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銷售更願意瞭解客戶的真正需求,學點心理,助力業績翻一番

銷售在日常生活裡隨處可見。銷售的本質是幫助客戶發現自己真正的需求,解決購買問題。

優秀的銷售不是隻會介紹產品的賣點,而是強於“攻心”

現在的市場很難做到“人無我有”的資源獨有優勢,那麼就要改變策略,做到“人有我優”。同樣的產品,為什麼銷售的業績相差如此巨大?而反過來從客戶的角度看,市場上那麼多的同質產品,客戶為什麼要選擇你呢?普通銷售和王牌銷售的最大區別就在於是否走心,能夠真正瞭解客戶的情感和心理上的需求。

很多時候,客戶並不是真正清楚到底哪類哪款產品更適合自己,需要從與客戶的談話中,具體分析判斷,提出專業意見,幫助客戶做出決定。看似簡單的銷售行為,實際上大有講究,今天就帶你瞭解銷售心理學中常見的3個實用技巧及其原理。

優秀的銷售更願意瞭解客戶的真正需求,學點心理,助力業績翻一番

一、迎合客戶的購買心理——互惠關係定律

優秀的銷售更願意瞭解客戶的真正需求,學點心理,助力業績翻一番

互惠關係定律

心理學上對互惠關係定律的理解是:“給予就會被給予,剝奪就會被剝奪。信任就會被信任,懷疑就會被懷疑。愛就會被愛,恨就會被恨”。

銷售從來不是單方面的強買強賣,只有真正站在客戶的角度想問題,理解各種“刁難”的理由,才能發現客戶真實的顧慮和需求是什麼。


有一位旗袍設計師,她的設計曾經多次獲得過國際大獎,對服裝的設計和工藝精益求精。因為對質量嚴格把關,她的小店聲名遠揚,得到很多客戶的青睞,來到她小店裡消費的基本都是老客戶。

有一天,應一位客戶的邀請,上門服務。這是位很挑剔的客戶,之前換了幾家旗袍店都不是很滿意。後來經朋友介紹認識設計師,想著先嚐試一次。過了幾天,設計師把衣服送過來,她試穿了一下,同往常一樣,很快指出了一些不滿意的地方,憑著對服裝設計的專業眼光和經驗,設計師發覺有些地方其實並不需要改動,是客戶出於不自信而盲目提出的意見,於是設計師巧妙的岔開話題,聊到客戶對形體的要求,期間又翻開差不多體型客戶穿著她設計的旗袍的照片,指出如果哪裡不適宜改動,如果改動會出現什麼樣的問題,哪裡可以略做調整,為什麼這樣改,有什麼樣的效果。客戶被設計師的耐心和專業打動,同意了設計師的要求。果然,在聚會上,客戶的服裝引起朋友們的稱讚,後來,不僅成為設計師的常客,而且還把她的幾位朋友都介紹了過去。


在這個案例中,設計師沒有誇耀過一句自己的獲獎成就,自己的產品如何完美,而是不動聲色的注意觀察,用心交流,走入客戶的內心,理解她的難處和顧慮,幫助客戶提出合理專業的意見,贏得客戶的信任,完成簽單。

只有站在客戶的角度上幫她解決問題,才能瞭解客戶的真正需求,得到對方的信任,獲得更多的回報,從而打出自己的口碑和市場。

二、滿足客戶的購買需要——平衡理論

優秀的銷售更願意瞭解客戶的真正需求,學點心理,助力業績翻一番

情感平衡

平衡理論是說在銷售過程中關注客戶的消費情感。從情感出發,引起共鳴,增加客戶和品牌的粘合度。

正如馬斯洛需求理論所劃分的,人的需求分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會需要、尊嚴需要以及自我價值實現的需要。滿足客戶的社會情感需求,讓客戶產生歸屬感,進而更加認同你的產品或服務。

同事的孩子在一家興趣輔導機構學習,其實這家機構離她家不近,驅車30分鐘路程,為什麼不選擇家門口附近的很多同類型的機構,捨近求遠呢?這家機構哪裡吸引了小朋友和家長。同事說,很多家長都是慕名而來,機構的佈置很溫馨,老師們很和藹,而且教學質量也很高。孩子們喜歡就能夠學進去,大人辛苦一點也值得。

這家機構的費用在同類型機構中並不便宜,不同之處在於創辦人抓住了孩子和家長的心理,通過情感鏈接增加了機構親和力。

比如:他們經常會舉辦一些公益活動,

中秋節組織親子自制月餅,漢文化體驗等;

端午節組織開展有關節日的競賽問答等活動;

兒童節組織小朋友們才藝表演。

諸如此類的活動,既讓孩子們學到了知識,鍛鍊了能力,又增加了團隊凝聚力,更重要的是在活動中,增強了機構的親和力和影響力。

銷售是有溫度和情感的,你對客戶是否用心,客戶感受得到。有句話說“你的時間和精力花在哪裡,哪裡就會出成績”,有些合作不是一氣呵成,需要用心經營,“路遙知馬力”,銷售需要專業知識,而說服客戶,擴大影響需要講究方式方法。特別是競爭激烈的今天,忠誠的品牌看客戶已經很少了,挖據客戶的情感需求,社會角色,有利於增進與客戶之間的距離。

三、學會掌控銷售局面——面子效應


優秀的銷售更願意瞭解客戶的真正需求,學點心理,助力業績翻一番

面子效應

面子效應是說在人們在拒絕了一個較大的要求之後,反而更容易接受一個較小的要求。這也是銷售中常見的場景,銷售過程中,看似被動,實則掌握者局面的主動性。有時候,我們覺得自己討價還價買到了物美價謙的東西,有沒有想過這件物品的本身的價值也許就是這麼多?或者更少呢?

覺得買值了只是你的心理作用。

朋友前幾天逛商場淘到一件特別鍾愛的連衣裙,然而更讓我覺得驚豔的是價格。她說換季打折,讓我猜價格,看標籤上寫著2999元,再看看款式和真絲的布料,隨口報了1500元,心想這打對摺差不多吧。朋友特別開心,讓我接著猜,心想著換季那麼明年可能款式過時,價格再低一些也很正常,琢磨了一下,說750元?朋友大笑,再對摺還去掉零頭,到手價300元。比報價縮減了十分之一!朋友說商家因為是老客戶,加上換季,業務員為了完成任務,優惠賣給她。

朋友以為自己買值了,實際上,商家巧用了面子效應,先報一個很大的價格,最後報出很小的價格,讓客戶容易接受。多數客戶會覺得這麼貴的東西,錯過了可惜,談了這麼久不買面子上過不去,現在價格挺划算。

真正的物美價廉是不存在的,就好像市面上經常看到的打出“清倉大甩賣”、“賠本甩賣,停業整頓”、“老客戶優惠,為了增加業績,折價賣給你”,如出一轍,商家利用面子效應,以降價吸引客戶,更容易被接受。

總結:

優秀的銷售更願意瞭解客戶的真正需求,學點心理,助力業績翻一番

類似的案例生活中還有很多,只要有心,隨處可見。心理學是一門實用又有趣的科學不僅能夠幫助解決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情緒問題在實際銷售中可以幫助瞭解客戶的心理想法

,發現客戶的真實需求,有的放矢的推薦最適合的產品和服務,並能夠幫助客戶解決購買中遇到的問題。巧妙利用銷售心理學,讓你更容易走進客戶的內心,讓銷售變得更加人性化、情感化,促進溝通,完成銷售,助力業績翻一番。

所以,銷售並不是只要掌握產品屬性就可以,學一點心理學,可以事半功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