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打造《安家》的編劇六六,又做了什麼引眾怒?

01

一部好的影視劇作品,導演、演員、編劇都特別重要。

我想最重要的還是劇本。

就拿最近的兩部電視劇來說,《完美關係》《安家》。

這兩部劇,演員陣容不可謂不大,演技也都是多年被稱頌的演技派,而導演是同一個導演。

可是兩部劇卻是兩種不同的口碑,雖說剛開始孫儷飾演的“房似錦”這個人設不討喜,總是撬單,但是符合社會邏輯的,因為這還跟她的生長環境有關。

成功打造《安家》的編劇六六,又做了什麼引眾怒?

而佟麗婭飾演的“江”則就完全脫離了一個正常思維,完完全全戀愛腦,佟麗婭也是常常被吐槽到熱搜。

劇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孫儷、羅晉、王自健等演員名利雙收的風光體面的背後,還有一個叫“六六”的幕後編劇。

成功打造《安家》的編劇六六,又做了什麼引眾怒?

她還有一些劇也很出名,比如《蝸居》原配與小三的鬥爭。《王貴與安娜》《雙面膠》等婆媳大戰劇。

尤其她擅長家庭婆媳關係、家庭矛盾的話題,常常有犀利的觀點讓人眼前一亮

不得不說好的編劇可以說就是掌握著一部電視劇的角色的“生死”。

張嘉譯、海清、李念都是因為出演了“六六”筆下的人物火爆起來的。

成功打造《安家》的編劇六六,又做了什麼引眾怒?

02

六六這個女人挺彪悍,她誰都敢罵,什麼都敢說,只要她看不順眼,懟人不在話下。

成功打造《安家》的編劇六六,又做了什麼引眾怒?

比如早期因看不慣一個人的素質問題,直接上升到了地域問題,還在公眾平臺爆料,對此引發的網友不滿,她則表示,公眾人物也要適當發洩一下負面情緒。

再比如她罵於正抄襲:“圈裡好編劇特別貴,像於正這樣又貪錢又不要臉的,他也得活下去嘛。”

再比如吳透波無端躺槍:看下圖。

成功打造《安家》的編劇六六,又做了什麼引眾怒?

再比如她大戰搶自己老公的小三,小三威脅她這個名人,她反而先把這件“家醜”給曝到了網上,那叫一個轟動。

成功打造《安家》的編劇六六,又做了什麼引眾怒?

“六六”對於小三是深痛惡絕,從她的作品中就可以看得出來,有名的小三“海藻”,如今又出來一個“知否”,都沒什麼好下場。

成功打造《安家》的編劇六六,又做了什麼引眾怒?

事實上,她家前夫那位小三最好也沒什麼好下場,就像《安家》裡的闞先生那樣,到底還是迴歸了家庭。

只是六六的前夫是個真渣男。六六十五歲就開始跟她談戀愛,還是六六主動倒追的前夫,兩人談了9年才結婚。

成功打造《安家》的編劇六六,又做了什麼引眾怒?

婚姻本來也挺好的,有了一個可愛的兒子,可是人生的劇本中出現了“小三”這種生物。

還是多次出軌,導致六六徹底心寒選擇了離婚,還把孩子的撫養權要到了手。

03

六六的編劇之路還是一位別人家的太太打醒她的。

當時在與丈夫移居新家坡生活,她的前夫是有高等學歷的精英,而六六隻有中專學歷,在家就是典型的家庭主婦。

成功打造《安家》的編劇六六,又做了什麼引眾怒?

一次聚會上,一位太太對她說:別人家的老婆,都是高學歷,有正當工作,而你那麼年輕,就是累贅,你的孩子以後會以你這樣的媽媽為恥。

這樣的話當頭棒喝,也讓六六又羞又無力,這是事實。

即使找不到好的工作,就在家辦公好了,她愛上了寫作,終於,也有了回報,她的現實題材在當下社會相當受歡迎,特別能引起人們的共鳴,目前已經成為電視編劇界的寵兒。

成功打造《安家》的編劇六六,又做了什麼引眾怒?

然而,在近日,有位寫作界的同行,卻看不慣六六寫的東西,並且表示六六這人應該被釘在恥辱柱上。

起因是不久前六六去了此次疫情的重災區武漢,目的是進行相差醫療類影視劇的編劇拍攝工作,據悉,這是“國家任務”,廣電組織的,要求點名的十位著名編劇提綱創作,將抗疫故事拍報成劇。

這是一件好事,相信在六六的筆下我們會看到更多的更不為人知的能打動我們的人和事。

成功打造《安家》的編劇六六,又做了什麼引眾怒?

但是,六六回來寫的一篇體驗感受長文卻引起了同行的不舒服,她也曝光了六六的體驗感想。

她寫道:這人應該被釘在恥辱柱上,她不是去搞創作的,她像領導視察,所有醫護人員要夾道歡迎她!

我們能明顯的看到,在第一句,六六寫道:幸虧我來了,再不來素材就沒了宣傳能進駐的時候,基本已經都已經到收官時刻

成功打造《安家》的編劇六六,又做了什麼引眾怒?


成功打造《安家》的編劇六六,又做了什麼引眾怒?

成功打造《安家》的編劇六六,又做了什麼引眾怒?

“幸虧”“素材”“宣傳”……

這可能也是那位同行作家不舒服的來源,而網友看到也是義憤填膺,六六把痛苦的病人,辛苦的工作人員都只當作素材。

成功打造《安家》的編劇六六,又做了什麼引眾怒?


成功打造《安家》的編劇六六,又做了什麼引眾怒?


成功打造《安家》的編劇六六,又做了什麼引眾怒?

還有網友指出:“六六是新加坡國籍”,在這個“限籍令”的當口,六六的這種說法真的很讓人反感。

成功打造《安家》的編劇六六,又做了什麼引眾怒?

在武漢人民都承受著巨大的痛苦,一線醫護40多天的堅持,在她看來就只是“素材”,還用“幸虧”這樣違和的詞,這無疑是對那些無私奉獻的人的一種冒犯。

而作為一個作家的一次採風也被看成了是“專程”去武漢“消費苦難”的行為。

有人負重前行,卻還是有人這麼冷漠到視他們為“素材”。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