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來,不願做奴隸的美國人民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美國人民

最近我們一直在談“資本與政治”的關係,所以今天我們再談談美國資本與美國政治的關係。

資本力量主要分為兩種:金融資本、產業資本。

什麼叫做金融資本?

不做實體,依靠“錢生錢”的資本就叫做“金融資本”。

假設我有一筆錢,我如何能讓“錢生錢”?

這個時候我有兩種選擇:

第一,我把錢存到商業銀行裡,獲取利息。

這種方式是非常安全的,因為商業銀行拿到我的錢後,把我的錢貸給需要錢的公司和企業。企業找銀行貸款就需要拿東西來抵押,如果到期不還,它就會把抵押物賣掉,所以商業銀行的風險是比較小的。

當然了,你的獲利也是比較低的,利息很少。

在我們中國,最大的5個商業銀行分別是: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和交通銀行。

第二,我將錢存到投資銀行裡,自己投資或託管投資。

這種方式風險比較大,因為投資銀行拿到我的錢後,會去進行各種投資企業。如果投資比較好,那麼我獲得的利益也高;如果投資的比較差,破產了,那麼我就會虧損,甚至血本無歸。

當然了,我也可以自己買賣股票。

相比於商業銀行的低利潤、低風險,投資銀行風險是比較大的,但是收益也比較大。

在中國,最大的5個投資銀行分別是:中信證券、國泰君安、海通證券、廣發證券和華泰證券。

當然了,我也可以購買基金,那個也屬於金融資本。

金融資本就是指商業銀行、投資銀行和基金公司等。

美國最大的5個商業銀行分別是:摩根大通、美國銀行、花旗集團、富國銀行和紐約梅隆銀行。

美國最大的5大投資銀行分別是:高盛、摩根士丹利、雷曼兄弟、美林證券和貝爾斯登。

美國最大的商業銀行、投資銀行的總部大多集中在華爾街,著名的紐約證券交易所也在華爾街,所以華爾街就成了美國“金融資本”的代名詞。

在中國,所有的大銀行和證券公司全部都是國企;在美國,所有的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都是私企。

國企的首要任務是保持經濟社會的穩定運行,在政治利益和經濟利益不可兼得的情況下,政治利益大於經濟利益;私企是逐利的,他們的首要目標是賺錢,在政治利益和經濟不可兼得的時候,經濟利益大於政治利益。

正是因為美國的金融資本都是私企,而美元又是國際貨幣,所以作為商業銀行的爹美聯儲的作用就異常的重要:只要控制了美聯儲,就能讓美國的金融資本在世界上獲得眾多的利益。

關於美聯儲,網絡上有各種各樣的陰謀論,雖然我不太相信那些,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美聯儲的貨幣政策一定是傾向於美國金融資本的。

想理解這點並不難,我們來看下美聯儲的組織機構就知道了。

美聯儲由1個總部加12個分部組成:總部叫做聯邦儲備局,屬於美國政府下面的一個部門;12個分部名叫聯邦儲備銀行,分散在全國12個城市,管理人員來自當地的銀行從業者。

美聯儲的任何一個決策都需要美聯儲的7名董事和12個儲備銀行的老大共同來決定。所以,這19個人的身份就非常的重要:他們到底代表誰的利益?

這19個人的來源非常的複雜,這些人有的來自盈利機構,比如著名企業的CEO和商業銀行董事會成員,有的來自非盈利機構,比如著名大學的校長和政府部門。

這麼設計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美聯儲被商業銀行和少數人控制。

那麼,這麼設計能不能實現讓美聯儲不被美國資本控制的目的?

不知道。

對於那些真正搞研究的人來說,是無法用金錢收買的,但是隻要是人就有弱點,就可能被利用。所以,我們不知道美聯儲到底代表誰的利益。

正是因為人心難測,所以才有眾多陰謀論。

其實,這些人到底代表誰的利益,我認為這個不重要,重要的是這19個人都是美國人!

