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行宫存疑,李自成亡地有争!都是旅游文化资源之争惹得祸

盘龙山原名马鞍山,位于陕西米脂县城北门外,是一座独立的土石山包,因其形状似马鞍而得名。该山东傍饮马河,南眺文屏山,西临无定河,北依印台山。山上建筑自上而下依形就势,占地面积约33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700平方米。

李自成行宫存疑,李自成亡地有争!都是旅游文化资源之争惹得祸

顺着石板铺成的古老街道走出米脂县城的北门,前行不远就到了盘龙山了,山峰之上就坐落着灰色砖墙围砌的“李自成行宫”。整个建筑由乐楼、梅花亭、捧圣楼、二天门、玉皇阁、启祥殿、兆庆宫等七个部分组成。依山据险,楼台叠峙,亭殿交错。

李自成行宫存疑,李自成亡地有争!都是旅游文化资源之争惹得祸

梅花亭是首先映入眼帘的一座亭阁,它典雅秀气,凌空欲飞,一颗硕大的金项冠如宝珠一般地嵌在中央,福罩八方。亭的对面是乐楼,乐楼背面直立,前呈弓形,下由四柱支撑,在建筑结构上很是别致,给人一种劲秀的感觉。厢楼在乐楼两旁,排列有序。这几处建筑紧凑别致,浑然一体,构成了一组极美的建筑空间。

李自成行宫存疑,李自成亡地有争!都是旅游文化资源之争惹得祸

绕亭继续东行,经过一条陡峭的石阶路,向高处走去,会发现这里立着一座石碑坊,上面刻着石人、石马等。正面有一副对联,上联是"灵区直移蓬莱景",下联为"福地还开兜率宫"——无疑,这是一幅道教内容的楹联。路过旗杆,再经过一条云梯式的陡峭石阶,就进了"二天门"。

过了"二天门"之后再通过一条向上的石拱道,于南道尽头再举目观瞧,豁然开朗——这才进入了建筑的主体部分。只见凌空而起的玉皇阁,富丽堂皇的启祥殿、兆庆宫以及钟、鼓二楼,一座座错落有致,规模宏大。尤其是启祥、兆庆两座正殿十分庄严,廊腰漫回,画梁雕栋,金碧辉煌。

李自成行宫存疑,李自成亡地有争!都是旅游文化资源之争惹得祸

盘龙山古建筑与米脂古县城近在咫尺,实为米脂县的一大名胜景点。但是,其在志书典籍中却无任何记载——猜想正史之所以不记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李自成是当时的一个“反贼”。因此,后来人们想要了解这段历史,只能通过米脂当地藏于民间的家族史料等处去寻找一些蛛丝马迹来弥补。

至于到底是先建了“李自成行宫”,后改成真武庙;还是先建了真武庙,后改成了“李自成行宫”,坊间也是一直争论不休。

传说一:先建了“李自成行宫”,后改成真武庙

目前能找到最早记载“李自成行宫”的文字资料,只是米脂文人李健侯写的《永昌演义》。书中记载说,崇祯十六年(1643年)冬,李自成命李过率兵攻打延绥,并回米脂修复祖坟、改造马鞍山营房。李过回县后申饬知县征调民夫14000名、工匠2000名分头兴工,用45天时间完成祖坟、马鞍山营房两处工程。并详细记载了诸如“马鞍山行营大殿五间,后殿五间,左右配殿前后共二十间,宫门二座……”不久李自成回到米脂,“传令改马鞍山为盘龙山,正殿曰启祥殿,后殿曰兆庆宫……”

传说二:先建了真武庙,后来改成了“李自成行宫”

明崇祯十六年李自成回米脂,在《明史李自成传》中确有记载:“(崇祯十六年)冬十月,惟高杰以窃自成妻走延安,为李过所追,折而东,渡宜川,绝蒲津以守。自成兵所至风靡,乃诣米脂祭墓。向为军所发,焚弃遗骴,筑土封之。求其宗人,赠金封爵以去。改延安府曰天保府,米脂曰天保县,清涧曰天波府。崇祯十七年正月庚寅朔,自成称王于西安,僣(jiàn)国号曰大顺,改元永昌,改名自晟。追尊其曾祖以下,加谥号,以李继迁为太祖。”

李自成行宫存疑,李自成亡地有争!都是旅游文化资源之争惹得祸

从《明史李自成传》记载来看,李自成回乡祭祖时间范围是崇祯十六年(1643年)十一月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十五日前这一时间段。说是平地修建行宫,无论从季节、建造周期等哪个方面来说,无疑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如果说是将真武庙改成行宫倒是比较靠谱。至于李自成回乡祭祖是否在盘龙山驻扎过,亦同样缺乏详实的史料记载。

其实,李自成的系列之谜何止以上这两点——李自成兵败之后到底死在哪里,归纳起来竟有十多种说法:一说死于通城九宫山;二说死于通山九宫山;三说死于黔阳罗公山;四说死于辰州九宫山;五说死于广西峡山;六说死于平阳;七说死于宜嶂莽山;八说禅隐湖南石门夹山寺寿终正寝;九说死于江西;十说死于湖北黄州等等。

不难推断,事实上李自成只可能死于某一处地方!据说通城县民间历史爱好者在湖南平江县李自成侄子李过后裔那里,发现了大顺档案1500多件,其中就有20多件缴获清军的文告,其中多件证据链直指李自成死于通城县九宫山,与《明史》的记载完全一致。

李自成行宫存疑,李自成亡地有争!都是旅游文化资源之争惹得祸

但目前米脂县“李自成行宫纪念馆”中,对于李自成的死亡地仍引用“通山九宫山遇害”和“石门夹山寺禅隐”两种传说,并存而建档展出;2006年国务院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这里的定名恰恰不是“李自成行宫”,而是“盘龙山古建筑群”。

李自成行宫存疑,李自成亡地有争!都是旅游文化资源之争惹得祸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排除一些地方为了谋求旅游文化资源,大家分别邀请了对在地有利的一些专家、学者为自己摇旗呐喊,追求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造成史学问题上的迷茫和混乱。期待真相澄清的那一天,让每一个历史文化旅游景区都活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