要“結束”的這個事實。

從心理學的角度而言,人們面對轉折期的“結束”時,通常會存在以下3種誤解:

① 容易習慣性地把結束認為是終結的形式,完成一件事情後的最終結果。

② 常把結束當作一種不該存在的意外,認為這並非事物發展的正 常軌道。

③ 事情結束以後 ,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就認為是失敗或者錯誤。

通俗點說,人們對於已經擁有的事物,不願選擇結束,他們害性選擇“結束階段”,過去的所有便成為泡影,過去的人生也失去意義。

影片中的月島文便是這樣,在完成了小說創作以後,她依然自我否定,是天澤聖司的爺爺稱讚她是未經雕琢的原石,只要經過巧手匠人的刀以後,就能換髮出像寶石一樣的光彩,才讓月島文接納了新的自我,也找到了自己前進的方向。

其實,任何人都很難將舊的自我捨棄,但是,只有經歷過這個過程以後,才能夠找到新的方向,人生才會有更多可能。

心理學中有一種心態,叫做”空杯心態”:

忘記過去,忘卻失敗與成功,意味著不斷地學習,與時俱進,更是敢於挑戰自我的永不滿足,不斷追求卓越。

影片中,月島文如果沒有聽到天澤聖司的爺爺的那番話,就不會將過去清零,也無法接受在嘗試寫小說後的失敗,不會將過去清零,那麼,她也就不會接納新的自我。

所以,擁有“空杯心態”,是度過“結束期”的最好方式,因為,擁有這種心態的人,時刻懂得清空自己,自我懂得在“結束期”後實現更新,因此,人生的轉變從坦然面對“結束期”開始的,這也決定你未來的人生高度。

《側耳傾聽》內心的聲音,把握度過人生轉折期的內核

02 迷茫期:接納並尊重自我感受

月島文內心覺得天澤聖司太優秀,認為自己配不上他的時候,她非常迷茫,找不到讓對方也喜歡自己的理由 。

她不知道應該做些什麼去改變當下的階段,跑到了夕子家裡,跟夕子一直說天澤聖司的優秀,以及自己對未來的迷茫,整個人都陷入焦慮,失去自己的價值感,認為之前寫的詩詞沒有意義,是普通人都可以做好的事情。

最後,在與夕子的聊天中,月島文想到通過寫小說來證明自己,在創作的過程中,她連飯都顧不上吃,每天在圖書館瘋狂查資料,對父母的態度也變得有些惡劣。這一切,表面上看是月島文在為了寫小說而努力,實則是她為了證明自己所表現出來的焦慮。

月島文好不容易完成小說的創作以後,發現自己的不足,所以依然沒有找到自己的成就感,沒有等對方說出評價,就開始進行自我否定,陷入了更大的迷茫中。

為什麼月島文在完成小說以後,反而陷入了更大的迷茫期呢?個體心理學中有我們想要的答案。

個體心理學認為,人們的意義感主要來源於目標感。

目標感是指:人們內心能夠感受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是什麼,並能以此為行動指引。通過實現目標,人們能夠找到自身存在的價值與意義;一旦沒有目標或者目標感太強,人們就會變得空虛,缺少力量,也會陷入迷茫狀態。

影片中,月島文寫完小說,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價值,完成以後,卻沒有得到預期的效果,也就說明,她剛開始目標感太強,導致無法接受失敗,也重新失去自己的目標感 ,不知道接下來應該如何做。

說到這裡,你應該明白,為什麼月島文要寫完小說以後,人生反而進入了更深的迷茫階段。

心理學研究表明:

人們會對不確定的事情產生恐懼感、焦慮感,當你不知道自己未來要做什麼,或者面臨什麼挑戰時,就會產生強烈的迷茫感。

想要儘快度過迷茫時期,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分析迷茫的原因。當你瞭解迷茫具體來源於何處時,就能夠對症下藥,進行下一步行動。

