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植樹節的來歷,在家過個陶藝植樹節吧

在中國古代清明節時節就有插柳植樹的傳統,歷史上最早在路旁植樹是由一位叫韋孝寬的人於1400多年前從陝西首創的。

你可知植樹節的來歷,在家過個陶藝植樹節吧

據唐李延壽《北史》列傳第五十二記載,西魏(公元552年),韋孝寬因軍功被授予雍州刺史。自古以來,官道上每隔一華里便在路邊設置一個土臺,作為標記,用以計算道路的里程,也就是現在的里程碑。

你可知植樹節的來歷,在家過個陶藝植樹節吧

韋孝寬上任後,發現土臺的缺點很多,經風吹日曬,特別是雨水衝涮,很容易崩塌,需要經常進行維修,不但增加了國家的開支,也使百姓遭受勞役之苦,既費時費力又不方便。韋孝寬經過調查瞭解之後,毅然下令雍州境內所有的官道上設置土臺的地方一律改種一棵槐樹,用以取代土臺。

你可知植樹節的來歷,在家過個陶藝植樹節吧

這樣一來不僅不失其標記和計程作用,還能為往來行人遮風擋雨,並且不需要修補。韋孝寬的這一做法,無疑是造福桑梓,減輕家鄉百姓負擔、利國利民的重大舉措。

你可知植樹節的來歷,在家過個陶藝植樹節吧

中國曾於1915年規定清明節為植樹節,最初由林學家凌道揚等創議設立 ,而後在1928年將植樹節改為孫中山逝世的3月12日,以紀念革命先驅的植樹造林願望。這一設定被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沿用至今。由此可見中國的植樹節還是有很長的歷史淵源。

你可知植樹節的來歷,在家過個陶藝植樹節吧

為什麼要植樹呢?因為成群的樹林能對生態系統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一公頃林地與裸地相比,至少可以多儲水3000立方米。1萬畝森林的蓄水能力相當於造價千餘萬元、蓄水量達100萬立方米的水庫。有專家預測,假如地球上失去了森林,約有450萬個生物物種將不復存在,陸地上90%的淡水將白白流入大海,人類面臨嚴重水荒。森林的喪失更會使許多地區風速增加60%~80%,因風災而喪生的人可達數億。

你可知植樹節的來歷,在家過個陶藝植樹節吧

在中國全民義務植樹運動有力推動下,中國生態狀況得到了相當大的改善。這個運動啟動之前的1981年,中國森林面積為17.29億畝,活立木蓄積量為102.6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12%。經過多年的不懈奮鬥,中國森林面積已達到26.2億畝,活立木蓄積量達到136.18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提高到18.21%。

你可知植樹節的來歷,在家過個陶藝植樹節吧

今年的植樹節因為疫情的防控,我們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減少戶外出行,暫時不能外出植樹,為了紀念這個特殊的植樹節,也為了中國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早日勝利,就讓我們在家用指尖陶藝的形式過一個與眾不同的植樹節吧!

視頻加載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