既然這19個人都是美國人,那麼他們一定會考慮美國利益。

美國利益又分為美國國家利益和美國資本利益,而美國國家利益和資本利益並不是完全對立的,有時它們的利益是一致的。

美元是國際貨幣,各個國家在世界上進行跨國貿易必須要使用美元,而美聯儲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控制美元的流進和流出,這就讓美國國家利益和資本利益有了一致的可能。

假設現在美國開始連續加息,世界上的美元不斷的流向美國,很多國家由於缺少美元到國際上購買自己必須的商品,企業經營困難,面臨倒閉,這個時候美國資本以極低的價格收購一些國家的優質資產。比如,石油、礦產和銀行的股權等。

等美國資本完成收購以後,美聯儲開始降息,世界經濟在大量美元的刺激下,那些瀕臨破產的企業經營狀況開始不斷的好轉。這個時候,美國的投資銀行再把那些企業以高價賣出去,賺取大量利益。

等美國的投資銀行把國外資產都賣出去以後,美聯儲再不斷的加息,那些企業經營又出現問題,又面臨倒閉的風險,然後美國資本再次收購那些企業……

就這樣,美國資本不斷的低位買、高位賣,一波又一波的剪世界的羊毛。

我們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發現:在這個過程中,美國資本利益和美國國家利益是一致的。美國資本剪了其它國家的羊毛,賺到了大量的錢,它們賺到錢後就要給美國政府交稅,美國政府的稅收越多,給老百姓的福利就越好。

那麼是不是美國資本利益和美國國家利益就完全是一致的呢?

不一定!

美聯儲在加息的過程中,有可能在剪了別國羊毛的同時也順便剪了本國企業的羊毛,讓本國企業大量破產,工人大量失業,從而導致經濟危機。

比如,在2005年-2007年的時候,美聯儲持續加息17次,世界並沒有發生經濟危機,相反,美國自己先發生次貸危機。

那麼有沒有一種辦法讓美國國家利益和資本利益完全一致呢?

至少思路和方法是有的,至於能不能實現就另說了!

舉個簡單的例子,大家就會懂了。

現在中國和美國的經濟形勢都不好,很多企業非常的缺錢,這個時候美國金融資本大量購買中國上市公司的股票、美國產業資本大量併購中國優質企業。等他們完成這些後,美聯儲開始降息,美國經濟形勢就會變好,中國的經濟形勢也會變好。

等經濟形勢變好的時候,美國金融資本把股票在高位賣掉、美國產業資本在高位把企業賣掉,等他們賣掉股票和企業以後,美國經濟正好處於過熱的狀態(嚴重的通貨膨脹),這個時候美聯儲“名正言順”的開始加息。

美國持續降息,經濟過熱了,其它國家的經濟未必過熱。

美國經濟過熱,其它國家經濟並沒有過熱,美聯儲開始持續加息,美國過熱的經濟恢復正常了,而經濟沒有過熱的國家因為美元大量流出而陷入危機之中——這樣美國國家利益就和美國資本利益一致了。

我們以中國為例:2013-2014年中國的外匯儲備突然增加了接近7000億美元,這就是美國資本進來了;2014-2016年中國外匯儲備突然又減少了接近8000億美元,這就是美國資本又出去了。在美國資本撤出以後,美聯儲開始了第一次加息。

美國持續降息,美元不斷的向世界擴散,各行各業都獲得了充分的投資,經濟一片向好,等美國資本獲得大量利益以後,他們開始撤退,一些國家的經濟開始發生困難了,而這個時候的美國正處於經濟過熱的狀態。

等美國資本撤退完畢以後,美聯儲開始加息準備讓本國經濟冷靜下來,同時美國資本準備收割一些承受不住美國加息的國家。

我們如何發現這個過程?

我們只要注意一點就行了:看看美國大資本的現金持有量。

如果美國資本持有大量現金,那麼就意味著美聯儲要加息,美國資本準備等一些國家崩潰去抄底了;如果美國資本手中的現金非常的少,那麼就意味著美聯儲要降息了,他們把錢全部拿出去投資了。

大家都知道巴菲特是“股神”,你以為他真是股神嗎?

他只不過是知道了美聯儲的貨幣政策,然後提前挑選了一些質地比較好的公司而已。

2015年12月,美聯儲開始第一次加息,準備收割世界。

在收割之前,美國資本已經大量的拋售了其它國家的股票和出售了一些企業。比如,我們前幾天和大家說的:2015年的時候,李半城從中國大量撤資。

原本這個洗劫世界的思路是非常好的,但是特朗普打亂了他們的計劃!