這就是應對“迷茫期”的最佳方式。

在影片中,就是天澤聖司的爺爺說了原石需要打磨,才能煥發光芒之類的話,讓月島文明白了自己的迷茫,來自於對小說結果的錯誤認知;她以為,只要完成了小說,這部小說就會是非常完美的。可貴的是,她最後接納了所有的不完美,懂得成功是一個需要不斷學習,不斷打磨的過程。

這種應對“迷茫期”的方式,正是現實社會中,所有處於“迷茫期”的人們需要借鑑的,只有如此,才能贏得重生機會。

《側耳傾聽》內心的聲音,把握度過人生轉折期的內核

03 重生期:自我成長,獲得重生機會

在經歷了小說創作不足的挫折以後,月島文已然明白:急於想要證明自己的價值,只是會讓自己陷入更大的迷茫,只有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不斷去學習堅持,才能夠走在正確的人生道路上。

月島文的人生,在此刻變成了涇渭分明的兩個階段,前階段是迷茫焦慮,現階段是逆風成長。這一切皆因她的自我已經得到重生。

因此,月島文沒有因為這次失敗而放棄寫小說的想法,反而更堅定了未來的方向,同時,也開始改變自己,重新回到認真學習知識的狀態,併為自己之前對父母的無禮表達歉意。

在面對天澤聖司時,月島文不再自卑,敢於對對方表露自己的心意,同時,答應天澤聖司未來在一起結婚的請求。這份青澀美好的感情,未來是否會有美好的結局,我無法得知;但是,月島文已經擁有的重生能力,必然會讓她擁有想要的人生。

那麼,重生究竟是什麼?

在個體心理學中,有一個詞叫做心理彈性,是指人們遇到災難和挫折後,內心的復原能力。

所謂重生是指:人們在挫折和災難中復原後的狀態。人的一生,會遇到很多挫折與災難,這些災難分為隱性與顯性的,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個人發展,而心理彈性好的人,便能夠快速復原,獲得重生。

就像月島文,她是一名初中生,寫出歌詞或者詩詞,便產生滿足感;為了完成小說的創作,連學習都不放在心上,爸媽試圖阻止,她依然一意孤行;這樣的行為,在成長的階段,是顧此失彼,於整個人生而言,是一場災難。

人生漫長,所有人必須認清這類災難,勇敢結束這種行為,才能不斷讓自我更新,實現蛻變,擁有重生的能力.

《側耳傾聽》內心的聲音,把握度過人生轉折期的內核

那麼,轉折期的重生到底是什麼?

陳海賢博士為我們提供了以下答案:

重生的本質是心理結構的重組過程。在結束階段,我們從原先的環境、身份和目標中脫離;在迷茫階段,我們會跟更深更廣的精神領域建立起聯繫;而在重生的階段,我們獲得了一種新的目標,一種新的認知結構,一種新的意義感。

重生,相當於你的認知結構到外在行為模式徹底發生變化,保留了好的部分,也剔除不好的部分,未來,也有足夠的心理彈性,適應不斷變化的現實社會。

影片中的月島文她沒有了以前的自卑、焦慮、迷茫,通過人生轉折期的三個階段,獲得了一顆堅定向前的心以及一個全新的自我,她的成長過程,相當於是當下所有處在人生轉折期的人們最佳指南。

總結一下:

在現實社會中,我們都是“月島文”,無論當下或未來,人生難免會面臨許多轉折期。

身處人生轉折期時,無論我們內心有多痛苦,都要有勇氣結束舊的自我,大膽一些,去嘗試新的事物,坦然接受這個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挫折與失敗,因為,這是所有人成功的必經歷程。

我相信,只要我們對轉折期的規律有了認知,足夠勇敢就會擁有“重生能力”,靈魂會在不斷重生中得到滋養,自我會在持續滋養中不斷更新、成長、蛻變;未來,終將與人生中所有的美好不期而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