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政策寬鬆未盡 全年經濟或呈現“倒V型”走勢

央行11日公佈2月金融數據顯示,2月新增人民幣貸款9057億元,同比多增199億元,新增社會融資規模8554億元,同比少增1111億元;M1和M2增速分別為4.8%和8.8%,分別較上月提高4.8個百分點和0.4個百分點。


分析認為,社融餘額增速是中國經濟的重要領先指標,其穩定增長將有助於企業的有序復工,經濟恢復正常,當前貨幣政策寬鬆未盡,預計全年經濟或呈現“倒V型”走勢。


  M2、M1增速回升,或主要由基數因素導致,1、2月基數錯位對貨幣增速影響明顯,壓低了1月增速,抬高了2月增速。華創證券高級分析師周冠南指出,短期復產復工後,企業融資需求的修復和基建刺激政策的發力或支撐金融數據的平穩,逆週期調控政策防止金融週期的收縮,以擴張性政策支撐實體經濟度過難關,後續金融數據不一定會顯著走弱,但基本面承壓的態勢短期料難以逆轉。故疫情消退後,金融數據的修復或對債市預期產生擾動,但貨幣政策寬鬆未盡,海外疫情迅速擴展的情況下,債市收益率短期或仍在低位震盪,等待經濟數據的驗證和貨幣條件的再次顯著寬鬆。


目前,政策支撐債券融資發力,政府債券數據受“統計口徑”擾動,疫情一定程度影響地方債發行,但後續來看,地方債仍是新增社融中的重要支撐因素和逆週期調控政策的主要發力方向之一。


長江證券首席宏觀債券研究員趙偉認為,流通中貨幣和單位活期存款增速均顯著回升,與專項再貸款、節後資金迴流銀行體系等有關;“春節錯峰”使得基數也有利於同比增速回升。新增社融低於去年同期,多數分項均有拖累,企業債券為主要貢獻項。1-2月信用債融資明顯增多,其中民企融資有所改善;但募資“借新還舊”比例高達74%,內生動能仍偏弱。疫情會拖累房地產相關需求、加大部分地區財政收支平衡壓力等,可能掣肘基建空間和全社會融資總量。


  儘管2月對實體部門的人民幣貸款、表外非標融資和政府債券三項融資同比分別減少439億、1208億和2523億,但2月資本市場融資大幅增長,企業債券和股票淨融資分別同比多增2985億和330億元,使得社融總體依舊保持相對穩定。


  海通證券宏觀分析師李金柳表示,本輪中國應對疫情措施有效,國內新增病例數已大幅下降,預計3月中下旬多數省份有望大幅降低或解除疫情警報,恢復正常的經濟秩序。

而社融餘額增速是中國經濟的重要領先指標,其穩定增長將有助於企業的有序復工,經濟恢復正常。李金柳指出,雖然未來海外疫情存在不確定性,但社融的穩定增長意味著國內並未出現信用嚴重緊縮,因而無需跟隨海外大幅放水,只需保持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而穩定的利率環境將支持人民幣匯率,同時也更能凸顯出人民幣資產的相對價值。


  2月短期貸款部門分化十分明顯,企業部門短期信貸創新高,居民部門創新低,反映疫情對總需求衝擊和寬鬆政策的綜合作用。周冠南認為,疫情消退後,正常生產生活秩序或逐步恢復,寬鬆政策和基建刺激政策短期或仍支撐企業部門融資,中長期經濟動能的修復在於製造業融資需求的回升;居民部門融資需求能否修復是觀察終端需求的關鍵,居民部門槓桿率總體維持穩定,則疫情對總需求的衝擊將逐步消退;若居民部門負債被動收縮的局面持續,則終端需求或面臨較大壓力,總需求的韌性受損;若房地產市場預期波動的情況下,居民部門槓桿率再度顯著抬升,則前期結構性改革的成果的維護存在一定壓力。


  “疫情對宏觀經濟的影響,可能主要集中在1季度;2季度起,伴隨經濟活動的逐步恢復,經濟或出現修復式反彈。”趙偉認為,“財政前移”的背景下,政府行為對經濟的支持或將在2季度加快體現;與此同時,年中地產交付約束下,2季度地產項目也存在追趕進度的動力。全年維度來看,廣義財政收支平衡的壓力,仍會壓制經濟修復的空間。預計全年經濟或呈現“倒V型”走勢。

想了解更多新經濟乾貨/投研諮詢/新經濟一體化諮詢?

微博:一百億研究

36kr專欄:一百億研究所


貨幣政策寬鬆未盡 全年經濟或呈現“倒V型”走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