2016年,特朗普當選為美國的總統。

特朗普上臺以後,就開始不斷的逼迫美聯儲降息。

然而,這個時候美國金融資本已經從其它國家撤出了。

不僅僅是巴菲特持有大量現金,美國資本持有的現金也達到了10年來的最高:理柏(Lipper)的數據顯示,目前美國投資者手中持有大約3.4萬億美元現金,達到近十年來的最高水平。

美國資本為什麼持有這麼多的現金?

因為他們從其它國家撤出了,等著美聯儲持續加息讓其它國家的經濟崩潰,然後去抄底呢。

然而,特朗普打亂了美聯儲和美國資本的計劃!

美國資本在高位,甚至為了配合美聯儲的加息虧本拋售了一些國家的股票或賣掉了一些企業,就是想打垮那些國家的經濟,然後再以極低的價格從低位接回來,但是特朗普不斷的攻擊美聯儲,讓美國資本無法在低位接回來了。

所以,美國的金融資本(華爾街)非常的痛恨特朗普。

2018年的時候,特朗普不斷的攻擊美聯儲,但是美聯儲就是堅決不降息,甚至連特朗普親自提名的美聯儲主席包威爾都公開反對特朗普的降息的政策。

由於特朗普不斷的炮轟美聯儲,給美聯儲施加了巨大的壓力,讓世界上的其它國家看到美聯儲持續加息的可能性已經不大了,於是恐慌情緒逐漸的消失,經濟逐步的穩定下來,這個時候即使美聯儲再加息,也失去效果了。

在2016年-2018年的這段時間,我們經常看到新聞:委內瑞拉、巴西、阿根廷、俄羅斯、伊朗、土耳其等國家紛紛陷入經濟危機之中,產生嚴重通貨膨脹,物價飛漲。

到了2019年,我們很少再看到類似的新聞了吧。

為什麼?

因為特朗普的不斷炮轟美聯儲,其它國家的恐慌情緒已經釋放出來了,而美國資本也不確定美聯儲能否繼續加息下去,所以它們不敢把手中有限的籌碼再拋出去製造恐慌了——如果強行以低價大量拋售出去,它們可能再也接不回來了!

所以,特朗普的做法是嚴重的傷害了美國資本的利益。

雖然特朗普不斷的逼迫美聯儲大幅度的降息,但是美聯儲每次都是降低25個基點(0.25個百分點),非常的少,為什麼?

因為一下子降到低,美國金融資本就更加沒有機會再殺回去了,所以需要逐步的降低,讓美國金融資本慢慢的殺回去,降低自己的成本。

那麼,這裡就出現一個重要的問題:特朗普為什麼一定要逼迫美聯儲降息?

答案非常的簡單:特朗普想要發展製造業。

特朗普想要發展製造業必須要兩個條件:

第一,需要和世界打貿易戰,大幅度提高關稅,阻止外國廉價商品進入美國,否則美國的企業根本不可能競爭得過中國的企業。

第二,需要比較寬鬆的貨幣政策,減少企業融資成本。

這個不難理解的,我們舉個例子大家就會很清楚:前段時間中國發生了大面積的豬瘟,生豬大量死亡,豬肉價格暴漲。我們採取了補貼和優先貸款等方式鼓勵養殖戶養豬,只有這樣才能讓豬肉價格在最短的時間內降下來。

美國和中國打貿易戰,美國市場上的中低端製造就會非常的缺乏,價格上漲的比較厲害,這個時候就有很多企業有生產中低端製造的慾望。如果這個時候美國開始降息、降稅,並通過補貼等方式鼓勵企業加大生產,那麼很可能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就把中低端製造發展起來了。

特朗普的思路就是和我們鼓勵養豬是一模一樣的。

特朗普的做法對不對?

很顯然是對的啊!

