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店復工記|為了迎接春天,我們採訪了6位店老闆並記錄下這些故事

藍店復工記|為了迎接春天,我們採訪了6位店老闆並記錄下這些故事

​ - 這是 藍店復工記 的第 2 篇文章 -

藍店復工記|為了迎接春天,我們採訪了6位店老闆並記錄下這些故事

Sayings:

到今天(2月21日),武漢封城進入第 29 天,整個湖北的疫情還在持續,每個人都在等待拐點到來。

這段時間,我們經歷了不少恐慌、迷茫,然後不斷鼓勵自己頂住,熬過去。

也恰恰就是這段時間,頂著病毒風險的逆行者,顯得尤為可敬。藍店的合作商戶們,剛好也是這逆行者中的一部分。

不得不說,我們現在某部分的安全感,就是他們給的。他們解決了很多家庭日常的生活用品需求,他們架起一座座橋樑,保管著快遞小哥們投遞過來的包裹,他們跟我們的關係,變得越來越緊密。

這次藍店復工記第二期,我們將視角鎖定在藍店的商戶老闆們身上,用文字記錄他們想說的話,還有他們經歷的溫暖故事。


福建·廈門 思明區

又見時尚國際店 劉老闆

1月28日復工


雖然家就在不遠的漳州,但劉老闆還是選擇告別一家團圓的日子,大年初四就回到廈門,開啟了便利店的捲簾門。

因為疫情,很多人都沒辦法外出,社區便利店就成了滿足人們日常生活的輸出點。由於經營著快遞代收業務,附近幾個小區都默認把快遞放在便利店。

藍店復工記|為了迎接春天,我們採訪了6位店老闆並記錄下這些故事


“如果我不開門,用戶們又不方便取快遞的時候,就要降低快遞小哥的派送效率和增加用戶的取件時間,在這個特殊時期裡,無形中增加了雙方的危險性。”劉老闆如是說。

現在劉老闆每天的工作,就是把快遞擺放在固定的位置,早中晚各三遍消毒,並張貼已消毒的樣式,讓用戶更放心取件。同時也響應藍店“無接觸取件”的方式,引導用戶自行取件。

無接觸取件,自己放心,取包裹的人也放心,這樣能夠更好、更安全地服務大家。


遼寧·瀋陽 鐵西區

雲峰北街便利店 嶽老闆

持續在崗


1月20號起到今天,我一天都沒休息過。因為疫情,很多人都在困在老家,回不來瀋陽,他們的快遞沒人可以領取,就都存放在我的代收點裡。

那天,一位經常來領快遞的用戶給我打來電話,說自己年前買的一箱柑橘到貨了,但是他估計短期內回不來了,就說了取件碼讓我直接領走。

藍店復工記|為了迎接春天,我們採訪了6位店老闆並記錄下這些故事


當然,這肯定不好的,所以我說:“這應該還是能存放一段時間的,我幫你放冰箱儲存吧。”

他在電話裡笑了,說道:“大哥,等我回去估計都爛掉了。就當我給你的新年禮物吧,感謝你過去一年辛苦幫我們代收快遞。”

我趕緊對他說謝謝。

兄弟帶著一口地道的閩南口音說:“不免客氣!”


河北·濰坊 奎文區

快樂惠超市 杜老闆

2月3日復工


去年6月,我開始加入藍店,幫助小區的用戶代收快遞,漸漸地,我也熟悉了部分人的購物習慣,比如一號樓的王先生喜歡買咖啡豆,三號樓的林先生有著很好的閱讀習慣,五號樓的張女士是個海外代購。

藍店復工記|為了迎接春天,我們採訪了6位店老闆並記錄下這些故事


但我最為熟悉的還是,還是二號樓鄭女士家的8歲小兒子,就算沒有疫情的時候,每次和媽媽來取快遞都會說著杜阿姨你好,謝謝,再見,下次再見。

每次他這麼說著,我都覺得很溫暖。感恩那些容易被忽視容易被當作理所當然的人和事。


福建·廈門 思明區

見福便利店 林老闆

2月1日復工


大年初七,泉州老家已經封村了,各個高速入口都豎立了告示牌,離開泉州再回來需要隔離14天。

藍店復工記|為了迎接春天,我們採訪了6位店老闆並記錄下這些故事


那天我說我要回廈門開店,母親一邊幫我收拾要帶的物品,一邊聲音低沉地說:“咱們閩南都是過完元宵才叫過完年,你不到元宵好歹也過完初九啊。”

我不敢直視她的目光,只是輕輕回覆:“我早點去開店,那些被在小區裡的用戶們才有地方買點日用品,咱們這也是為人民大眾、為疫情出一份綿薄之力嘛。”

母親沒有再回話,默默地又往袋子裡塞了兩把自家種的青菜。


湖南·長沙 芙蓉區

九棟小賣部 楊老闆

2月9日復工


沒想到有一天,口罩竟然成了必備的年貨。

好像這段時間,所有人都在網羅各種渠道購買口罩。我所在的小區在長沙可以算的上是個有年份的小區了,很多人用戶包括我,找到可以購買口罩的渠道都比較有限,還好家裡的孩子平常有備幾個,我想有的戴總比“裸奔”來的好點。


藍店復工記|為了迎接春天,我們採訪了6位店老闆並記錄下這些故事


那天到了一個包裹,錄件完大半天都沒見用戶來取。我看備註是口罩,想著能用戶能早點拿到也是好的,就給用戶打了一個電話。

收件人是個二十歲出頭的姑娘,估計是給家裡人買的。來到店裡,她看到我戴的還是棉布口罩,當場把外包裝拆了,一定要拿個N95口罩給我。

她說:“大叔,你這種口罩不安全,這個是醫用的,比較安全。”

我推脫了一下,她直接放在收銀臺,轉身就走了。

怎麼說呢?那一刻,我的心裡真的很暖。


江蘇·無錫 新吳區

歐典家園便利店 章老闆

2月14日復工


一開始加入藍店,是經朋友介紹,說藍店的快遞代收業務不錯,既可以多賺點錢來維持家庭開支,也方便照顧孩子。

當然有時候碰上脾氣暴躁的用戶,也會有所抱怨,到底代收快遞的意義是什麼?

但是這段時間,讓我更加堅定做快遞代收了。

我的老家在離無錫150公里外的泰州,春節期間,我在家也出不去,每天都有快遞小哥發來信息問我何時開店,他們的快遞多的已經沒有地方放了。

藍店復工記|為了迎接春天,我們採訪了6位店老闆並記錄下這些故事


2月14日,情人節,我正式復工了。

相比其他快遞公司,郵政算是復工比較早的。經常對接的郵政小哥跟我溝通,讓我每天堅持開店收件,他平均一天能有100多件快遞,很多小區用戶都沒辦法及時收件,都要求放在我這裡。我想著,這件量也不錯,我能掙點錢,也能幫助快遞小哥,挺好的。

第二天,郵政小哥哥給我帶來了家裡製作的酥肉和臘肉,為了感謝我對於他業務的支持。

沒想到,我所認為的舉手之勞,對別人來說卻很重要!


後記:

也許有人會問,做這個故事記錄意義何在?


我們只是藉著講述,講講你知道的那些,也講講你所不知道的。


而更多的是未被看見的,如長江浩渺煙波一般,不一定很偉大,卻真實可感。


我們也只是想通過這些小故事,告訴你們,這個難忘的時期,有的不只是每日更新的疫情新聞。它們背後有歷史;有活力;有煙火;更有可愛又勇敢的人。


然後,我們一起充滿力量的,迎接一個真正的春天。

— 本文故事及文中圖片均來自藍店合作商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