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祕密通知東歐各國:蘇將先發制人打擊中國核設施

《關於戰備疏散的指示》

(一九六九年十月十四日)


中央領導同志都集中在北京不好,一顆原子彈就會炸死很多人,應該分散些。一些老同志可以疏散到外地去。

蘇聯秘密通知東歐各國:蘇將先發制人打擊中國核設施

這是毛澤東同志針對蘇聯對我核戰爭威脅,下關於戰備疏散的指示。“文革”初期,中蘇邊界的緊張局勢加劇一九六九年三月十五日凌晨,蘇軍邊防軍六十餘人在六輛裝甲車的掩護下,從珍寶島北端侵入,中國邊防部隊自衛還擊,擊斃了蘇軍邊防部隊總指揮列昂諾夫上校和楊辛中校,勝利地保衛了珍寶島。

蘇聯方面亡五十八人,傷九十四人。中國邊防部隊亡二十九人,傷六十二人,失蹤一人。八月十三日,蘇聯軍方經密謀在新疆鐵克列提襲擊我軍三十餘人的巡邏隊,三十八名官兵幾乎全部壯烈犧牲,僅一人生還。大規模流血衝突使中蘇雙方走到了戰爭邊緣。

八月二十日,蘇聯駐美大使多勃雷寧奉命在華盛頓緊急約見了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博士,試探美國:如果蘇聯打擊中國核設施,美國將如何反應?蘇聯的意圖非常明顯:

在中美關係當時也很尖銳的情況下,如果蘇聯動手,讓美國至少保持中立。尼克松在同他的高級官員緊急磋商後認為西方國家的最大威脅來自蘇聯,一個強大中國的存在符合西方的戰略利益

因此準備把此消息透露出去,八月二十八日,《華盛頓明星報》在醒目位置刊登一則消息,標題是《蘇聯欲對中國做外科手術式核打擊》。文中說:“據可靠消息,蘇聯欲動用中程彈道導彈,攜帶幾百萬噸當量的核彈頭,對中國的重要軍事基地——酒泉、西昌發射基地、羅布泊核試驗基地,以及北京、長春、鞍山等重要工業城市進行外科手術式的核打擊。”

同時,蘇聯秘密通知東歐各國:蘇將先發制人打擊中國核設施。下旬,東歐國家洩露了蘇聯的意圖。

八月二十七日,中共中央轉發了軍委辦事組《關於加強全國人民防空工作的報告》,在“備戰、備荒、為人民”的口號下,成立了以周恩來為組長的中國人民防空工作領導小組,各省、市、自治區也成立了人民防空領導小組。

全國很快進入“要準備打仗”的臨戰態勢,許多企業轉向軍工生產,國民經濟開始轉向臨戰狀態,大批工廠轉向交通閉塞的山區,實行“山、散、洞”配置,北京等大城市開挖地下工事。

八月二十八日,毛澤東主席簽發《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命令》(“八·二八命令”),指出“蘇修社會帝國主義越來越瘋狂地在我邊境進行武裝挑釁”,要求全國人民防止蘇聯的“突然襲擊”。

八月下旬,美國還偵察到蘇聯空軍在遠東的一次停飛待命(在整個九月份都繼續保持著),這意味著所有飛機同時進入高度準備狀態,往往是一次進攻的信號,至少也是對敵人的嚴酷警告。

九月十日,蘇聯塔斯社指責中國從一九六九年六月到八月中旬,蓄意侵犯蘇聯邊境四百八十八次並且挑起武裝衝突。

九月十六日,倫敦《星期六郵報》登載了蘇聯自由撰稿記者維克多·路易斯的文章,稱蘇聯“為了自身的利益或者那些受到威脅的國家的利益”,有權單方面干涉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事務。

文章還聲稱“世界只會在戰爭爆發之後才得知它”,並提到蘇聯對設在新疆羅布泊的中國核試驗基地進行空襲的可能性。維克托·路易斯的真實身份令人懷疑。據熊向暉回憶,中方注意到此人經常向外界透露蘇聯重大決策。

基辛格則認為“他很可能是蘇聯政府的一個代言人”。《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甚至稱他是間諜。維克多的文章是對美國的一個試探,更是對中國的示警。

受毛澤東委託研究國際形勢的陳毅等四位老帥經過緊急討論,次日即向中央提交了《對目前局勢的看法》。

蘇聯方面蠢蠢欲動,而打擊手段和打擊對象都與核武器有關,核戰爭的陰影頓時籠罩在中國的上空。出於美國全球戰略利益和發生大規模核戰爭的嚴重後果的考慮,美國尼克松總統決定,故意用已被蘇聯破譯的密碼,向蘇聯本土一百三十四個城市、軍事要點、交通樞紐、重工業基地發出進行準備核打擊的指令,以牽制蘇聯。

為了展示抵抗決心,九月二十三日和二十九日,在毛澤東指示下,我國先後進行了當量為兩萬多噸當量的地下原子彈裂變爆炸和轟炸機空投的當量約三百多萬噸的氫彈熱核爆炸。

美聯社播發的一篇評論頗具代表性:“中國最近進行的兩次核試驗,不是為了獲取某項成果,而是臨戰前的一種檢測手段。”

九月十一日,在北京機場,蘇聯會議部長主席柯西金與周恩來會談,雙方會談似乎異常順利,但柯西金並沒有否認“蘇聯對中國進行核打擊”的傳聞。

九月二十六日,柯西金在給周恩來的信中稱,他建議自十月十日起在北京開始中蘇邊界問題談判。

九月二十九日,中國建議將邊界談判改到十月二十日開始,十月十四日,柯西金再次致信周恩來,告知蘇聯談判代表團將於十月二十日前抵京,針對蘇聯突然的這種緩和姿態。

中央認為,有一種極大的可能是,柯西金來華會談,與日本特使來棲“珍珠港事變”前赴美一樣,只是戰爭爆發前放的煙霧。且柯並未承諾不對中國發動核打擊,蘇聯戰略火箭部隊也已做好隨時打擊中國的部署。

由於蘇軍各師都配備有戰術核武器,且受過在核戰場上作戰的訓練,確有能力先發制人,摧毀中國絕大部分核武器和導彈基地、海空軍基地和地面部隊,佔領大片中國領土,數以億計的人將遭到滅頂之災。為保證中國領導人不被一次消滅掉,毛澤東主席做了這段指示。

十月十四日,中共中央發出通知,要求在京的中央黨政軍主要領導人及一些老同志

於十月二十日以前全部戰備疏散。

通知說:為了適應反侵略戰爭的需要,應付蘇修社會帝國主義的突然襲擊,經中央討論決定:中央機關集中到北京郊區戰備地下指揮部辦公,由周恩來同志留在北京主持工作;毛澤東主席到武漢主持全國的大政方針,林彪副主席到蘇州負責戰備。

其他人員疏散為:董必武、朱德、李富春、滕代遠、張鼎丞、張雲逸去廣州;張聞天去肇慶;陳雲、王震及鄧小平去南昌;陳毅去石家莊;徐向前及劉少奇去開封;聶榮臻去邯鄲;劉伯承去武漢(後轉上海);葉劍英、曾山去長沙;鄧子恢去南寧(後轉桂林);譚震林去桂林;陶鑄去合肥;王稼祥去信陽。何長工去江西峽江,宋任窮去盤錦地區,陳再道、鍾漢華去江西,秦基偉、李成芳等六人去湖南漢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