因為特朗普是一個美國人,他是眼睜睜的看著美國有一個製造業強國逐步的空心化,由實體經濟走向了以虛擬經濟為主的國家。

下面我們來看一個表,這個表中的數據是美國《財富》雜誌從1955年就開始統計美國500強企業名單,已持續60多年,我們從中可以清晰的看到美國產業的變遷情況:美國的電子、機械、化工、鋼鐵等製造業全面萎縮,而金融和零售等服務業則不斷的加強(大家可以點擊圖片放大看)。

一個國家想要強大,一定要靠實體經濟,金融只是為實體經濟服務的。

現在,美國卻把自己的實體給搞沒了,幾乎完全依靠虛擬經濟和服務業在支撐著,這種“強大”必然不能持久。

大家都不上班了,個個在家裡炒股票,把股票炒上天,股市遲早是要崩盤的。

如果美國繼續搞虛擬經濟和服務業,那麼早晚有一天也是要完蛋的,所以特朗普發展製造業的思路是對的。

事實上,不僅僅是特朗普看到這個問題了,奧巴馬也看到這個問題了。

2008年次貸危機發生以後,奧巴馬就發現這個問題了,並不斷的喊著“振興製造業”,然而奧巴馬沒有鬥得過華爾街,最終不了了之了。

為了發展製造業,特朗普發動了貿易戰,逼迫美聯儲大幅度降息,這不僅僅傷害了華爾街(美國金融資本),而且嚴重的傷害了美國的跨國產業資本。

比如,特朗普對中國發動貿易戰,我們轉眼就去購買歐洲的空客飛機了。

由於美國的中低端製造基本“全軍覆沒”了,只剩下少部分的高端製造,而高端製造業除了核心部分外,其它的也全部轉移到其它國家!

比如,蘋果公司在美國僅有一條生產線,除了核心部件外,其它的零部件主要在中國生產;通用汽車的工廠也主要在墨西哥和中國。

美國的高端製造企業大多集中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北部的大都會區舊金山灣區南面,那個地方以前是以研究和生產以硅為基礎的半導體芯片的地方,也被稱為“硅谷”,所以“硅谷”也成了美國高科技的代名詞。

(僅供安卓手機打開,蘋果手機請掃文末二維碼進去)

特朗普和世界打貿易戰,也嚴重傷害了“硅谷”的利益。

正是因為特朗普的貿易戰嚴重的傷害了華爾街、硅谷的利益,所以這些大資本家不斷的威脅特朗普。

2019年3月份的時候,代表美國政府的白宮經濟顧問皮特·納瓦羅發佈了一段講話:

如果(中美)真的能夠在貿易談判上達成了協議,這也一定只能是按照美國總統特朗普開出的條件來,而不是華爾街的條件。如果華爾街堅持要摻和並影響貿易談判,那麼這些談判最終的結果都會散發著華爾街和高盛投行所帶來的惡臭。因此,我會敦促這些不拿錢的外國代理人不要涉入這個問題。

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出來:華爾街是能夠對抗美國政府的,甚至撇開美國政府與其它國家達成協議。

於是,我們看到特朗普的舉步維艱!

那麼是不是就沒有人支持特朗普呢?

也有很多!

支持特朗普的主要是美國的底層老百姓和本土產業資本。

我們繼續給大家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我們都說美國產業空心化了,但是並不是完全就沒有製造業了的。

在美國,也有鞋子製造業、服裝業和鋼鐵,只不過由於美國的生產成本比較高,所以它們的競爭能力比較弱,市場份額比較低。

如果特朗普和世界打貿易戰,阻止外國廉價的鞋子、服裝和鋼鐵進入美國,那麼那些本土企業就會迅速的擴大生產。擴大生產就需要大量的工人,那麼美國人就會有工作了。所以,美國的本土製造業和美國的底層老百姓是非常支持特朗普的。

事實上,這個問題是全球化必然產生的問題。

在我們中國也有這個問題。

比如,我們加入WTO後,我們的農業受到了極大的傷害,但是由於我們的工業發展起來了,農民失業以後可以去工廠裡打工,所以矛盾沒有那麼尖銳。

但是,美國不一樣。

現在的美國只剩下金融和高端製造業:金融不需要那麼多人,也不是普通人能從事的;高端製造業除了少量核心部件在美國生產外,其它的也轉移到了人工成本比較低的其它國家代工了,所以高端製造業需要的人也不多。

正是因為沒有太多的工作崗位,所以美國才會有3900萬人在領救濟。

現在的美國已經到了一個臨界點上了,美國的金融資本和跨國產業資本是反對特朗普的,美國本土產業資本和底層人民都是支持特朗普的,雙方鬥爭的非常厲害。

到底誰的力量更強大?

