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臺山-擔水挑煤燒爐子的歲月


大連臺山-擔水挑煤燒爐子的歲月


大連臺山-擔水挑煤燒爐子的歲月


我在大連臺山讀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已經成為家庭的主要勞動力。我每天要到井上挑四五擔水,我家裡用三擔,奶奶家用兩擔或一擔。那時台山沒有自來水,直到1965年才有了自來水供水站,到自來水供水站擔水,每擔水要花2分錢,媽媽給我每月6角錢的消費,我大多時候都是去西井挑水,省下這點錢租書看。我為家裡擔水一直到我下鄉的那天早晨。

那時候,我家有一個大鍋和一個爐子。平時用大鍋做飯,或燒柴草或燒煤,大鍋燒的炕是我和奶奶住的,奶奶搬到后街時,那鋪大炕就是我和兩個大弟弟住,小弟弟和爸爸媽媽在北屋裡住。

大鍋下面是一個大灶,灶裡是圓形的,灶底是一個鐵製方形盆,盆底是一個鐵球,球下有一個圓形的洞。拉風匣燒煤 或柴草的時候,下面的鐵球就會把底洞封住,風匣裡的風就會沿著鐵盆的坡形吹到盆頂的鐵蓖子上,讓煤充分的燃燒。由於盆底的洞是活動的,燒完煤的灰渣落在盆底,我就可以用燒爐子的鐵鉤把鐵球鉤起後,讓煤渣落到灶底的儲灰室裡,然後可以從這裡將煤渣掏出去。在灶裡的燃燒室右側有一個煙洞通往我住的那鋪大炕,炕的下面有煙道,煙火從煙道里經過,就會把炕燒熱,人睡覺在炕上才可以舒服一些。

媽媽和爸爸的那間房也是一個大炕,但沒有灶臺,屋裡取暖和熱炕靠炕前的火爐。我們家的火爐是用磚砌的,火爐的外形是方的,爐腔是圓形的,爸爸用摻著爐渣的黃泥把爐腔內部的四周糊了一層厚厚的內襯,使火爐裡面形成一個圓筒式的燃燒室。燒火爐無論是鐵的還是磚砌的,都需要用黃土套一層內襯,這種內襯的作用一是保溫,二是爐子不容易燒壞。炕前的火爐主要作用是燒水、熱炕,很少用來做飯。

燒大灶用的是散煤,一般用的是有煙煤,這種煤含硫量高,煙大,燃燒值高,可以很快把炕燒熱。燒大鍋的時候,一人坐在灶前,左手拉風匣,右手用小鐵鏟往灶底添煤,灶底的火會很快把鍋燒熱,把水燒開。燒煤產生的煙都從煙道鑽進去,經過炕的底部,到炕的末梢從煙囪裡爬出去,就會在房子上面升起一股股黑白相間的煙。每天早晨家家戶戶的房子上面都會升起一股股嫋嫋的炊煙,如果有風颳起就會在街道上空形成一片煙霧。

炕前的火爐燒的大都是無煙煤,這種煤燃燒的時候煙少,相對安全一些,也衛生一點。燒爐子有講究,冷爐子最初點火,需要用木柴生底火,當木柴著起來之後,要扔幾塊稍大一點的木柴,然後在木柴上放一些煤塊,當木柴燒燼的時候,爐子裡的煤也就能燃燒起來。燒爐子有塊煤、煤球和散煤。燒散煤就是用水、黃土將無煙煤攪拌成膠凝狀,然後用小鐵鏟添加到爐火最紅的地方,幾分鐘以後,這種溼煤就會燃燒起來。此時爐火紅紅的,有一種灼人之感。不過有錢的人家會專門燒塊煤或煤球,塊煤和煤球燃燒值高,取暖效果和燒炕的效果比無煙煤強不少。不過,工薪階層的人家,大都燒溼煤。晚上睡覺前,要用溼煤封爐子。封爐子是技術活,先要把爐底已經燒燼的灰渣用鐵鉤捅乾淨,讓爐火再燃燒5-10分鐘,然後在爐裡的煤火最旺、但煤炭有一半或一少半未燃燒的時候,在旺火上加蓋一層大約5至10公分的溼煤。然後再用爐釺由上到下捅5、6個洞,讓煤底的火可以通風並慢慢地燃燒。爐子封得好,可以保持一夜爐火不滅,第二早晨,把上面已經燒乾的煤層打碎,把爐底的煤灰捅淨,爐子裡的火很快就會燃燒起來。

