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過歐美的走訪經歷,你就會發現,在廣闊的土地上,住宅密集程度竟然那麼低,除了一些國家級中心城市之外,大部分城市的高層住宅普遍較少,類似於我國的二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的地方,住宅普遍不高。給人一種家家戶戶小別墅、人人小洋樓的感覺。
其實這些原因歸根於人口數量的多少,在我國你想要的找一個這樣的人口稀疏,但是又個個小洋房的城鎮似乎很難,因為是我國的人口數量較多,雖然我國的土地面積也很大,但是相比起這麼多的人數,在一二三線城市的人均面積並不多,所以高層住宅就成為了解決住房問題的首要選擇。
當下買房,購房者更熱衷於購買高樓住宅,不過內行勸告:別再執著“高摟住宅”,未來20年,這裡將變成“平民窟”?
高樓住宅時相比起別墅而言的。高樓住宅的容積率比較高,在單位面積的土地上能多住幾人、幾十人,如果高樓足夠的高的話,可能單位面積的土地甚至可以承載上百人。在集約化土地利用方面,做得很好,在不少人的心目中,買高樓成為了一種城市化的象徵,更是一種非常時髦的行為。在別墅、多層住宅和高樓住宅選擇中,為什麼大家熱衷於選擇高樓住宅呢,這是有原因的:
1、購買高樓住宅,是城市化的表現,是城市人時髦的象徵。我國的城鎮化起步晚、發展快,在突飛猛進的城市化過程中,大量原來的農業人口快速轉變為城鎮人口,就必然要求觀念意識的快速轉變。
而在通常人們的意識中,城市是什麼樣子?並不是歐美那樣家家小洋房、戶戶小別墅的畫面,往往是高樓大廈、一眼望不到邊的房子,這是大家普遍的城市化認知,所以購買高樓住宅似乎就是冥冥之中的一種追求。
2、土地供應集約化。在我國的住宅土地供應中,集中成塊供應成為一種主流方式,既然是商品房,那麼就需要衡量價值,背後有稅收和開發商的利潤,當然是單位土地上建造的房子越多越賺錢,在建造高樓住宅和別墅住宅選擇中,不管是稅收部門還是開發商,都會選擇前者,所以市場上供應最多的就屬高樓住宅用地。
而別墅住宅用地供應方面,則是適當控制的,所以作為市場上的商品房購買者,並沒有太多的選擇餘地。
3、高層住宅確實有一定的居住優勢。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裡,樓房一棟挨著一棟,如果你住的低、住的矮,那麼居住質量就很成問題,室內通風受到旁邊建築物阻擋不說,關鍵是採光也被限制,陽光是萬物生命的源頭,住宅沒有采光就是個大問題。所以綜合各方面原因,高樓住宅居住的越高越好。
高樓住宅也有相當大的優勢,例如登高望遠、俯瞰城市風景、毫無遮擋的視線、一覽無餘。這些不僅僅是城市住宅的暢想畫面,更是一種實實在在的追求,樓層越高越能感受到,這也是不少人冒著冬冷夏熱孜孜不倦地主球頂樓的主要原因。
4、在高樓住宅和別墅的選擇中,高樓住宅房價低得多,買賣划算得多。同樣200平米的一套住宅,高樓住宅房價可能是200萬元,別墅房價可能是300萬元,在剛需的眼中,肯定選擇前者。並且在當下快速發展中的二手房市場中,高樓住宅也比別墅容易出手得多。市場習慣如此,也倒逼購房者做出更加符合市場規律的抉擇,不然房子升值就困難,難以轉手算什麼升值?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朱國鍾曾經做過一項研究,通過大量的數據模擬購房者和開發商的動態行為,分析認為,以後中國也可能會出現大量的平民窟。你沒聽錯,特他預計,以後我國也可能出現大面積的貧民窟,不再別墅區,而在於高樓住宅區。
這種畫面,或許似曾相識,相信你在香港的某些高樓住宅區畫面看到過,香港由於土地面積小,人口眾多,所以在個別區域的棟高樓中居住這過於密集的住宅人口,鴿籠房、籠屋就矗立在這樣的高樓住宅當中,並且租金往往非常的高。那麼未來的20年-30年之後,我國現代化的高樓住宅會變成香港一樣的貧民窟嗎?不是沒有可能,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當今的城中村,老破小。幾十年了,為什麼還依然存在?這是拆遷無法顧及的原因,由於這裡居住了大量的人口數,住宅密集程度非常高,一個拆遷下來牽動的不是幾個人、幾個家庭那麼簡單,是一大批人,我們都知道最麻煩處理的事情就是與人打交道。城中村拆遷的難度之大是可以想象得到的。
未來20之後,現在的高樓大廈也可能會變成當下的城中村、老破小樣式,只不過不是低矮的小樓,而是密密麻麻的高樓住宅,周圍包裹的不再是高樓,可能城市化已經發展到另外一個形態,別墅高檔住宅興起,形成高樓被別墅包圍的局面。
2、隨著高樓住宅年齡的增長,年久失修問題就會越來越突出。在一些年代久遠的小區,你會發現這裡居住成為很大的問題,地面髒亂差這僅僅是表面的嗎,可能電梯都失修無法保障安全性,就算是高樓住宅,也只能通過步行梯上下樓,你可能會說了,小區的大修基金可以用來維修、實在不夠大家一起來湊錢維修。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且不說小區前期物業能無端端把大修基金“用掉”多少,後期的高樓住宅破爛不堪、千瘡百孔的時候,除非拆了新蓋,就像一件早已補了千百回的衣服一樣,再繼續修補談何容易。再者想要把廣大業主聚起來湊錢修補更不可能,有錢人見到這種情況,肯定早已搬遷。
閱讀更多 唱歌找不到調調 的文章