很顯然是金融資本和跨國產業資本。

因為這些資本控制著美國的媒體、政治和經濟等方方面面,他們不斷的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在阻擊特朗普,甚至想要把特朗普搞下臺。

他們瘋狂到什麼程度?

2017年特朗普剛當上總統不久,推特公司就以一次“人為的失誤”封了特朗普的賬號11分鐘。

2019年4月9日,特朗普在推特上發佈了一則2020年競選宣傳片。

在這個宣傳片裡面,特朗普引用了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中的配樂,結果這個視頻被美國資本控制的華納兄弟以“未經授權”給刪除了。

還有更為嚴重的事情,特朗普的高級助手曾討論要求推特公司對特朗普的賬戶實行15分鐘的延遲。

延遲15分鐘做什麼?

很顯然是用來審核特朗普推特中的言論是否合適?

誰來審核?

如果是白宮成員來審核,他們覺得不合適是不是就可以要求推特公司不給發出去?

或許有人會問:如果白宮成員認為不合適先攔截下來,然後和特朗普商量呢?

那麼請問:白宮成員為什麼不可以和特朗普商量在發文前給他們看下呢?

所以,很顯然,他們是揹著特朗普搞這個事情的。

當然了,他們最終沒有敢做這件事情,因為那個太容易讓特朗普發現了。

特朗普為什麼用“推特治國”?

難道你以為他真的喜歡用推特嗎?

關注推特的人能有看電視、看報紙的人更多嗎?

如果美國的電視媒體、報紙都能把特朗普的聲音傳出去,那麼我相信特朗普一定不會用“推特治國”。

可是,美國資本控制的電視、媒體根本不會把特朗普的政策宣傳出去,它們發表的內容都是抹黑特朗普的——這就是特朗普不斷的罵美國的媒體是“假新聞”的主要原因。

我很懷疑:如果特朗普不使用推特,他的聲音是否能傳出白宮?

前兩天特朗普去體檢中心檢查了下身體,美國的媒體就說特朗普犯心臟病了,而事實上特朗普只是去做了一個常規體檢。

大家想想,特朗普作為美國的總統,這些媒體都能隨便的拿他的身體健康來“開玩笑”,要是在戰爭時期,那是多麼危險的一件事?

特朗普得知這件事後,公開說:美國的媒體太危險了,沒有新聞自由。

奇怪不?

大家都知道美國是這個世界上言論最自由的國家,為什麼特朗普說“美國沒有媒體自由”?

特朗普說的“沒有新聞自由”並不是說美國的媒體不能發新聞,而是說美國的媒體被資本控制,它們只發表對自己有利的或自己想要發的新聞,任何不利於它們的或不是他們想要的新聞,一概不發,老百姓自然也就看不到。

這才是特朗普所說的“美國沒有媒體自由”的真正含義——只要美國資本願意,哪怕就是特朗普的話,也很可能發不出去。

其實,特朗普在競選總統的時候就發現:美國的媒體從來不說自己的好話,全部是“笑話”自己和抹黑自己的。

所以,特朗普才會選擇推特發文。

更何況,在特朗普當選總統後,即使是推特,美國資本都敢給他動手腳。

作為一個國家的總統,想要把自己的聲音傳遞出去都那麼難,何況沒有什麼權勢的美國人民?

以前,美國建制派不敢動華爾街的利益,華爾街控制的媒體也屏蔽了美國人民的聲音。現在,特朗普通過自己的方式把已經習慣默默忍受的美國底層人給徹底的“喚醒”了。

未來,美國華爾街的金融資本及跨國產業資本與底層老百姓及本土產業資本的矛盾會更加的激烈!

特朗普成功開啟了內鬥模式!

目前來看,雙方“勢均力敵”,彼此差距不大。

勢均力敵的戰爭,雙方斗的越狠,對美國的傷害就越大,對世界就越有利!

希望美國人民更加勇敢些!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美國人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