由於家家都要燒爐子,每戶人家都有一個和(huo))煤的鐵槽或磚砌的煤池子,還有爐鉤子、爐錐子、煤鏟子等工具。一般人家的院子裡要有一個儲煤的地方,如果院子裡沒有地方,只能在大鍋臺後面的空地儲煤。於是,我們這些已經懂事並能幹活的孩子,便有一種勞動,去煤場挑煤。

台山的煤場坐落在合作社左前院子裡,我們稱那裡為後河套。因為在合作社對面與通往台山的路口有一條十幾米寬的幹河谷,這是台山水庫的瀉洪河道,是馬欄河支流,平時沒有水,只有雨季或水庫瀉洪的時候才會出現水流。

煤場裡有七八樣不同品種的煤堆,煤場的院子是用鐵絲網攔成的,有一個大木頭門靠在道邊,平時這個門是不關的。這個木頭門已經歪歪斜斜了,看樣子快要倒了。

我大概每10天要去挑一次煤,我家院子裡沒有倉房,只能在大鍋臺後面灶王神位下面的空洞處儲煤,那個小地方每次能儲藏100多斤煤,可以供全家燒10天。我去挑煤使用的是一對柳條編的筐,每隻筐能裝50市斤煤,用一根木扁擔挑起,走起路來兩隻煤筐一顫一顫的,給人一種輕盈的感覺。

那時候居民燒煤也要供應,我記得我們全家每月的煤供應量是350市斤,每人每月定量50斤。所以,燒煤也要仔細,不能浪費。

我擔著扁擔和挑筐來到煤場後,我會在不同的煤堆看一看,然後挑選一個品種,拿著煤炭供應小本到營業室辦手續交款。所謂辦手續,是將買煤人的小本上將扣除已買的數量,然後到財務那裡交款,開出一張小紙票。我拿著小票到付煤員那裡交驗後,自己到煤堆上裝煤、過稱,如果重量不足,可以添稱,如果重量超了,就要從筐裡剷出一些,稱之為減稱。

平時我都選擇普通的品種買煤,如果趕到春節前。就會選擇燃值高的品種購買,還會買一些塊煤。臘月底春節前,爸爸和媽媽會早早地準備過年的食物,家裡的用煤量就會明顯增加。

從我家到煤場,先出衚衕,到中街上往東走。大概50米後是一條兩級分叉路,右邊的下坡,從任世忠家後牆外通過到自來水供水站那是形成一個十字路口。往前走會一直走到大連式礦車輛廠的鐵路道口。十字路口往右走就是我們讀書的台山小學和五一路及華僑果樹場的果園。十字路口往右走左側會路過郭永青家門口,一直走到后街的果樹場邊,再往右走會走到一個三叉路口,往左轉下坡一直走到合作社和煤場。我每次去合作社都會在臺上的小路走,小路盡頭往左一拐就是大路,我記得郭永青家是黑色的大門,她的妹妹經常在門口跳皮筋,她喜歡梳一對小辮子,扎兩隻白色的頭結,小姑娘長得胖胖的,天真爛漫。

郭永青家前面這條路是一個緩慢的上坡,走到盡頭是台山的后街,這條街緊靠一片極大的果樹園。這條路走到頭是一個丁字路口,向右可以走到台山的前街,也是台山小學的盡頭。向左便是通向合作社和煤場的下坡路。這條路左側與果園相鄰,果園到頭路的左側有一塊極大的菜田,菜田邊上有一戶人家,我們班級的張玉桂家就在這裡。張玉桂家斜對過有一個院子比馬路低不少,進院後的第三戶人家是我們班的粘玉軍家。如果我的記憶不差,我班女同學孫永魁家離這兒不太遠,但我沒有去過她家。

我買完煤後就會挑起來往家走,從煤場到我家大約有2-3公里,一路都是上坡。我每次買煤都是100斤,一個十歲左右的孩子,能挑100斤煤是很厲害的,人們看到我能挑如此重擔都感到驚奇。其實,我每天挑水的的擔子差不多也有100斤,天天鍛鍊,挑重擔已經習慣了。從煤場到我家,中間我要休息3-4次,每一次挑煤我都會汗流夾背,臉上黑一道白一道,人們看到非常好笑。

恰恰就是這種生活鍛鍊,我下鄉以後,很快就在挑擔一事上讓社員們早早地接受了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