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人生

我的朋友和同學,現都已做爺爺奶奶姥爺姥姥了,三世同堂、四世同堂者為數不少,真可畏是天倫之樂。但過天倫之樂時,也有為柴米油鹽而煩惱的,也有為家庭、子女的事難辯真理和謬誤的,也有工作、鄰里、同事、晉升和調資等而使自己傷之筋動之骨,人人都想過幸福生活,可是幸福生活不是想有就有的,雖要經過自己不懈的努力和奮鬥,但也要有正確的處世方法和對事物的正確認識,也就是正確的人生觀,才能享受到幸福生活和天倫之樂。


有些人很喜歡拿自己和別人相比,比如我為什麼有痛苦,而你為什麼沒有呢?你為什麼這麼好,而我為什麼這麼差呢?人不能這麼比較,一有了比較、計較的心,就會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與煩惱。凡事不與人比較、計較,就好像"你騎馬來我騎驢,看看眼前我不如;回頭一看推車漢,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有這種平等心、滿足感,就不會痛苦了。
還有這麼一種人做錯了事,就怨天尤人,怪家裡人對他的工作不支持,怪親朋好友不幫忙,怪領導不重視,同事們不關心。如果不怨天尤人,把整個事件都看著是自己的因果,自作自受,那就心安理得了。
不要侵犯他人的利益,貪圖小便宜,因小失大。做事情要敢於承擔,不推諉扯皮。有這麼一種人把貪圖作為自己一種喜好,常為幾分錢蔥斤斤計較,從不吝嗇自己在這上面花的寶貴的時間。還有的人做事推三阻四,象涮麵糊,把別人涮來涮去,歸到位就那麼點私利。如果把貪求變成善法,譬如發奮讀書、發善心做事,而不計較那麼點私利,修養和尊嚴就不會被破壞。
遇事不自卑和懊喪,就象上戰場一樣,勇往直前,當仁不讓。常言道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敗,遇事也一樣,要有果敢的風範,大將的風度,不慌不忙,粗中有細,細中有粗,什麼事都可以迎刃而解。要培養自主、自尊和自信的性格;面對問題要用智慧來判斷,以靜制動也就是如如不動也。

幸福人生和天倫之樂應該有不比較、不計較的平等觀;不怨天、不尤人的因果觀;不侵犯、不推諉的道德觀;不貪求、不嗔怒的修養觀;不自卑、不懊喪的戰鬥觀;不邪見、不忘動的禪定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